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数学知识逻辑性强,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这种逻辑性较强的学习模式,这就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导学互动教学的模式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6-0100-02
  小学是学生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有着充分的促进作用,而小学数学可以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能力。本文由小学数学的教学人手,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出具体策略。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导学互动教学是一种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方法的主要教学理念是“变教为导,导学互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整个课堂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两个角度,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其次,以“导学”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是教师按照导学计划进行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对课堂秩序的领导与掌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形式是通过展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展导学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安排下,学生以分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形成良好习惯,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应引导学生将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生活实践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实际学习当中应该时刻提醒学生不能只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避免传统教学中学生只需遵循教师的思维方式的问题,转而提升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巧用“导学互动法”,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主要集中在计算、统计学和几何学上,对于重点或难点知识的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引入生活场景。使用导学互动的模式进行教学,还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发展,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逐步适应并掌握该模式,长此以往教学水平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师在实際教育教学当中也应该促进学生的个体理解,发挥因材施教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分组进行体验,一组当收银员,一组为顾客。以此种情景为例,让学生参与相关游戏,在游戏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带来好的教学环境,找到与人民币有关的图片,并逐一展示,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和颜色特征,更直观地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三维的直观表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加方便。
  (二)巧用“导学互动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将教、导、学这三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通过此种模式,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并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在实际教育中,还应该立足于课本与实际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既不脱离课本,还能够立足实际,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习过的内容解决基于道德生活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一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需要在课前通知学生准备钟表工具。借助钟表工具,让学生仔细观察表盘情况,并在此时导入秒针、分针、时针的显著特点,如秒针跳动得最快,时针跳动得最慢这一特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秒针、分针、时针之间的关系。
  (三)巧用“导学互动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导学互动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新课程的引进,并建立自学计划。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用预习和复习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可以集中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测量活动。引导使用测量工具,将自己一步能走多远测量出来。然后向学生提问“走1000米要走多少步?”让学生把问题带到实践中,最后得出结论。此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结合巧用“导学互动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巧用“导学互动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用“导学互动法”,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等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柳青.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8).
  [2]陈竞能.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3).
  (责编 杨菲)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针对高中生物教学,想要顺应新课改要求,教师就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教授。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并进一步阐述了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要】三生教育,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生活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没有完全成熟,所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前人的正确引导。学生对生存和生活的意识相对薄弱,通过正确的教育,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我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因此,在小学阶段针对小学生开展“三生教育”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  【关键词】三生教育;现状;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