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书写与立言:诸子学派文本的经典化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子立言文本具有学派性质,其经典化的过程,是在口传与书写两种方式下发生的,因此具有内在的矛盾.礼崩乐坏促使经典的形成从口传时代向书写时代过渡.而进入书写时代的诸子,在力图实现文本经典化的过程中,却仍然重视口传,并把口传作为文本的基本阐释方式,由此扩大了学派文本的影响力,在文化记忆的延续形态从“仪式一致性”向“文本一致性”转变的过程中,为学派文本最终的经典化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河南省民政系统客观审视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发生的变化,把准民政发展面临的“时”与“势”,谋划河南民政“464”工作布局,明确“四高引领”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形成新亮点、打造新品牌、重塑新优势,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推动民政事业不断取得更大成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期刊
浙江省对标“重要窗口”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目标新定位,不断强化数据共享,完善工作机制,高质量、加速度推进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工作数字化改革.
期刊
“以前村里的钱怎么来的、怎么用的我们都不清楚,总觉得跟我们关系不大,现在村里送来了对账单,每一项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以前办事挨家挨户跑,现在微信群里通知一下,约个时间一起议一议,方便又省事.”江苏省丹阳市民政部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建设,以“民生账本”为“引”,牢牢抓住群众需求点,实现精准有效服务;以“话筒转移”为“方”,畅通群众民主协商路径,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期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月25日,是我国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周年.一年来,各地民政部门紧握乡村振兴“接力棒”,满怀信心、斗志昂扬,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积极探索务实举措,分层分类实施救助帮扶,加大特殊群体服务和保障力度,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笑脸映照着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美好生活,折射出幸福指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好愿景.
期刊
古典政法传统是秦汉以来中国政治法律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制度安排和治理实践."政""法"关系是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思考治国问题的重大主题,产生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理论认识.广义上的"政""法"关系,表现为政必有法、为政以法、法依政行、政法同构、政法互动.狭义上的"政""法"关系,即"政""刑"关系,表现为政刑一体、政主刑辅、政先刑后、政刑互补.历经长期的演进,古典政法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政法场域、太平盛世的政法理想、统分结合的权力构架、互动互塑的政社关系、综合施治的治理模式、奉法循理的官吏队伍等
期刊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积极打造社会组织孵化实体阵地与云上支持平台.在孵化基地体系构建上采用“1个中心园区+1个云上园区+N个街道级孵化中心”,在服务资源配置上采用“1名基地服务专员+1名专属服务管家+N个后台服务资源”的形式,实现多方资源汇聚,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形成“1+1+N”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模式,全面推动社会组织创新发展.
期刊
大学时我学的专业是社会工作.2019年7月,我来到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为一名救助社工.rn我的第一项实务工作是入户走访.入户的对象是一位低保人员,他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后,妻子选择离开,连同儿子也一起带走了.他对我们说:“已经13年了,我现在自己习惯了.他们离开是对的,我这个病好不起来,跟着我也是吃苦受累,他们现在应该过得挺好的,这就够了.”说着说着就低下了头.
期刊
伴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产生了一批兼具传统乡村与城市社区特征,但又与两者均不完全相同的新型农村社区.这些新型农村社区,是按照县(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在农村或城(镇)郊结合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集中搬迁所形成的聚居式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兼具“城乡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不仅是社区物理形态和聚居形态的重大变化,也包含着新的生产生活关系调整,必须有新的治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如何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集中居住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对江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
期刊
《中导条约》是冷战国际核秩序的产物,它反映了美苏想要维持核平衡与核霸权的目标,体现了冷战国际核秩序的内在矛盾.随着冷战结束,冷战国际核秩序的内在矛盾不断发酵,《中导条约》赖以存在的主客观条件都已改变,不能维护核平衡与核霸权的问题不断凸显,这导致了《中导条约》的解约,也标志着冷战国际核秩序的最终解体.重构国际核秩序就要抛弃冷战思维,加强多边协调;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要目标,抛弃核民族主义;探索全球核安全治理的新模式,多层主体、多种措施地构建符合核形势发展的新规则、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