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来完成学习任务,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究问题、汇报展示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主方向。
关键词: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新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华罗庚先生说:“自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一个人一辈子自学的时间总是比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长,没有老师的时候总是比有老师的时候多”。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任何包办代替的方法都不可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应该是个性鲜明的充满生命力的学生。所以,真正的课堂教学应从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需要开始。只有自主,学习者才能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条件,才能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主动寻找学习信息,可能科学处理学习信息,才能在学习中真正实现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下面本人谈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初步尝试。
一、个性张扬,推动自主学习的车轮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自我主导,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最应该强调的就是自主,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过程,经历一个独立选择,独立探索,独立发现,独立学习,自我评价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法,思考自主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①给出生活情景自我选择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圆柱?
②自我选择“圆柱的体积”与我们学习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
③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对这一课学得怎么样?
④学习的自我体验,请你说一说学了“圆柱的体积”你能解决那些生活问题?
通过这种教学设计为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亲历情境之中,充分落实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数学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
二、精心设计,提升合作学习的形式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分工合作,有互助的竞争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既要配合学生学习,当好老师,又要参与竞争;当好学生;既要共同探索,又要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一员,自己有义务帮助别人的学习,其他组员也要帮助自己,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享”与“合作”。自己的“工作表现”会影响小组合作的质量,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圆的面积是如何推导出的”,我设立了学习小组,让学生展开各式各样的设想,先利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学具试着操作实践后,把推导的过程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怎样分,怎样拼?为什么可以这样分,为什么可以这样拼?在小组内探究,逐个进行交流,听不懂的同学要问,前面交流达成一致的内容,后面的同学就尽可能不再重复说。开始有的学生思考的拼、分法不合理,通过同组伙伴们的互相提示启发有新的发现,并一一解决,这样小组成员在操作实践中就得出了正确的演示推导过程,正可谓“实践出真知”,每个学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各抒己见,交流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深入探究,建立汇报展示的平台
为学生营造汇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的汇报展示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自我完善,相互补充,相互启迪”;让学生们在汇报展示中构建真正的同学关系;相互学习、共享、帮助、欣赏、学会在合作中成长”;同时学生的汇报展示也为教师的有效讲授、点拨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在课堂展示中,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通过口头展示、书面展示、板演展示、行为展示、实物模型展示等等进行汇报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设计好、掌握好,就一定能发挥小组的效能,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例如汇报“圆的面积”一课时,同学们进行了小组汇报,我鼓励学生在交流汇报时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有的采用小黑板画一画,将展示的内容系统化,从而较好地反映圆的面积推理过程的重点和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其他同学理解。有的采用剪一剪,拼一拼,直观演示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质。有的采用口头语言讲述用简洁、流利和孩子们之间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选择较好的交流方式讲述自己的观点,知识的推理过程等这些内容丰富,容量大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比较分析,进而认识到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圆的面积”内容的理解。要做到高效课堂教学,单纯的说、教、做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再诱人的课堂也会枯燥无味,只有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形式才能让平凡的课堂一浪胜过一浪,提高学习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坚持长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一个缓慢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样才会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永联第二小学)
关键词: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新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华罗庚先生说:“自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一个人一辈子自学的时间总是比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长,没有老师的时候总是比有老师的时候多”。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任何包办代替的方法都不可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应该是个性鲜明的充满生命力的学生。所以,真正的课堂教学应从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需要开始。只有自主,学习者才能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条件,才能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主动寻找学习信息,可能科学处理学习信息,才能在学习中真正实现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下面本人谈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初步尝试。
一、个性张扬,推动自主学习的车轮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自我主导,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最应该强调的就是自主,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过程,经历一个独立选择,独立探索,独立发现,独立学习,自我评价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法,思考自主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①给出生活情景自我选择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圆柱?
②自我选择“圆柱的体积”与我们学习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
③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对这一课学得怎么样?
④学习的自我体验,请你说一说学了“圆柱的体积”你能解决那些生活问题?
通过这种教学设计为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亲历情境之中,充分落实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数学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
二、精心设计,提升合作学习的形式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分工合作,有互助的竞争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既要配合学生学习,当好老师,又要参与竞争;当好学生;既要共同探索,又要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一员,自己有义务帮助别人的学习,其他组员也要帮助自己,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享”与“合作”。自己的“工作表现”会影响小组合作的质量,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圆的面积是如何推导出的”,我设立了学习小组,让学生展开各式各样的设想,先利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学具试着操作实践后,把推导的过程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怎样分,怎样拼?为什么可以这样分,为什么可以这样拼?在小组内探究,逐个进行交流,听不懂的同学要问,前面交流达成一致的内容,后面的同学就尽可能不再重复说。开始有的学生思考的拼、分法不合理,通过同组伙伴们的互相提示启发有新的发现,并一一解决,这样小组成员在操作实践中就得出了正确的演示推导过程,正可谓“实践出真知”,每个学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各抒己见,交流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深入探究,建立汇报展示的平台
为学生营造汇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的汇报展示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自我完善,相互补充,相互启迪”;让学生们在汇报展示中构建真正的同学关系;相互学习、共享、帮助、欣赏、学会在合作中成长”;同时学生的汇报展示也为教师的有效讲授、点拨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在课堂展示中,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通过口头展示、书面展示、板演展示、行为展示、实物模型展示等等进行汇报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设计好、掌握好,就一定能发挥小组的效能,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例如汇报“圆的面积”一课时,同学们进行了小组汇报,我鼓励学生在交流汇报时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有的采用小黑板画一画,将展示的内容系统化,从而较好地反映圆的面积推理过程的重点和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其他同学理解。有的采用剪一剪,拼一拼,直观演示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质。有的采用口头语言讲述用简洁、流利和孩子们之间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选择较好的交流方式讲述自己的观点,知识的推理过程等这些内容丰富,容量大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比较分析,进而认识到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圆的面积”内容的理解。要做到高效课堂教学,单纯的说、教、做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再诱人的课堂也会枯燥无味,只有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形式才能让平凡的课堂一浪胜过一浪,提高学习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坚持长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一个缓慢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样才会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永联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