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对从教意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qiao0624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广西三所高职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广西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从教意愿现状,论述职业认同各个维度对从教意愿的影响,为广西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制订、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和实务建议.
其他文献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手工课堂中运用废旧材料,能够为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和学习素材,也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手工技能,培养想象能力.以此为依据,本文从“变废为宝,创意畅享”的角度出发,探析了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运用废旧材料的现状、有效策略以及运用废旧材料时应遵循的注意事项等,从而提升手工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增强小学生的环保理念和想象能力.
本文以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中的“洪涝灾害”为例,探索运用“河南暴雨”这一现实情境设计地理教学课程,通过问题链的引导,以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本文通过调研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对就业态度的影响,发现学生的就业态度水平总体偏向积极,实习满意度和职业社会价值感知总体处于中高水平;实习满意度、职业社会价值感知对就业认知、就业信心和就业意志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P<0.05),并提出高职院校规范实习管理制度、用人单位优化岗位晋升和管理机制、通过课程思政增强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建议,切实保障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学生就业态度的积极转变.
本文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高职药学类专业中医药特色“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和实践,该模式以“药德”育人为核心,以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为主线,以“三全育人”模式的运作机制为基础,以“三结合”“四平台”“分阶段”的实践行动为载体,以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人才培养,覆盖学生入校、在校学习、毕业实习全过程,使育人理念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地浸润学生心田.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教师教学的常规流程就是提出数学题目、先设后求,帮助学生有效解答问题.不过在部分情况下,师生会遇到某些复杂数学题目,但由于思维定式导致解题过程变得复杂,不利于教学推进,无法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学习运用新解题技巧,如“设而不求”,大胆开拓数学解题新思路、新方向.本文首先探讨“设而不求”解题技巧的基本概念,再结合初中数学大量解题案例探讨“设而不求”的具体解题技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设而不求”的方法.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它引领着教学导向,也影响着教学效果.为革除制约评价效果的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弊端,探讨符合小学体育教学规律与科学评价的方法,促进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发展,本文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为指导,探讨多元化的体育评价体系,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三个方面探讨小学体育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途径,让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
在物质世界中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相关问题,才能更好培养辩证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物质世界指的是自然界(狭义范畴)和人类社会,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的便是“人类生活”.为更好推进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本文从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基础、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推进策略.
数学阅读是学生通过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及关联经验,从数学材料出发构筑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对于数学学习相对深入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伴随着对数学知识巩固与运用的训练,对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本文着眼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育,充分探讨当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
本文阐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作用和意义,针对“1+X”证书试点预估不足和准备不充分、“1+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人才培养方案与“1+X”证书标准对接不佳、“1+X”试点建设经费投入过大等问题,提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管理策略:根据专业设置、证书试点情况,制定适合学校“1+X”试点指导性制度文件;厘清组织机构职能,满足试点工作实施;制定和完善“1+X”制度试点操作工作流程,保证工作效率高、执行快;引入信息化技术,实施诊断与改进管理.
本文论述加强高职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高职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探索基于“健康乡村建设”的高职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路径:智育促德育,提升高职医学生职业技能自信;协同育人,深化高职医学生职业理想;文化育人,增强高职医学生职业认同;实践育人,夯实服务农村的职业道德;创新创业,激发助推健康乡村建设的职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