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的舞蹈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来进行,改变落后的舞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具有开拓型和创造型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新思维;教学效果;课堂教学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表现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舞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教育形式,它以独特的方式,通过全身的配合,肢体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对空间意识的适应等,使大脑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用身体感受开启了另一种思维方式,是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具有辅德、启智、怡情、健身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舞蹈有益于学生培养气质,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助手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舞蹈教学。可使学生追求完美、锻炼意志;展现自我,增强勇气;团结协作、沟通交流。
因此,舞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增进信息交流、参与文化的传承于发展,在更高的境界上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认识未来,从而产生对人类美感的强烈向往和追求,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达到自娱自乐、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舞蹈教学的现状
1. 舞蹈教师层次。在师资力量方面,年轻的教师占少数,35岁以上教师占的比例比较大,可以看出教师的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这不符合当前舞蹈教学的要求。在学历方面,教师中本科学历占的比例是三分之一左右,专科和中专学历却超出半数,由此看来,教师的学历结构还是不容乐观的,低学历的教师需尽快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
2. 学校舞蹈几十年不变的教育模式,学习的内容枯燥单一,教学的手段及方法缺乏新意,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长期重复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舞蹈课的兴趣,甚至形成了厌恶舞蹈课的心理。再加上传统古板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参与性不高的现象,失去了舞蹈课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影响了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
三、新形势下开展舞蹈教学的方法
(一)依托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作为人的内部活动的思维活动,是人的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同时,它又对外部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思维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提出、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培养创新的能力。
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充分想象的自由与空间,让他们的思维任意遨游,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中尽情地勾画涂抹。例如在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中,要求舞蹈者的身体各部位动作同眼神密切配合,从头、肩、腰、臀到脚趾都有动作,通过动与静的结合,动作大与小的对比、移动性、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了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用这样的舞蹈组合提高学生在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这种舞蹈是寻找舞蹈感觉的过程,又是对造型艺术美的探索。这样即完成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有了想象的空间和表演的机会,增加了他们成功的体验与快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改革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正向着社会各个层面渗透和推进,也包括舞蹈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这种师徒传承式的教学方法沿袭至今,成为舞蹈教学的基本模式,但一成不变的“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边注入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新形势下,舞蹈教学的改革要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舞蹈专业课的改革要用现代化科学效益观和价值创造原理来提高教学质量。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现代化的影像设备运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广泛欣赏国内外优秀作品并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另外,以往在舞蹈的实习课中,由于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所以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和评价,学生们自己表演的如何,只有通过教师的点评才能知道。如果把摄像设备引进课堂,就会方便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改进,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既加快掌握舞蹈动作的进度。又缩短教学时数,提高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新形势下的舞蹈教学改革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来进行,而且还应适应迅猛发展的形势和千变万化的世界,改变落后的舞蹈教学方法,以全面提高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具有开拓型和创造型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孙景,舞蹈教育拽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3]董立言,浅谈舞蹈的教学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刘振远,社会文化变迁与舞蹈艺术的教育创新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05
[5]张凯,创新教育一谈新时期舞蹈教学的实施[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新思维;教学效果;课堂教学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表现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舞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教育形式,它以独特的方式,通过全身的配合,肢体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对空间意识的适应等,使大脑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用身体感受开启了另一种思维方式,是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具有辅德、启智、怡情、健身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舞蹈有益于学生培养气质,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助手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舞蹈教学。可使学生追求完美、锻炼意志;展现自我,增强勇气;团结协作、沟通交流。
因此,舞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增进信息交流、参与文化的传承于发展,在更高的境界上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认识未来,从而产生对人类美感的强烈向往和追求,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达到自娱自乐、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舞蹈教学的现状
1. 舞蹈教师层次。在师资力量方面,年轻的教师占少数,35岁以上教师占的比例比较大,可以看出教师的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这不符合当前舞蹈教学的要求。在学历方面,教师中本科学历占的比例是三分之一左右,专科和中专学历却超出半数,由此看来,教师的学历结构还是不容乐观的,低学历的教师需尽快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
2. 学校舞蹈几十年不变的教育模式,学习的内容枯燥单一,教学的手段及方法缺乏新意,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长期重复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舞蹈课的兴趣,甚至形成了厌恶舞蹈课的心理。再加上传统古板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参与性不高的现象,失去了舞蹈课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影响了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
三、新形势下开展舞蹈教学的方法
(一)依托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作为人的内部活动的思维活动,是人的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同时,它又对外部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思维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提出、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培养创新的能力。
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充分想象的自由与空间,让他们的思维任意遨游,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中尽情地勾画涂抹。例如在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中,要求舞蹈者的身体各部位动作同眼神密切配合,从头、肩、腰、臀到脚趾都有动作,通过动与静的结合,动作大与小的对比、移动性、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了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用这样的舞蹈组合提高学生在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这种舞蹈是寻找舞蹈感觉的过程,又是对造型艺术美的探索。这样即完成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有了想象的空间和表演的机会,增加了他们成功的体验与快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改革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正向着社会各个层面渗透和推进,也包括舞蹈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这种师徒传承式的教学方法沿袭至今,成为舞蹈教学的基本模式,但一成不变的“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边注入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新形势下,舞蹈教学的改革要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舞蹈专业课的改革要用现代化科学效益观和价值创造原理来提高教学质量。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现代化的影像设备运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广泛欣赏国内外优秀作品并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另外,以往在舞蹈的实习课中,由于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所以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和评价,学生们自己表演的如何,只有通过教师的点评才能知道。如果把摄像设备引进课堂,就会方便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改进,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既加快掌握舞蹈动作的进度。又缩短教学时数,提高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新形势下的舞蹈教学改革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来进行,而且还应适应迅猛发展的形势和千变万化的世界,改变落后的舞蹈教学方法,以全面提高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具有开拓型和创造型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孙景,舞蹈教育拽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3]董立言,浅谈舞蹈的教学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刘振远,社会文化变迁与舞蹈艺术的教育创新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05
[5]张凯,创新教育一谈新时期舞蹈教学的实施[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