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民交叉中的证明责任研究——以套路贷行为为例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司法解释在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中存在证明责任不清问题,在“套路贷”案件的处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先刑后民”作为处理刑民交叉问题的原则被提出,但不同司法程序交叉导致案件处理中证明责任的混乱,最终影响法律的平等适用。证明责任作为连接客观事实与法律认定的纽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尤其要平衡当事人的证明责任。此外,在程序设计中新增“金融诈骗快速通道”进行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分流。
其他文献
摘要:皮尔斯的实效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是“实效”,我国法治实效的研究可以从皮尔斯实效主义理论中得到启发与思考。皮尔斯的“实践、实验、检验”三个实效探求路径可以为法治实效得以实现提供三个初步性思考。法治建设的目标必然是追求法治实效,法治实效是法治建设的必然归宿,既指法治建设理论研究的实效,又指法治建设工作的实际成效。针对皮尔斯实效主义理论对实效的探求启示,当下法治实效的实现可以从制定法治实效目标、实验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的频繁交流,成语逐渐受到国内外翻译界的广泛关注,汉语与西班牙语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成语,展现着不同的语用风格和民族特征。本文将以语用等效为理论基础,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方面,分析汉西成语各自的特点与来源,剖析形象词语与文化信息的转换方式,探求行之有效的翻译技巧与策略,以消除语用障碍与语用失误,确保译文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展现文学价值,提高译文水准,从而实现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颁布,我国正式迈入了“民法典時代”。《民法典》将会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卫生健康需要的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医学人才的法治素养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医学相关院校应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法律制度的信赖教育、强化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教育、固化正当程序意
摘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传播院校作为培养专业媒体工作者的摇篮,对学生树立新闻理想、形成新闻认知、提升理论及实践技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国内新闻传播院校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索,但在教学体系建设及教学效果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湖北省新闻传播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调研基础上,从新闻传播相关专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体系建构及教学模式创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摘要:当前刑法学教学仍旧采用的是传统方式,在教学上单一古板,导致学生对于法律学习的兴趣比较低,同时教学的效率也难以提高。文章以当前刑法教学中的不足为出发点,针对性地提出微课教学、信息平台建设、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培养卓越的法律人才。研究发现,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刑法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法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