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学生在汉族小学数学学习滞后的成因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ww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在非民族地区学校学习的回族、东乡族学生数学学习滞后的因素,找出回族、东乡族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在非民族地区学校开展回族、东乡族学生数学教育教学新方法,为回族、东乡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打好基础。
  关键词:回族;东乡族;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分析
  为响应国家移民工程政策的实施,甘肃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大量回民和东乡族人从聚居地迁入玉门和瓜州。随着迁入人口的激增,当地中小学回族、东乡族学生的比率也逐年增加。至2018年9月新生报名结束调查数据显示,玉门市城乡中小学共有回族、东乡族学生3489多人,占全市学生总人数的24.6%。其中城镇学校——玉门市第二小学,有回族、东乡族学生528人,也占到了学校学生总数的29.6%。随着回族、东乡族学生的转入,也给当地学校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一,回族、东乡族学生流动性比较大,对知识系统性较强的数学学科的学习影响比较大。由于很多迁入回民在临夏仍有亲人,所以很多回族、东乡族学生入学后因为各种原因而流动频繁。有些孩子甚至在课堂上就被家长以老家有事为由匆匆带走,一走就是几个星期甚至一学期,新学期开学时还得按照学籍管理规定编入原来的班级。有些孩子根据年龄和转入手续,转入时应该编入中高年级,而实际上他们才上过几天学,根本无法接受正常系统的数学教学。还有一些孩子转入转出随意,请假旷课频繁,也为老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第二,语言是回族、东乡族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回族、东乡族学生在入学前仍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的交流工具。进入汉族学校后,他们听不懂也不会讲普通话,尤其适龄儿童在当地启蒙教育时要用双语教学,而汉族学校的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也听不懂他们的方言,为回族、东乡族学生的学习交流带来了障碍,也为老师的教学、辅导增加了难度和负担。
  第三,民族习俗的负面影响。回族、东乡族是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宗教意识观念强大,更注重宗教信仰的传承。每到周五聚礼,每年节日会礼,回族、东乡族学生都会被父母带去清真寺做礼拜,而耽误正常到校学习。到了斋月,整整一个月时间,回族、东乡族学生天不亮就得起床吃饭,一整天又得不吃不喝、忍饥挨饿,也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休息和精神,使他们不能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另外,很多回族、东乡族学生家长的观念中就是让孩子识几个字就行了,所以很多回族、东乡族学生到五、六年级就辍学回家帮父母料理生意。女孩子上到五年级也面临婚嫁,不让继续上学。这些民族习俗也使得回族、东乡族学生对文化教育学习的不重视。
  第四,家庭配合教育的欠缺。迁入本地的回民和东乡族人大多以务农、养殖和做各种小买卖为生。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使很多孩子连正常的按时吃饭都不能保证。有的孩子中午回家家长不在就吃点馍馍或方便面,或者在街上吃碗牛肉面就是午餐,下午回家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保证。有的回家还得替父母照管生意,看管牲畜,还有的回家要照顾看护小弟弟小妹妹,根本无暇学习。学生晚上读书、写作业也没有独立的空间,只能与大人和其他较小的弟妹们共处一室,在狭小的空间和嘈杂的聊天声、电视声中,趴在房屋一隅学习。加之回族、东乡族家长文化层次偏低,大多对孩子缺乏正确的管教方法,常常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家长更是无力辅导,孩子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缺乏向上的动力和信心。
  第五,学习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回族、东乡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回族学生大多都没有进行学前教育,入学前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了解几乎为零。中途转入的回族学生,也因为前期薄弱的学习基础,进入以汉族学生为主的课堂后,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排异和自卑心理而无法安心投入学习。前期知识学不懂,后续学习没有信心,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六,没有養成良好的习惯,也严重影响着回族、东乡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建立和发展。受家庭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的限制,回族、东乡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普遍没有养成。入学后不能按时起居到校上学,在课堂上不懂得专心听讲、积极思维,按时完成作业。放学回家不知道完成家庭作业,常常三五成群地嬉闹玩耍在养殖场周边。主动学习意识淡漠,造成回族学生数学学习基础不牢固,后续学习更加吃力。有的孩子到三、四年级时数学检测才二三十分,严重影响着他们与汉族学生同步继续学习,也使老师个别辅导都无从下手。
  第七,少数民族学生数学思维的差异,影响着回族、东乡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人的心理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回族、东乡族人落后的教育观念,使大多数学生错过了五、六岁幼儿智力开发阶段,数学思维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加之少数民族家长大多对数学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态度,使他们只愿意将数学思维停留在直观、形式思维阶段,缺乏发散、纵深发展的意愿。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在非民族地区学校,回族、东乡族小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线教师只有深入了解了孩子们的需求,从他们的立场出发,接纳、理解、爱护他们,一定会寻求到改善回族、东乡族学生在汉族小学数学学习状况的方法,为回族、东乡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打好基础,促进回族、东乡族学生数学学习与汉族学生同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亿君,陈碧芬.对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学科版,2011(8).
  [2]吕世虎.汉、藏、回9-15岁儿童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78-83.
  作者简介:王永琴,甘肃省玉门市,玉门市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生活经历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成简单易懂的数学内容,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本文从语言、情境、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意义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一、 前言  伟大的数学学家曾经说过,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的认
摘要: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法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想学、愿学的积极心理,从而主动、高效地进行学习,并且显著地增加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机会。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取得明显的提升与质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化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以启迪学生智慧、拓展学生思维、构建学生的数学思想为主,从而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难、更深的
摘要:在高中教学内容中,导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通常在数学考试中以压轴题目出现,另外还是学生以后学习微积分的基础。合理应用导数可以拓宽解决中学问题的视野,可以说导数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分析导数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数应用;解决问题  作为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导数本身就具备工具性质,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有关导数有着较为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心衰患者左室功能和室内收缩不同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对36例心衰患者和33例健康志愿者同时采用M型超声(ME)、二维超声(2DE)
摘要:当今时代我们的互联网发展得非常迅速。互联网上有很多的信息、很多的游戲,家人们也很担心,害怕游戏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但是事实证明,有节制的游戏是有益于孩子们的脑力发展的,是可以让脑子变得灵活的。在小学领域,孩子正在处于一个爱玩活泼的年龄,我们以前都是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在教室里玩游戏那就是不务正业的表现。我们进行人性化教育,需要实践。本文针对小学低阶段教学里巧妙应用游戏这一观点进行深入分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数学的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之前的很多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寻找新型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应用。在教学工作者的不懈探究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中学数学知识串联起来,归纳题型,针对不同题型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然后利用思维导图记录学生的错题。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
摘要: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需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数学学习中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围绕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三个方面,开展定向的分析探究: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探究能力发展、思考问题深度,多元化展开数学学习。  关键词:数学学习;关注过程;建构意义  小学数学学习体系,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运用建构主义观指导教学,可以促进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等,提高其核心素养,获得意义建构。数学
摘要: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针对传统数学教育过于看重教师教学讲解作用,导致学生以无意义学习行为为主这一客观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认为探究式教学活动应成为促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的基本途径,希望教师可以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教学空间。这一改革口号就为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向,但是我们却依然遇到了许多教学问题。本文将从由于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导致探究行为成为强加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