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散千金而向道
  文/翁思再
  在星汉灿烂的皮黄名家系列中,孟小冬是女老生一脉的代表。更可贵的是,为求艺术真谛,她不惜牺牲自己大好的赚钱机会,向道至诚,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散千金而向道,必先认识“道”为何物。孟小冬评判眼光的确立,有一个合理的过程。她少年学戏的第一个师傅是仇月祥,属于从张二奎传至孙菊仙的那一路,保留着皮黄草创时期“时尚黄腔喊似雷”的遗风。随着艺术的逐渐成熟,剧场里的观众也从听“喊似雷”式的宣泄,逐渐懂得品咂滋味,以至于清末民初京城“无腔不谭”。从张二奎到孙菊仙的这路唱法,更适合塑造武将豪杰;而有书卷气的老生,则由谭派来演绎更为合适。
  老生艺术从谭鑫培发展到余叔岩,是一个逐渐精致化、韵味化的过程。以“谭余”为主流的老生艺术,由“谭”开创,由“余”完善。孟小冬认识到这一点,从此有了明确的目标。然而欲取真经,光有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她起先试图拜余的种种努力,都没有成功。其中原因很多,然而余叔岩的最大担心还是在艺术上:要按照自己的规格来认真教出孟小冬,那么后者必须“下挂”,也就是把以前学过的戏都“放弃”;必须按新的要求重新学习。对于余叔岩提出的条件,许多朋友担心孟小冬要打退堂鼓。
  此时为1938年,孟小冬已名满京城。其日进斗金,也是情理中事。据她的侄子告知,孟小冬当时在西单租了个大四合院,把母亲和叔婶全家请来京城同住,三代同堂,主要靠孟小冬赚包银养家。然而此番,为了专心学戏,她必须在自己舞台青春期中断演出,这就意味着要失去大好的赚钱机会,那么孟家的生计以及她自己的生活方式,都会受到影响。孟小冬经过认真考虑,给余叔岩的答复是:接受条件,坚决“下挂”。如此决心和魄力,终于打动余叔岩,于是在1938年10月间师徒二人履行了正式的仪式。
  以后的事态发展,就如许多文字和口耳相传的故事一样,孟在余府潜心学了五年。她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学得很慢,很扎实。余叔岩每天要抽完鸦片才有精神,因此孟小冬为了学戏往往要“耗”到后半夜。晚年的余叔岩经常罹病,孟小冬侍奉汤药,不离左右。学一出戏往往要花一个月乃至几个月,经师傅验收通过,才拿出去见观众,因此她每年演出很少。在余叔岩逝世后,梨园同仁把孟小冬当作余派艺术的活标本、学习余派的活渠道。1947年的“杜(月笙)寿”祝贺演出,最后两天由孟小冬以大轴出演《搜孤救孤》,马连良、谭富英等均在侧幕悉心观摩,从中揣摩余叔岩晚年的艺术思想。此刻,上海滩万人空巷,在家里聆听电台转播;而未能回到家里的戏迷则驻足街肆,聆听商店收音机的实况放送。今天,孟小冬传承的余派艺术不仅流播在大陆的舞台上,而且在港台,在欧美,在日本,这是华人京剧票房里最流行的歌声。
  (有删节)
  1.请就文章结构安排上的特点略作分析。
  答:
  2.最后一段综合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3.孟小冬“散千金而向道”,有所失更有所得,请依据传记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她的“失”与“得”。
  答:
  二
  快乐的鱼和忧伤的蝴蝶
  文/骆玉明
  《逍遥游》中的大鹏也许是中国文学里最为气势恢弘的意象。它从巨大的鲲鱼变化为鸟,在海面上展开不知有几千里宽广的翅膀,激起三千里高的巨浪,拍击着海上的飙风,上升到九万里的高空,俯视一片苍苍茫茫的大地,从北海飞向南海。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遏大鹏的飞翔,那是对自由的想象。
  庄子的日子过得颇为清苦,常常是面黄肌瘦,一度织履为生。或许正是在某一天,他身背一捆麻鞋上集市叫卖,旧布大袍空荡荡飘在风里,眉头紧锁,忽然仰望云天,眼前幻化出大鹏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壮丽景观,他叹息了吗?
  在江南的园林中,少不了曲折的河流池塘,养着悠闲的鱼儿;水岸边少不了长廊或者小亭,那是供人凭栏观赏鱼儿嬉游的地方。有时在那些长廊或小亭中会见到一方匾,大抵是写了“鱼乐”这样的字面,那也是出自《庄子》的典故。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悠悠然游于水中,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质疑:“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反诘:“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
  这后面有一段诡辩式的申论,我们不去管它,关键一句,是庄子最后所说“我知之濠上也”(我是在濠水边上知道的)。也就是说,所谓“鱼乐”归根结底是庄子自己情感体验的结果。鱼在水中游动,姿态轻灵而敏捷。人在观赏鱼儿时,内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了它的动作,自己好像已经变成了一条鱼儿,充溢着自由无碍、活泼欢畅的快感,这时候,当然觉得鱼是快乐的。这快乐其实来自人的内心,与鱼究竟是否快乐并无关系。同时,这种感性活动又纯粹是个人性的,无法也没有必要在不同的两个人之间达成一致。两位哲学家争辩“鱼是否快乐”,实在是找错了题目。
  庄子说鱼是快乐的,这也是一种对内在自由的体验。进一步说,在道家思想中,当人摆脱了社会权力、规则、思想的约制,当人不再挂念俗世的得失与荣辱,孤独而又无所羁绊地面对大自然时,他得以回复到自由的天性。和人的社会性存在不同,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它是“道”的外现,也是自由的依据。
  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受制于权臣桓温,做皇帝了无趣味。一日入华林园,游览中回头对左右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这里“濠”就是指庄子与惠施游于濠上说鱼之乐的故事,“濮”是庄子的另一则故事:他在濮水边钓鱼,拒绝了楚威王使者的重金礼聘。
  但自由如果仅仅是精神性的,如果只能寄托于云天之外,寄托于春花秋叶,鸟飞鱼跃,山峙水流,人又怎么去应对他的现实生活呢?权力和由此派生的规则并不会因为你的美妙幻想而消失,它丑陋粗暴而刚强。
  《庄子》书里,《齐物论》一篇用了深刻的辩析来论证人世根本的虚幻性。人们争执不休的道理只是些没有意义的言辞,不但是非的对立是虚妄的,就连梦与觉、生与死的对立,也是虚妄的。文章用寓言做结尾,它是中国最有名的寓言之一;“人生如梦”是句说滥了的老话,其原始出处就在这里:   庄周梦见自己成为一只蝴蝶了,那就是翩翩飞舞的蝴蝶,并不知道自己是庄周;忽然醒来,又是一个僵卧的庄周。这一变化中,到底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两者之中,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存在?
  人如果不能在现实中一寸一分地坚持自由的权利,争取自由意志的实现,便无从把握生命的流变,最终只能把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描写为巨大的虚幻。而纯粹的虚幻又令人晕眩,于是转而寻求美感的存在。所以如梦的人生,有时有大鹏翱翔,有时有快乐的鱼,有时有忧伤的蝴蝶。
  (有删节)
  4.作者为什么说“两位哲学家争辩‘鱼是否快乐’,实在是找错了题目”?请依据原文,分点作答。
  答:
  5.第七自然段中引用了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话,有哪些作用?
  答:
  6.文中指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遏大鹏的飞翔,那是对自由的想象”,请联系学过的《逍遥游》,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逍遥游”的境界,并简要评述道家这种思想的积极意义(或消极影响)。
  答:
  三
  听泉
  文/韩静霆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阿炳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了,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嬉水草。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摘编自韩静霆《听泉》)
  7.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
  答:
  8.本文多处出现“泉水”,请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含“泉水”的句子的理解。
  ①泉水是灵感的婴儿。
  答:
  ②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答:
  9.杨荫浏先生把阿炳的曲子取名为《二泉映月》的原因是什么?试结合文本,略作探究。
  答:
  参考答案
  1.①全文采用了由总到分的结构方式。②开篇总写孟小冬是女老生一脉的代表及其“向道至诚”之可贵;然后紧扣标题,先写她“认识‘道’为何物”(第二段),再写她果断放弃大好的赚钱机会,在余府潜心学艺五年,以及她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的收获。(注意文章主旨句和“然而欲取真经,光有认识是远远不够的”等过渡句。)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孟在余府潜心学了五年”到“因此她每年演出很少”是正面描写;“1947年的‘杜(月笙)寿’祝贺演出”以下,有三方面的侧面描写。
  3.示例:孟小冬向道之诚令人钦佩,她失去的是生前一时的功利,而赢得了身后不朽的英名。(意思对即可。)
  4.①人观赏鱼儿时觉得鱼是快乐的,这快乐其实来自人的内心,与鱼究竟是否快乐并无关系;②觉得鱼快乐这种感性活动又纯粹是个人性的,无法也没有必要在不同的两个人之间达成一致。
  5.①表明庄子思想影响深远,并为下文深入一层展开论述设伏;②“便自有濠、濮间想也”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6.“境界”示例:“逍遥游”即摆脱追求功利之心,摆脱利害得失的束缚,外界任何事物的诱惑都不能扰乱自己,使自己的精神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一种自由境界。“评述”示例1:积极意义:社会和人生若全都只取入世之思想,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充斥着无可调和的冲突,由此引起的后果只能是社会走向崩溃,人生走向毁灭。当社会、人生的诸多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极致时,唯有以出世思想来应对方能化解。这就需要做到顺乎自然,忘却自我,臻于天人合一的境界。“评述”示例2:积极意义:人类的一切创造都需要摆脱功利的束缚,在忘我的境界中才能实现。无论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还是科学家的科学发明,都需要这样的境界。如果创造者不能从利害得失的束缚中超脱出来,他们的精神就会受到压抑,所进行的创造就会受到阻滞甚至夭折。“评述”示例3:消极影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进取和奉献。如果大家都失却自我,放弃对功名的追求,那么谁还会去拼搏,去创造?进而,社会何以发展,人类文明何以进步?人类岂不永远处于蒙昧时代?
  7.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用心灵去抚摸自然、感应自然——句中的“盲人”特指心灵缺少敏感、感受能力不强的人。
  8.①《二泉映月》这“音乐的清泉”是灵感的产物。②杨荫浏记录了《二泉映月》的曲子并将其传播(推荐、介绍)给社会。(意思对即可。)
  9.这支曲子用的是回旋曲式(曲子如泉水回环悠扬,让人回味品咂)。②能感受到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和对生命、自然的热爱。③曲中淡淡的哀伤如泉水轻咽。(注意“结合文本”且分点陈述。)
  (作者:林逾静,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曾满怀感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思索过……  [写作指导]  本则材料共有三句话,语义逻辑重心在第二句,第一句是第二句的缘起,第三句是第二句的拓展。  第二句中“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
什么样的问题属于古典概型,什么样的问题属于几何概型?几何概型问题中常见的测度有长度、角度、面积、体积,解题时我们该选谁呢?紧扣定义分析,你就能玩转两种概型.
数列高考题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抓住三类问题,就可稳操胜券.  一、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等差、等比数列是重要的数列类型,高考命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基本量的运算及由概念推导出的一些重要性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题,可达到避繁就简的目的.  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问题时,通常考虑两类方法:①基本量法,即运用条件转化成关于a1和d(q)的方程(组);②巧妙运用等差、等比数
新课标下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的考查,恒成立问题便是一个考查考生综合素质的很好途径,它常以函数、方程、不等式和数列等知识点为载体,渗透着换元、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的数学高考中频频出现恒成立问题,其形式逐渐多样化,但都与函数、导数知识密不可分.解决高考数学中的恒成立问题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函数性质法;②主参
【摘 要】 此文根据日本知名经济学者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著《新版农业经济论》一书中所提到的“二兼滞留”现象对日本农业发展的影响,根据速水等学者的理论,日本要解决第二种兼业农民大量滞留导致的农业结构改革失败的问题,最主要是解决农地制度上的阻碍,其次要通过政策引导“能者务农”的农业结构发展趋势,结合日本大阪府的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确认关于日本大阪府城市间隙农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根据趋势推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若Cn18-C2n 918=0(n∈N*),则n= .  2.(2x-1x)6的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3.甲、乙两种水稻试验品种连续4年的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如下:  品种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  甲9.89.910.210.1  乙9.7101010.3  其中产量比较稳定的水稻品种是 .  4.从5名男生和5名女生中任选3
【摘 要】 永生花产品作为一种中高端消费逐渐进入中国花卉市场,相较于鲜花、盆花等,永生花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引起更多手工艺爱好者的追捧和制作。文章中将针对家庭内低成本纯手工的制作要点进行分析深入。  【关键词】 永生花;染色;手工制作  1 制作永生花的花卉选择  从上世纪德国兴起永生花开始,出现的永生花卉品种有玫瑰、菊花、康乃馨、兰花、马蹄莲、康乃馨、紫阳花、栀子花、大丽花、月季花等[1]。但主要
Ⅰ. 单项填空  1. It is really of you to try to schedule appointments or meetings at others convenience.  A. considerateB. punctual  C. ambitiousD. outgoing  2. —Its so hot!  —Well, it . I just took it out
一、重温古典概型  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概型才是古典概型.我们把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全部结果组成的集合记为I,基本事件的个数n就是集合I中元素的个数,事件A是集合I的一个包含m个元素的子集,则P(A)=car(A)car(I)=mn.  解决古典概型问题通常分为四步:第一步,分析本试验是否是等可能的;第二
二、最近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两大导向  1.指向生活实际,引领同学们展示个性魅力,考查同学们的思维品质。  高考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考试题型:“它既能考查出一个人的观察提炼、命题立意、布局谋篇及想象联想的创造思维能力,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及社会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因此,作文基本上能代表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尤其是运用语言的水平。”(谷衍奎、赵祖谟《全国高考作文分类评析》)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