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x542398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需要花时间听听孩子们说话,他们比我们认为的要聪明得多。
  作为妈妈,我想让自己的孩子懂得对与错的差别,我坚决相信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方法。你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但他们却看见你在做,那是没用的。他们只会这样想:“唔,妈妈(或是爸爸)都这样做了。这样做一定没什么。”我记忆中关于这方面的最好例子就是我女儿瓦内萨6岁、儿子贾斯廷3岁时发生的一件事。
  瓦内萨说了几句骂人的话——也许是从我丈夫那儿学去的。
  我告诉她这是不对的,但她说:“可是,妈妈,我听到爸爸骂人了。”
  我丈夫正好就在旁边,听到这话,立刻说:“你说得对,亲爱的。爸爸确实骂人了,但那是不对的。爸爸也不应该骂人。如果你再听到我骂人,你就给我指出来,告诉我那是错误的,你得帮爸爸改掉骂人的毛病。”女儿听到爸爸的话,似乎觉得满意了。
  那时候,我们住的是一间活动房屋,里面空间有限,经常挡住彼此的路。因此,我们决定再扩建一个。我们建造了一个与房间相连的大房间,并将整所房屋重新粉刷了一遍。现在,你看不出它曾经是一辆拖车。我们还扩建了一个与我们的卧室分开的浴室,只供我和丈夫使用,里面安装了当时所有的现代化设施:涡流浴盆、淋浴隔间、梳妆台、水槽,甚至还有一个浅浴盆。
  安装设施的时候,像大多数喜欢工具并喜欢使用双手的男人一样,我丈夫决定自己做。他研究书本,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很快就认为自己是一个专家了。
  “太简单了。”丈夫说。他把丽光板放在梳妆台上,又在新地板上铺了一层报纸,以防胶水滴到地板上。随后,他打开一加仑罐装的胶合剂,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个罐子。不料一不留神,罐子掉到了梳妆台上,胶合剂洒得到处都是。
  丈夫站在那儿,努力想把发生的这件奇怪的事情搞清楚,胶合剂流到了他的新拖鞋上,他开始一边咒骂一边跺脚。我和孩子们闻訊跑过去,站在门口,看见了一个骂骂咧咧、脚上粘着报纸正在到处乱跺脚的人。我开始大笑,但孩子们都奇怪地沉默着。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当我们正在外面散步的时候,瓦内萨说:“爸爸?”
  “什么,亲爱的?”
  “您知道,您一直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您骂人的时候给您指出来?”
  “是的,瓦内萨。爸爸不应该骂人。你应该告诉我停止骂人。”
  “前几天,我们听到您骂人了。”
  “是吗?什么时候?”
  “就是你把胶水洒得遍地都是的时候,但我们认为当时说您不合适。”
  那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与骂人无关。我懂得了我们需要花时间听听孩子们说话,他们比我们认为的要聪明得多。
  (责编 刘国栋)
其他文献
吃午饭的时候,同事们聊起了“家长群”。一个当了姥姥的同事说:“家长群可好了,我们家我和宝贝的爸爸、妈妈、奶奶都在群里,老师经常把孩子们的一日生活情况发到群里,我们随时可以了解孩子的情况,就像孩子在身边一样。”  说着,一个当了奶奶的同事打开手机,和大家分享孙子在幼儿园练习倒立的视频,班里孩子在老师的保护下,按照老师的要求依次完成倒立的动作。大家边看边评论着每个孩子的表现情况。  一个孩子上了大学的
期刊
当前,家长群已成为学校与家庭,特别是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城市,家长群已经是班级工作的“标配”,在家校沟通中发挥极大的作用,深受老师和家长欢迎。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同时,也作为一名教师,在利用家长群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群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家长群的优势  1.信息量大,真实性强且快捷方便。与传统的电话、校讯通等通讯方式相比,家长群不仅可以使用文字信息,还可以上传
期刊
微信、QQ等社交媒体给家校沟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家长带来了一些烦恼。家长“随时随地”地发问,会侵占教师的业余时间;而家长也有“疲于应付”老师发言的感觉。不过,教育需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家校沟通新方式。那么,社交媒体应该怎样为家校沟通服务?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运用和对待家校社交媒体呢?  情景再现  这样的交流不尴尬  运用微信、QQ和学生、家长沟通,是当下教师面对的一种工作新方式
期刊
在我的引导下,儿子慢慢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遇到事情再也不乱发火了,我为他的进步感到很开心。  不久前的一天,我接到了儿子班主任李老师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儿子已经连续一个星期不写英语作业了,而且上英语课还写数学练习题。李老师建议我找儿子好好聊聊,帮助他找到思想症结所在,以便纠正错误。  儿子是个非常情绪化的孩子,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没想到自从他上了六年级以后,情绪化的表现越来越严重。比如,早上我做好了
期刊
师即友,生本善,师与生演绎的恰是友善的乐章。大宝的偏方不正是对我友善的回报吗?  临近期末,我的咽炎也紧随而至,我已用沙哑的声音上课一周了。  一天,午饭后我回到办公室,我们班的大宝急匆匆地跟了进来并塞给了我一张小纸条,说:“偏方,您试试吧!”说完就转身跑开了。我打开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把一个生鸡蛋打在碗里,放一点儿盐,再用100摄氏度的水冲,之后慢慢喝下去,要趁热喝,可能管用。  瞬间,一
期刊
属于自己的财富要争取,不属于自己的莫贪婪,一个财富边界清晰的人,才能在人格上独立,也会在诱惑面前少犯错误。  在女儿“抓周”仪式上,她先是对书产生了兴趣,我高兴不已,毕竟喜欢读书的孩子是招人喜欢的,可她一会儿又丢下书,抓起身边食品,我好担心她成为一个“吃货”,她胖乎乎的小手又拨弄印章、算盘,最后拿起了百元大钞不放,好像在说:“我就喜欢这个啊!”爷爷说,原来梓行是“财迷”,以后生活不缺钱,要过好日子
期刊
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没有找到正确教育方法的老师。  家诚(化名)在我们学校可谓是人人皆知的“名人”。他的出名不是因为学习好,而是因为捣乱、打架。他不仅跟同学打,还敢跟老师打,上课没有不捣乱的时候,老师们为此非常怵头,可谁也没有办法。我早就听说此人的“光荣事迹”了,没想到他今天竟然到了我的班里。  当我从花名册上看到家诚的名字时,心头一沉,可是没有办法,只能面对。对这样的学生我该怎么办呢?
期刊
家长改变百分之十,孩子或许改变百分之百。的确,要想孩子变好,家长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行。  女儿上学后,我才知道她是个典型的马大哈,不是忘了带课本,就是忘了带餐具。有时候我正在上班,老师打电话来:“您女儿又忘记带书了,今天上新课,请赶快帮她把书送过来吧!”我本来不想送,想让孩子尝一下没有书的苦恼,但碍于老师的面子,我不得不请假,匆匆忙忙去给女儿送书。  次数多了,我就有些厌烦,开始没完没了地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