哭泣的小鞋子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每个月都要为学生们放一次电影。为了了解大家对年内所放电影的感受。团委的一位干事在校园网上搞了个调查。
  投票很散乱,面对同一个问题,答“是”与“否”的几乎是一半对一半;但是,在“最不喜欢的一部电影”这一问题面前,大家的投票却出奇地一致——全都是伊朗电影《小鞋子》。在留言当中,我看到了下面这些话——
  “破电影!忒没劲!”
  “兄妹俩轮换穿一双鞋子?莫非编剧姓胡?名叫胡编?”
  “那个阿里也太傻了。长跑比赛一门心思想得第三名。为的是赢得那双鞋子。结果一铆劲,跑了个第一名,还挺难受。你难受啥呀!你把第一名的奖品换成三双鞋子不就得了!”
  “当阿里把他那双烂乎乎的脚丫子泡进水池子的时候,哥果断地笑了!”
  “再也不要播放类似《小鞋子》这样的电影了!强烈要求补偿,播放《小时代》吧!”
  “谁推荐的这部电影啊?有胆子的站出来!”
  我呆在了屏幕前。
  这部电影。是我推荐的。
  看电影的时候,我多次落泪。阿里一家的贫困与苦难,以及他们在这样窘迫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自尊与宽容,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当看到兄妹俩一次次飞奔回家轮换穿鞋的时候,我甚至想到了自己那一双双闲置在鞋柜里的鞋子,同情心与负罪感,使我受到双重折磨……从那场电影中出来,哥哥阿里、妹妹萨拉的眼睛一直在我眼前晃啊晃。我几乎是逢人就推荐这部电影,我愿意让这样的洗礼惠及更多的心灵。所以,当学校要求老师们推荐影片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小鞋子》。
  我的朋友韩松落说:“为了报仇看电影。”我喜欢他将“报仇”这两个字用在了这里。我们的“仇”来自何方?我们的“仇”来自生活苛刻的锁定——一个城市,几个亲友,三万个日子,这就是多数人寒素的一生。是电影,将我们带进了不可能的生活。漫漫远古,遥遥他乡,陌生的名字,陌生的日子。每一个看电影的人,都在不自觉地与剧中人进行着“角色互换”,分享剧中人的苦乐,体察剧中人的忧喜。看一部好电影,就是做了120分钟的他人。这样,我们乏味单调的人生就变得富丽起来、多彩起来、波澜起伏起来。我们用妙不可言的内心体验,报复了凡庸的、死水般的生活。好电影恰如一个好老师,他会娓娓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从好电影中抽身,我们便更爱了这个不完满的世界,更爱了有着种种性格缺陷的亲友。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我们的孩子是那么反感与阿里、萨拉“角色互换”,那么反感耳边真真切切地响起落难者的哀鸣与呼号。他们怀疑苦难的故事正在远方真实地发生着,他们自作聪明地为远方的孩子开出疗治痛苦的药方,他们会止不住地在该哭的地方发出冷漠的笑声……他们向往着《小时代》中的浮华、奢靡。向往着与影片中的林萧、南湘们“互换角色”。他们粗暴地排斥在一种泣血的提醒中怀着感恩之心抱紧已有的幸福,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目光投注于那些毫光四射的物什,以期在一种廉价的视觉抚慰中获取内心短暂的快感。
  我要向《小鞋子》的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先生真诚致歉。真是对不起啊!我没有能耐让我的学生们喜欢您导演的这部优秀影片。但我决定写出这篇文章,我愿意等,我愿意等那些稚嫩的心灵在遭到生活的狂风暴雨一次次击打之后蓦然回首,我相信,那时,他们会在哭泣中看清那双哭泣的小鞋子……
  (摘自《教师博览》)
其他文献
师傅,您就按我说的修,我这生意能不能赚钱全仗您修的秤了!侯三面对修秤师傅,脸笑成了一朵花,腰弓成了一架桥。  我修秤三十多年,还从未修过这样的秤,你这不是为难我吗?修秤师傅显得很无奈。  师傅,您如果按我说的修,我再给您加十个钱。侯三乞求道。  好吧。修秤师傅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  侯三在赊店古镇的万成街上开了个油馍铺,生意不错,但他还嫌赚的钱少,就动起了歪脑筋:如果修一杆一斤短六钱的秤,
期刊
一天的黄昏,从青藤上簌簌滚过的一阵雷雨给我们带来了一只鸟,然而,它已经气息奄奄,一动不动地紧闭着双眼面对着世界。哥哥伸出手碰了碰它的身体自语道:“一只死鸟,它死了。”就像以往的任何规矩一样,我们需要挖一个小坑,使这只小鸟进入生命的安然。  干燥秋日的黄昏,掘坑的声音进入我的耳膜,借助于从上苍那里射出来的一丝丝光线,我看到了如同干燥秋日似的泥土。就在哥哥把那只鸟儿放在坑中时,那鸟儿突然翻动了一下身体
期刊
母亲睡在床上,头发散乱,脸色蜡黄,如一盏即将熬干的灯,风一吹,就会熄灭。  母亲得的什么病,至今我们也没弄清。  母亲是在一个冬天生病的。那时候,队里种了一块花生地,挖过之后,地空在那儿。花生地里,花生一般是很难挖尽的。于是,母亲就想去翻捡一点儿。不过不能白天去,母亲就选择了晚上。  那夜很冷,地上下了一层白霜,月亮一落,白花花的,如雪。  母亲是上半夜去的,下半夜才回来,寻得有小半袋子花生,剥了
期刊
“跟你们说,我看到她了!”我大声说。沙尼、安妮特和我趴在紧靠铁轨的草丛中。那时我还小,只是跟我妹妹和表妹说有一个骑扫帚、吃小孩的巫婆,就住在我姥爷家的对面。那是在俄亥俄州的乡下。  我们的父母去工作了,姥爷、姥姥照看沙尼和我。我们本应自己去玩,可我最喜欢的娱乐就是讲故事,尤其是能把沙尼吓得尖叫起来的恐怖故事。  “雪莉,你就是想要吓唬我们。”沙尼尖声说,“你知道妈妈让你给我们讲什么样的故事。”  
期刊
一夜新凉,满目清寒,快意在秋天。  秋风不似春风温柔、夏风热烈、冬风凛冽,她是那么豪爽舒展,悠闲洒脱。  秋雨不似春雨缠绵、夏雨放肆、冬雨沉闷,她是那么跌荡飘逸,放达疏狂。  秋月不似春月朦胧、夏月短暂、冬月惨淡,她是那么清朗皎洁,高雅明净。  秋花不似春花娇艳、夏花淡雅、冬花冷艳,她是那么灵秀脱俗,绰约多姿。  秋天是旅游的季节。秋山自如,缘于苍穹的辽阔无邪;秋水深沉,缘于池塘的浓如墨绿。落霞与
期刊
王勃:不但写得快,而且文辞华丽。请他写文章的人很多,因此,他家里“金帛盈积”。  李邕:文章好,书法更是一流,朝廷中的达官贵人和各地寺庙,纷纷拿着金钱请他写文章。李“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新唐书》本传上说,当时大家公认,自古以来,因为写文章获得钱财之多,没有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韩愈:很多人找他写墓志铭,因此韩愈收入很丰厚。韩愈写了一篇《平淮西碑》,唐宪宗将这文章的一块石刻赏赐给韩弘,韩弘就馈赠
期刊
琼斯的朋友弗雷德,在纽约郊外经营着一家农场。  一天,琼斯去拜访弗雷德,发现弗雷德家有一头猪,竟然装着一只木质假肢。他惊奇地问:“你怎么给你的猪安个假肢呀?”  “我的朋友,这是一头极其特别的猪!前阵子,我在树林里散步,遭到野猪的攻击。这头猪飞奔而来,赶走那头凶狠的野猪,救了我。”  “那是野猪撕掉了它的腿?”  “不!后来,我这里发生了火灾。开始是大棚,接着是谷仓。猪撞开门叫醒我们,带着我们逃离
期刊
我们知道,在记叙类文章中,自然环境描写有六大作用:一是渲染某种氛围,二是交代人物身份或表现人物性格,三是衬托人物心理,四是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五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六是揭示或深化中心。  那么,在具体的作文中,我们该如何巧妙地运用环境描写来为故事铺设情景呢?我们先来看下面一段来自课文的文字: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
期刊
主人家闹鼠灾,仓房里的粮食、厨房里的饭菜经常遭到老鼠的祸害,于是主人从亲属家抱回一只小猫。  这只小猫工作尽职尽责,它日夜坚守岗位,在仓房、厨房里巡视,发现老鼠立即出击,一个月的工夫,主人家的老鼠几乎都销声匿迹了。  小猫明显地胖了。一来主人对它的工作非常满意奖赏它的伙食好,二来逮住的大大小小的几十只老鼠也成了它的腹中美餐。  这天闲着无事、吃得饱饱的小猫正在仓房里散步。突然一只老鼠从墙角的洞口跑
期刊
话题阐释  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构造。文章谋篇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好的谋篇布局,会使内容层次清楚,衔接自然,前后照应得当,整篇文章显得集中、完整、统一和谐,达到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在众多的文章结构布局方法中,巧设板块无疑能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运用板块构造文章结构,其方法主要有四:一是采用拟小标题的方式,如引用或化用诗词名句作为小标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