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肇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于2008年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这也是自30年代大萧条之后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而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中中国在2008年的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值得称赞,中国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能力堪称出类拔萃。对于中国来说,这场危机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属于自己特色的经济活力和力量。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场危机的发生,中国在仓促之中被推上了"全球领袖"的位置,而中国还没有做好准备。毕竟我国现在仍是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美元的贫穷国家,所以面临机遇和威胁并存,作为一个面临很多问题的相对贫穷的国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继续保证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管理 内部控制 外部支持 协调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监管现状
2007年美国华尔街爆发了以次贷为基础的资产抵押债券严重缩水而引起的金融危机,随后这场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国家进而席卷全球。受其影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面衰退,金融市场一蹶不振。面对危机的恶化,中国政府采取极端的通货再膨胀的经济措施,实施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是经济在09年初表现出复苏迹象,减轻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这场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先显得更为明显,中国再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二、金融监管有效性提升的措施
监管本质上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需要政府或其他部门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管理,金融管理也不例外,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和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通过监管保证让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因而日益成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以在经济危机下中国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提升。
1、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充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应解决好对内控制度的认识问题。其次,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把好重要岗位人员审核关,切实加强监督制约;把好思想教育观,对员工经常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等的教育;既要维护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又要关心员工疾苦。
逐步健全内控制度主要指:梳理工作流程;突出工作重點,实施重点监控;实施授权授信控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文件记录控制。维护内控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立内控监督机构,加强内控队伍建设;建立违规必究的处罚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内控技术含量。
认清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应该正确对待执行内控制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认识,加强内控制度工作的领导;强化内部管理,完善检查机制,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此外,树立岗位意识、大局意识、主动意识、规范意识、奉献意识。
2、注重外部支持,主要是注重金融管理的法律制度支持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逐渐健全,有效地促进了金融行业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对于建立完善的金融管理法律制度已成为必然趋势。而我国在这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所以建立健全的制度来为金融监管提供更好的外部支持使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其中金融管理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对法人、风险、提高透明度这三方面入手。以此提升我国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3、促进金融监管的协调
完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经常联系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管协调工作程序以保障监管规则的执行和发展。对于监管法律中难以细化的问题在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和经常会议中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建立多变紧急磋商制度,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迅速实行,以防止由于部门间协调低效而引发更大的危机。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人民银行与三大金融机构监管信息的定期送达制度。加强在具体监管业务层面上的交流和合作,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建立合理的监管人员流动机制,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增进机构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集团主监管制度的有益探索,在监管范围、并表监管、危机处理等具体措施方面进一步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研究探索更高层次的一体化金融监管部门,配合金融监管体制的深化改革,在建立起有效的监管协调工作机制、促进金融体系稳定发展后,全面实行金融一体化监管可以更加有效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降低监管协调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实现规模效应。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也要注重研究跨国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问题,为加快中国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建议。
三、结论
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为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审时度势,规避风险。通过逐步健全金融监管体质,不断提升其有效性。同时,政府不应只作为“守夜人”、“投资者”、或是“市商”,应该充分发挥其综合职能,领导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合力共进,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陈勇.中国式突围.[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2]贾尔斯·钱斯.中国准备好了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管理 内部控制 外部支持 协调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监管现状
2007年美国华尔街爆发了以次贷为基础的资产抵押债券严重缩水而引起的金融危机,随后这场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国家进而席卷全球。受其影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面衰退,金融市场一蹶不振。面对危机的恶化,中国政府采取极端的通货再膨胀的经济措施,实施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是经济在09年初表现出复苏迹象,减轻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这场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先显得更为明显,中国再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二、金融监管有效性提升的措施
监管本质上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需要政府或其他部门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管理,金融管理也不例外,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和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通过监管保证让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因而日益成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以在经济危机下中国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提升。
1、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充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应解决好对内控制度的认识问题。其次,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把好重要岗位人员审核关,切实加强监督制约;把好思想教育观,对员工经常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等的教育;既要维护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又要关心员工疾苦。
逐步健全内控制度主要指:梳理工作流程;突出工作重點,实施重点监控;实施授权授信控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文件记录控制。维护内控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立内控监督机构,加强内控队伍建设;建立违规必究的处罚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内控技术含量。
认清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应该正确对待执行内控制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认识,加强内控制度工作的领导;强化内部管理,完善检查机制,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此外,树立岗位意识、大局意识、主动意识、规范意识、奉献意识。
2、注重外部支持,主要是注重金融管理的法律制度支持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逐渐健全,有效地促进了金融行业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对于建立完善的金融管理法律制度已成为必然趋势。而我国在这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所以建立健全的制度来为金融监管提供更好的外部支持使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其中金融管理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对法人、风险、提高透明度这三方面入手。以此提升我国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3、促进金融监管的协调
完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经常联系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管协调工作程序以保障监管规则的执行和发展。对于监管法律中难以细化的问题在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和经常会议中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建立多变紧急磋商制度,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迅速实行,以防止由于部门间协调低效而引发更大的危机。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人民银行与三大金融机构监管信息的定期送达制度。加强在具体监管业务层面上的交流和合作,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建立合理的监管人员流动机制,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增进机构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集团主监管制度的有益探索,在监管范围、并表监管、危机处理等具体措施方面进一步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研究探索更高层次的一体化金融监管部门,配合金融监管体制的深化改革,在建立起有效的监管协调工作机制、促进金融体系稳定发展后,全面实行金融一体化监管可以更加有效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降低监管协调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实现规模效应。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也要注重研究跨国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问题,为加快中国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建议。
三、结论
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为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审时度势,规避风险。通过逐步健全金融监管体质,不断提升其有效性。同时,政府不应只作为“守夜人”、“投资者”、或是“市商”,应该充分发挥其综合职能,领导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合力共进,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陈勇.中国式突围.[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2]贾尔斯·钱斯.中国准备好了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