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企联合项目构建MTI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4564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高校对于MTI教育采取的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与培养应用型、高水平的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脱节的状态。本文分析问题的成因,从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方向提出校企联合项目的假设,通过大连外国语大学与SDL翻译公司的项目合作证实校企联合项目对构建MTI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MTI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
  中国自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紧密;自21世纪以来,我国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语言作为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沟通交往的桥梁,其潜在翻译需求日益增多。因此,国务院学位办根据上述实际情况,在2007年12月下发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位办〔2007〕78号),明确提出了翻译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这为我国开办MTI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向。
  1.MTI人才培养现状及成因
  目前,已经开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校有215所,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翻译人才。经过十年的发展,MTI的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并解决。
  1.1缺乏对专业翻译的认识
  专业翻译则是指非文学翻译,主要是指“翻译作为一种职业,在特定的专门场合或环境中为不同语言之间沟通进行的翻译工作,是一种基于特定客户的语言服务体系”(柴明熲,2010)。由此可见,专业翻译不仅要求译者具备文字翻译的能力,而且需要译者具备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如:经济、法律、医疗等,更包括翻译项目管理、审校、现代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不难看出,专业翻译涉及很多知识、技能和业务。而现今部分高校的MTI教学仍然很注重文学翻译,泛泛地教授翻译理论知识,没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翻译教学,致使学生对专业翻译认识不足,难以满足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1.2缺乏合格的师资队伍
  部分院校缺乏长期从事专业翻译的教师,由于教师缺乏翻译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只能传授一些翻译“理论”方面的内容,或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对翻译文本的“优劣”进行评述,使得学生对于翻译的认识还停留在纸上谈兵,更不要说对专业翻译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有这三个:由于教学评估体系的要求,部分教师不舍得牺牲宝贵的写论文实践去做翻译实践;部分教师对翻译及专业翻译的认识不足;未建立完善的MTI教师遴选制度。
  1.3缺乏同翻译业界的接触
  部分MTI高校会开设翻译理论、翻译研究、文学翻译等相关课程。学生修过了很多翻译课程,但是翻译能力却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以往的翻译教学强调语言能力,学生误将外语学习当作翻译学习的目的,教师注重学生翻译文本的语言准确性,注重字词、句子等单一语言现象,对相关学科和主题的认识不足,师生缺乏与业界的接触,整个翻译教学都封固在课堂和学校之内。
  基于这些现状,本文从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方向提出校企联合项目的实践,探究MTI人才培养新模式。
  2.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对校企联合的启示
  2.1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
  “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是当代国际职业教育学家福斯特所提倡的。福斯特倡导“三明治”的课程形式,在学校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可以提前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减少对工作任务的陌生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产学合作”,如: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制度”、日本的“产学合作”都是其典型代表,其优势是优势互补,更加经济。
  2.2“产学合作”论对校企联合的启示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尚未对校企联合的内涵形成统一的论断。国外学者最先对校企联合进行研究。Freeman(1987)最先提出校企联合的概念,随后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校企联合进行了研究。其中,Turbin和Garrett(1996)将校企联合定义为在本质上是高校和企业两种异质组织为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而形成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校企联合进行了研究,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中王浩、梁耀明(2011)認为校企联合的实质是具有异质性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拥有不同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政策、法规和市场的多方面支持和驱动下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进而实现有效整合生产要素,带动社会整体发展。不难看出,国内外学者对校企联合的定义都突出校企的异质性,指出双方不同的优势资源是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从本质上来讲,这些对于校企联合的定义都与“产学合作”论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校企联合项目则是校企联合的一种形式。
  3.校企联合项目的运行模式与意义
  3.1校企联合项目的运行模式
  大连外国语大学通过与SDL翻译公司合作,积极探索新的MTI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市场需求。项目开始之前,SDL公司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采取讲座或网上授课等形式对老师和学生进行理论等方面的培训(具体培训时间根据项目情况而定),使其对专业项目翻译、翻译项目管理等有深入了解。期间还穿插实践培训,如:利用项目翻译平台系统进行情景模拟和虚拟角色完成,构建良好的实践体系。之后对参与培训的同学进行结果测验,通过测验的可以与老师一同组成翻译小组进行实际翻译项目工作。
  起初,由老师担任项目经理的角色,参照翻译项目管理的相关流程(参见下图),对整个翻译项目进行成本、质量、进度管理。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服务逐渐从传统的个人或小作坊式转向规模化、流程化、协作化和众包化的模式”(王华树,2014:54)。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一轮或两轮翻译项目实践后,由学生分别担任不同角色(译员、审校、项目经理等),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工作内容,进而对翻译项目管理的内涵和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此过程中,以项目为中心,以企业资深管理人员和老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力,共同完成翻译项目。   江苏瑞科翻译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流程图
  3.2校企联合项目的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企业和师生都收获颇多,由此可见校企联合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2.1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有关MTI运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教育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对我国各高校采取校企联合培养高水平MTI人才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尝试采取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完善各高校校企联合培养卓越MTI的教育研究。
  3.2.2实践意义
  3.2.2.1有利于MTI高校的改革和发展。MTI高校的教育应立足于市场需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但是,经过长期发展,一些MTI高校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趋同,教学方法不当,教师缺乏实践经历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翻译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表现欠佳,跟不上企业(行业)的发展需求,最终导致毕业生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企业也苦于招不到高水平人才。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学校要与企业开展合作,深入企业内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然后以这些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的设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完善学校的学科专业;邀请企业资深译员到学校兼职教师,有利于培养一支质量高、结构优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企业可在合作过程中直接与优秀人才签订就业合同,从而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企业也降低招聘成本,实现共赢。
  3.2.2.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因此,各高校纷纷提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经过大连外国语大学和SDL翻译公司的合作证实校企联合项目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有重要作用: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校企进行项目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直接与企业对话,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工作流程,通過签订合同和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其从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传授,应付课堂作业的角色中脱离出来,使学生明白实际项目合作中身上肩负的责任和重担。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通过学习提高翻译能力,还会提高管理等各方面能力,学习目的会更加明确,学习动力也会更加充足。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管理和交流合作能力。在进行具体的翻译项目时需要团队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需要有优秀的团队负责人管理整个项目运行,增强学生的管理能力;同时,团队成员需要就项目的各种问题随时进行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项目的平稳顺利进行,因此,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在进行具体翻译项目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学生的思考和辨析能力提出要求。相比在课堂上,书本里获得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提高思辨能力更具现实意义。学生只有具备高品质的思维模式和思辨能力,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排版是翻译项目管理流程当中的重要一环,高质量的排版可以为翻译文本增光添彩。而MTI学校教育里却没有提供相关设计课程,因此,学生可在接触具体翻译项目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学习有关设计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相关设计软件,结合自己的独特想法达到企业设计排版的要求,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可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上述所有能力,可大大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有利于其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4.结语
  MTI人才的培养已经凸显出一些问题,其背后有一些深层次原因,高校和企业应合力探寻其原因和解决对策。本文从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出发,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与SDL公司的实际翻译项目为例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重要意义。相信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校企联合项目合作一定能为MTI人才培养贡献更多的力量,一定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Freema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M]. London: Printer Publish,1987.
  [2]Turpin. T., S. Garrett. Bring Together Industry and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hools in Getting More out for R
其他文献
摘 要: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在高职自主招生班级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知根底”“勤引导”“善组织”“笃践行”四步走策略,探讨了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的“1 6 N”主题班会教育模式,达到促进高职自主招生班级全体学生健康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 主题班会 “1 6 N”教育模式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价值观多元化的空前高涨及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深刻变革,都对大学生的世
摘 要: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立足本校、连云港本地红色资源,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进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育时代新人”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主旨和途径是:打造红色德育品牌、开展红色志愿活动、吹响红色宣传号角,发挥红色班集体示范功能,指导红色团队志愿服务,强化理论宣讲团队导向功能,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培养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有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文化自
摘 要: 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2020届(2016级)经管类本科生的毕业意向,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培训,本文对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届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经管类 就业意向 就业竞争力  1.总体概况  此次问卷以电子版的形式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741份。  按性别构成显示:男生答卷份数占3
摘 要: 高职高校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更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世界,用爱感受世界,用创造和生活交流世界,最终回归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所要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其拥有知识后对世界的理解和看待,让每个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是独立的、完整的、个性化的人,而不是为社会培养的生产者。对话式教学,通过平等、尊重的方式打开学生与教师、与语文、与生活、与世界的交流和对话,让学生在
摘 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1999年后的十多年间,高职院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一线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文先通过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教学管理机构与职责划分进行分析与探索,发现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优化方案与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机构设置 职责划分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手
摘 要: 课堂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信心等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农村教学点小班化语文高效课堂评价不仅仅是对前一个学习活动的终结,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强烈的参与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有效评价意义重大,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励孩子们坚持并前行。  关键词: 农村 小班化 教学评价  2018年我正在做定西市
摘 要: 艺术类高校实训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场所,也是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基地。绿色高效的实训室管理体系,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社会培养更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针对珠宝设计实训室存在的课程量大、课后使用困难、非专业管理员管理、开放性不高、与企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探索艺术类实训室管理体系建设解决方案。  关键词: 互联网 珠宝设计 实训室 管理 艺术类院校  在
摘 要: 诗人娜夜的作品短小精悍、意象丰富,既承载着真挚动人、耐人寻味的情感,又蕴藏着女性诗人特有的细腻情怀。本文采用英美新批评细读法,回到文本本身,赏析其诗歌《起风了》。从含混策略、意象隐喻的角度出发,不刻意把文本内容与诗人的生平相联系,可以更直观地感知其无法阐释的诗歌之美,以及可以触摸的心跳之妙。  关键词: 娜夜 起风了 新批评 含混策略 意象  “起风了 我爱你 芦苇/野茫茫
摘 要: 《庄子》一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本文以《庄子·齐物论》中的寓言“庄周梦蝶”为例,对比分析其两个英译本——汪榕培译本和华兹生译本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翻译策略,指出值得商榷之处,并对今后的《庄子》寓言的英译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庄周梦蝶 英译对比 《庄子》  百家争鸣,开创了我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在儒、道、法几大学派中,庄子学派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摘 要: 2019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的意见》(“领航计划”),为江苏职业学校发展提供了战略发展机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推動产教融合的有效手段,是校企协同育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领航计划”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内涵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探讨“领航计划”建设背景下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 领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