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这不仅符合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理念,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策略,希望能给予相关人士一些参考性建议或者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应用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出,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语言内容,发展思维,培养语感,进而帮助其掌握实际运用所需要具备的识字、写字、阅读、交流以及写作能力。下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探讨与研究,以供参考。
  一、 转变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
  新课标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都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但其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逻辑思维能力还偏低,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基于此,需要在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从教学方式的转变上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教授知识遵循由单一到复杂,由低到高以及易至难的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展开分项集中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从写字、口语以及应用文作文等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切忌不能给予学生过多的教学负担,让学生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技能。比如在写字教学阶段,在遵循实用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选择硬笔书法,同时辅之以软笔书法,展开系统训练,学习中华民族的书法精髓。在写字练习中,不仅需要老师加以详细讲解以及示范,还需要给予学生定时定量的练习任务,将"教"与"练"
  有机结合起来。还需要注意合理分配教与练的时间,尽量少讲、精讲,多练、勤练。可以先通过黑板示范的方式交教给学生用笔要领,然后指导学生描摹字体的偏旁部首、基本笔画,最后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之后,掌握字体的基本结构和笔顺,并下笔练习。在此学习阶段中,教师要注意将教师评价与学生小组互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可以将写字练习和语文课文字词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同时渗透教材知识。
  二、 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听、说、读、写的能力,切实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化知识。初中语文教材中,无论是现代白话文的选用,还是文言文的选用,都是围绕着这一基本教学目的展开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语言知识。由于文言文在现代实际生活中并不作为主要的交流工具,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减少文言文的教学比重,增加现代文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以白话文为基本阅读工具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学生阅读时并不会出现像阅读文言文那样的阅读障碍,且当代的文学作品都与当前的汉语同步,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有助于丰富初中学生的现代汉语词汇,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基本语法知识,且体裁不同的文章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体意识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能够给予学生语言运用的良好示范。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现代文时注意采取和文言文教学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能单纯只是进行简单的传授知识,要注意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切实掌握运用知识的技巧。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可以选取文中"父亲"去买桔子的片段让学生运用替换和比较的方式体会作者所用词语的准确性,同时及时展开语言运用训练,要求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基础上以描写生活中的一些小片段为主进行运用,起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同时还需要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口语交流表达教学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表达障碍。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口头交流的学习兴趣和勇气,可以通过即兴演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就以教师布置的某一话题展开构思,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上台演讲,通过恰当的评价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口语交流中注意从发音、语调、语速、表意的准确度、条理层次、中心观点等基本方面展开教学训练。可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通过创造较为轻松、活跃且切合实际形式的口语交际氛围与环境,引导学生掌握正反方辩论、小组讨论发言、解说特定的对象、采访交谈、即兴发言以及口头问答竞赛等各种形式不同的口语交际的基本语言要求,并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模拟练习,教师要给予指导。
  三、 通过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应用文教学与实际运用紧密相连,可以通过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根据语文教材内容逐步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结构模式、格式规范、语言内容等相应写作要求,接着重点进行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在应用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应用文写作。同时,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将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进行结合,注意通过对一些经典文言文语言的详细分析,品味文言文语言的含蓄、准确以及精炼,给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以启发。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需要教师构建较为完整的教学系统,首先转变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从写字、口语以及应用文作文等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注意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教学;其次,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品评文章中的经典片段,并学以致用,展开训练,同时结合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最后,通过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技巧,并指导学生学习写应用文,从语言的精准方面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海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刊),2012(09)
  [2]骆华胜.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3(12)
  [3]申红霞.论如何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应用能力[J].学周刊,2013(1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学习,努力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求新求异的学习品质。做到让问题走进课堂,强化问题意识。对儿童来说,问题意识其实是与生俱来的,做家长和老师的都知道,学龄前儿童和刚入小学的孩子满脑子都是问题,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下,孩子那种天生的宝贵的好问品质却随着学校教育的影响而一点点退
【中图分类号】G610  幼儿教育是全新的教育,它的出现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幼儿是人生中接受能力最强,最容易塑造的时期,抓好幼儿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宽松、活泼、有吸引力的精神环境  1.教师亲切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的情感纽带,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  2.要善于观察幼儿活动,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
摘要:初中生物学作为非中考科目,在不少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模棱两可的定位。给很多学校生物课程的开展带来了难题,给学生正常的知识接纳制造了屏障。引导学生对生物课程形成正确认知,塑造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生物的态度,从情感和感知入手,逐步内化学生对生物学的感受和意向,从而达到态度的养成教育。改观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以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开拓和提升。  关键词:态度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三、指导课堂合作交流,培养合作兴趣。关键词:情境;自学;合作;兴趣  正文: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
摘要:  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企业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数学是中职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是各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所以中职教育应当以数学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的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基于此点,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重视思维过程教学、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强化创造性思维训练四个方面入手,对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中图分类号】G610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电脑整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幼儿园枯燥、乏味的数学活动中利用电子白板,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活动教材,拓展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巧"用电子白板的拉幕、聚光灯、拖曳、隐藏、插入等多项功能,使教学更加方便、生动、高效,让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中图分类号】G620  "他是单亲家庭,他爸妈早离婚了","你爸妈才离婚",我顺着嘈杂声望去,只见一个瘦弱的男孩,脸蜡黄蜡黄的,虽然捂着身子,但还是和别人据理力争。他叫董孙鸿,性格孤癖。记得刚接班不久,就已发现他作业常常不做,每次没有完成作业都说生病了,今天还是说肚子疼,全身难受。看来我得弄个明白,到他家家访。曾记得上初中的我因为家里穷,差点辍学,幸好班主任来家访,被感动的我立志当一名好老师,要
摘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早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负担过重会危害学生健康发展,消解课程改革的成果,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减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政府与各界、学校与老师、学生与家长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共同协作。  关键词:减负;原因;误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减负"。何为"减负"?简单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