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现代城市:从下水道开始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污水还是雨水,缺乏适当的排泄,水就自然会泛滥成灾。面对管理的失序、资本的贪婪以及浮躁的氛围,难道唯有在一次次的大雨中,去忍痛品尝大自然无情回报的苦果吗?
  早年出国留学的人在国内学英文时,大都不知道欧关餐厅里常用的吸管“straw”一词的说法。国内简陋的英文教材里只有“pipe”这个单词,但Pipe一词在英文里,通常指的是下水道或输油管之类的大管子。有的留学生到了欧美国家后,在餐厅里问侍者要一根吸管时说:“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piece of pipe(能给我一根大管子吗)?”让侍者听上去一头雾水。
  然而,对下水道的表述,我们更是缺少了解。很多年前,当我在美国第一次收到来自市政厅寄来的水费账单时,对上面的“Sewer Service Fee(下水道服务费)”一词十分茫然。在国内,已经习惯了街道办事处老太太们挨门挨户地收取十分低廉的水费,还从来没听说要交“下水道服务费”这回事儿。直到今天,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里,水费和排水费也一直没有被明确分开。
  至少在大半个世纪以前,中国基本上属于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如果从排污、厕所以及城镇排水这些视角来观察,中国其实算不上是一个“文明古国”。一种不能解决排污排水问题的文明,必然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文明。中国人拥有在舌尖上独步全球的饮食文化,但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足够的工夫去解决“吃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在北京,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居住在号称拥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间的紫禁城里,大殿、寝室、书房、御花园、博物馆等样样齐备,就是没有一间拥有现代化排污系统的厕所。包括皇帝的“太液”在内的各类排泄物装入木制马桶后被专门的粪车迅速运出宫廷。不管下多大雨,众多明暗排水沟都可以把雨水迅速排出宫外。不过,这类“文明”只限于宫廷之内,宫廷之外哪怕是洪水泛滥或臭气熏天,则与皇帝无关。
  据查,“下水道”一词是日语舶来词。“下水”二字表明在功能上它是用来收集和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大气降水和其他弃水的;而“道”字,则象征着“地下廊道式”城市排水设施。这样的排水廊道往往深埋在地面几十米以下,有着巨大的物理空间。例如巴黎和东京的下水道都是在地面50~60米以下,宽逾5米;宏大之处不亚于一座地下城郭。而我国城市中普遍采用的是“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在较浅的地下埋藏着口径多在一米左右的排水管。严格地说,只能称之为“排水管”,而实在称不上是“下水道”。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方面,主要的经验来自当时的苏联老大哥。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设起了现代化排水工程,苏联的“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被全盘复制到了中国。
  一位研究1949年后中国大学发展史的朋友告诉我,上世纪50年代初,当海淀区一带的地下排水管铺设完成后,引发了学院路地区高等学校的建设热潮。但唯独中国人民大学对此无动于衷,这所办学最早可以追溯到“陕北公学”的“新中国第一所大学”为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延安作风”,坚持在校园里翻盖大量的平房。据说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指责说,在已经铺设了这么好“排水管道”的地面上盖平房,这不是勤俭节约,这是挥霍浪费。由于缺乏对城市“不动产以及相关设施”的理解和重视,中国人民大学这所拥有优秀师资和生源的著名大学,如今拥有着北京城内最狭小和拥挤的大学校园。
  不过,即使被梁思成先生称之为“这么好”的排水管道,在设计上也是极为保守的,小口径的排水管承载能力极其有限,很难应对大流量的来水。与位于高寒地带、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莫斯科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82毫米,列宁格勒为585毫米)的前苏联不同,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广州更是高达1600毫米。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几个同学乘江轮经长江三峡抵达武汉,上岸后遇到一场暴雨,体验了“夏季到武汉去看海”的场面,在这个中国中部最发达城市的各条主干道上,看到了一片汪洋的景象。
  不能不看到,中国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还一直存在着“重污水,轻雨水”的严重问题。因为大部分城市没有专门的雨水管道,雨水管和污水管是混合在一起的。从这一个角度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排水设施还只属于“污水管”,与“下水道”一词的含义相差甚远。
  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统,与所有市民的生活质量休戚相关。近年来,每临暴雨袭击,北京、武汉、广州等大都市都因排水不畅而陷入一片泽国。这样的硬件短板,显然与现代城市的属性相背离。据悉,目前中国正在兴建的摩天大楼总教超过200座,几乎相当于美国所有的摩天大楼数字总和。古人云,水满则溢。无论是污水还是雨水,缺乏适当的排泄,水就自然会泛滥成灾。在一片片高楼大厦崛起之时,面对管理的失序、资本的贪婪以及浮躁的氛围,难道唯有在一次次的大雨中,去忍痛品尝大自然无情回报的苦果吗?
其他文献
“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打破一种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垄断,让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能够对各界开放,随着整个食品生产中相关知识的传播,可以逐渐地去解决这个问题”    5月8日上午10点,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当78岁高龄的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女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一场名为《公共资源合作:自治、多中心与发展》的主题演讲结束时,一位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寺右新马路的丰景大
大约总是认为朝鲜人严肃、刻板,然而,深入接触之后会发现,他们不过是普通人,其生活中的很多情形,是我们三四十年前习以为常的,而最近几年,生活在这个被世界认为神秘国度的人们,也因为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正在发生悄悄的改变。  2012年4月,我第四次从朝鲜结束拍摄离开。那天清早,坐在中国造“金杯”面包车开出羊角岛国际饭店,在平壤市区里拐了几个弯,向北边四十公里外的顺安国际机场奔去。  一路上,摄制队同
地震震垮了土墙结构的校舍,夺走了三个学生的生命,也给朱银全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9月9日,他一边整理着扒出来的学车书包,一边哽咽着说,才上了两天课,很多孩子课本上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9月10日,教师节,朱银全的手机选择了关机。第二天,朱银全还是关机,他不愿再受到外界关注。"人家把孩子交给我,现在3个孩子没了,我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作为角奎镇云落小学唯一的老师,朱银全这样说。9月7日当天,彝良县发生
继《步步惊心》《倾世皇妃》之后,第三部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电视剧《千山暮雪》在湖南台紧密接档播出。自从9月《步步惊心》开播以来,这三部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收视率一路飘红:《步步惊心》收视率平均达到1.69;《倾世皇妃》最高单日收视率冲至1.9,创下国庆档期最高;而截至发稿日,《千山暮雪》也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事实上,从去年的《美人心计》《山楂树之恋》与《和空姐一起的日子》,到今年的《裸婚时
本月初,南京疑似食用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虽最终被确认为“哈夫病”,但仍然病因不详。紧接着,河南商城“蜱虫叮咬致病”被疑似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之后,在病原体未能确定的情况下,又被暂定名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而这两种近期在中国备受关注的“怪病”,都曾经是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首先出现并被确认的。  “SARS是唯一被认为始发于中国的新发传染病,但很难说它就是最后一个。”军事医学科
几天前,姚明的一句“将要考虑退出篮球生涯”的话引燃各方极大的关注,这位中国篮球的标志性人物事后澄清说那是媒体的断章取义,他只是作了一个假设——“如果下赛季不能彻底恢复的话”。而与这样未雨风满楼的骚动相反,更早些时候,一位彻底改变了中国职业篮球轨迹的长者,著书《李元伟篮坛风云路》出版,并未引起足够的注目。  一年半前,中国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在任职5年后,因届龄悄然而退,留下对中国体育职业化发展宝贵的
儿子的自闭症,让他变成了微博上的“喜禾他爸”。他用嬉笑表达自己的悲伤,让众多网友“哭了笑”,“笑了哭”。生活给他黑色重创,他却給社会带来苦中作乐的明亮    “吾儿,我都能想到你收到这封信的反应——你撕开信封,扯出信纸,然后再撕成一条一条的,放进嘴里咽下去。你这么做,我认为原因有三:一、信的内容让你生气了;二、你不识字;三、你是自闭症,撕纸就是你的一个特征。不知道你是哪一点,盼回复。”  “这封信
京城雾扰  雾霾,雾霾!在2011年的第N场大雾里穿行,北京空气的能见度很低;在各种通讯和互联网技术里穿行,虚拟世界的能见度很高。戴着“猪鼻子一样的”防护口罩,人们知道国际的空气质量标准有对细颗粒物PM2.5含量的要求;亲自测试自家汽车的尾气排放,人们明白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污染来源的一部分。网民的调侃不仅是对自己无奈和焦虑的消解,也促进了“官民互动”式的决策过程;环保专家的专业意见正在促成跨区域的
连氏家族的四代人,一直没能摆脱子弹的困扰。连横生长在台湾沦陷的日治时期,家国情怀一直挹于怀。连震东见证了台湾光复,但在台湾岛内最大冲突事件“二二八”中的表现,一直受到争议。连战本人经历了从威权到民主的转捩,但“3·19”的两颗子弹,至今成谜。当台湾成为“亚洲民主的灯塔”,连胜文却又在选举场合受到凶嫌赤裸裸的致命袭击。连氏家族的命运,与台湾同步,也成为大时代主题切换的缩影    遇袭时,连胜文刚刚度
法兰西文化和历史的传统,可以理解政治家有情人,但不允许政治家犯政治错误,也不容忍阴谋的存在    第四次访问中国,萨科齐终于带上了第一夫人。  5月1日晚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盛大宴会,宴请各国领导人。萨科齐携夫人布吕尼最后一个走上红地毯。或许是为了不给媒体制造话题的机会,法国第一夫人选择了优雅安全的装扮,紧随丈夫左右。  与其他受邀的国家元首不同,上海只是法国总统萨科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