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色学校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并被社会所公认的、不同他校的、独到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风格、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显性特征。我们从特色团队、特色文化、特色课程、特色研究等发面,遵循特色建设的过程,是一条通向书法特色学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书法; 特色学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71-02
抓特色建设,积淀学校办学特色是当前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学生要有特长学校必须有特色,以特色育人,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召唤。怎样才能形成书法育人的学校特色?经过近年我校的认真研究和实践,小结出以下几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1 特色团队是学校书法特色形成的关键
特色团队是学校创建特色的智力保障。没有特色鲜明的团队,学校特色建设便是空中楼阁没有基础。在特色团队中,校长是特色建设的思想家和设计者。我校的陈校长是重庆市的优秀骨干校长,区名师,具有成熟的办学思想和远见卓识,早在2000年,其书法教育思想便开始萌发,经过近几年的论证,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校长的书法也很有造诣,《重庆书法家》2008年进行了专访和登载。
教师的特色发展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保证。在建立特色教师队伍上,首先要培养有特色的教师个体;其次要有特色的教师群体。根据木桶原理,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问题,是普通教师、中偏下教师的问题。所以,要抓办学特色,就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校本培训,抓普通教师、全体教师的提高。皮亚杰明确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办学特色实际上就是一块由特色教师的兴趣、气质、性格等凝聚而成的美妙坚固、光彩照人的宝石。因此,教师队伍特色建设是学校特色的根本所在,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动力和源泉。因此,为适应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我校一方面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特色教育理论,逐步提高了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学习书法教育理论和提高书法水平和书法教育能力。教育实践还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指学校教师的群体特长,是他们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这是创办特色学校的真正财富。
2 特色课程是学校书法特色的必经之路
特色课程即校本课程,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地方的教育要求,由学校针对本校的环境因素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它反映学校的办学宗旨,针对学校的实际需要和现实问题,继承学校传统并按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独立设计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独特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课程强调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学校和校长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特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特色课程补充了国家课程所带来的不足,完善了对人的个性培养,承担了特色学校的育人目标,特色课程的建设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为促进师生发展服务,必须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特色课程为载体。特色课程建设应该是教育创新的攻坚堡垒,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根基和主渠道。特色课程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学校普通课程的一种补充。它最终将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3 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书法特色的彰显
学校文化是孕育学校具有时代特征的办学特色的温床;学校办学特色是历史积淀基础上办学理念的升华,是学校文化的新积累和独特组成部分。办学特色与学校文化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浅尝辄止,而是办学者永恒的追求。一方面学校特色的建设必将影响到校园文化的体现,促使校园文化更具特色和个性,以特色丰富文化、以特色创造机遇、以特色应对挑战。另一方面以文化孕育品性、以文化打造品牌、以文化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建设也肯定会促使办学特色向深层次发展。校园文化对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必然会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的个性挖掘和发展必将强化、昭示特色学校的特色所在。
4 特色科研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发动机
实践证明,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教育科研,并在自己原来办学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探求创办学校特色的新路子,才不至出现好高鹜远或不切实际地照抄照搬他校经验的情况。加强教育科研,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产生创办学校特色的动力。学校有自己的科研课题、科研规划,并有一系列实施措施,才能保证创办学校特色思路策略的整体性。通过科学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丰富自己的特色内涵,通过科学研究推动特色的创建过程。创建学校的特色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进行教育研究的过程。一个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指导,才能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5 曲折的书法特色建设过程需要坚守
特色学校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也不是单凭想象、热情、干劲一气呵成、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酝酿、孕育,慢慢发展才能成熟,因此需要坚守特色建设的过程。在特色建设中,一般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特质:即孕育过程。任何特色学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最初都会有一粒“种子”。一所学校的建设发展,总会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地方,这就是自己的特质;二是特点:即产生过程。特点是特色的开始,但还不是特色,它是从特质发展成特色的重要过程阶段;三是特色:即形成过程。我校的书法教育工作首先就是由一兴趣小组扩展到全校范围,我们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元素,精心培植,就“由点到面”,“以面带整体”,通过时间上的延伸,空间的拓展,最后形成“学校书法特色”。
参考文献
[1] 曹建. 大学书法鉴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梦娜 李争平. 中国书法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3]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 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 胡方 龚春燕. 特色学校建设:学校文化的选择和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 2008(4)
[6] 钟燕.学校变革之特色学校发展战略论 [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7] 肖川等.办好学校的策略 [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书法; 特色学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71-02
抓特色建设,积淀学校办学特色是当前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学生要有特长学校必须有特色,以特色育人,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召唤。怎样才能形成书法育人的学校特色?经过近年我校的认真研究和实践,小结出以下几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1 特色团队是学校书法特色形成的关键
特色团队是学校创建特色的智力保障。没有特色鲜明的团队,学校特色建设便是空中楼阁没有基础。在特色团队中,校长是特色建设的思想家和设计者。我校的陈校长是重庆市的优秀骨干校长,区名师,具有成熟的办学思想和远见卓识,早在2000年,其书法教育思想便开始萌发,经过近几年的论证,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校长的书法也很有造诣,《重庆书法家》2008年进行了专访和登载。
教师的特色发展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保证。在建立特色教师队伍上,首先要培养有特色的教师个体;其次要有特色的教师群体。根据木桶原理,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问题,是普通教师、中偏下教师的问题。所以,要抓办学特色,就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校本培训,抓普通教师、全体教师的提高。皮亚杰明确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办学特色实际上就是一块由特色教师的兴趣、气质、性格等凝聚而成的美妙坚固、光彩照人的宝石。因此,教师队伍特色建设是学校特色的根本所在,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动力和源泉。因此,为适应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我校一方面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特色教育理论,逐步提高了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学习书法教育理论和提高书法水平和书法教育能力。教育实践还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指学校教师的群体特长,是他们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这是创办特色学校的真正财富。
2 特色课程是学校书法特色的必经之路
特色课程即校本课程,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地方的教育要求,由学校针对本校的环境因素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它反映学校的办学宗旨,针对学校的实际需要和现实问题,继承学校传统并按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独立设计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独特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课程强调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学校和校长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特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特色课程补充了国家课程所带来的不足,完善了对人的个性培养,承担了特色学校的育人目标,特色课程的建设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为促进师生发展服务,必须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特色课程为载体。特色课程建设应该是教育创新的攻坚堡垒,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根基和主渠道。特色课程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学校普通课程的一种补充。它最终将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3 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书法特色的彰显
学校文化是孕育学校具有时代特征的办学特色的温床;学校办学特色是历史积淀基础上办学理念的升华,是学校文化的新积累和独特组成部分。办学特色与学校文化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浅尝辄止,而是办学者永恒的追求。一方面学校特色的建设必将影响到校园文化的体现,促使校园文化更具特色和个性,以特色丰富文化、以特色创造机遇、以特色应对挑战。另一方面以文化孕育品性、以文化打造品牌、以文化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建设也肯定会促使办学特色向深层次发展。校园文化对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必然会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的个性挖掘和发展必将强化、昭示特色学校的特色所在。
4 特色科研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发动机
实践证明,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教育科研,并在自己原来办学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探求创办学校特色的新路子,才不至出现好高鹜远或不切实际地照抄照搬他校经验的情况。加强教育科研,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产生创办学校特色的动力。学校有自己的科研课题、科研规划,并有一系列实施措施,才能保证创办学校特色思路策略的整体性。通过科学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丰富自己的特色内涵,通过科学研究推动特色的创建过程。创建学校的特色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进行教育研究的过程。一个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指导,才能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5 曲折的书法特色建设过程需要坚守
特色学校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也不是单凭想象、热情、干劲一气呵成、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酝酿、孕育,慢慢发展才能成熟,因此需要坚守特色建设的过程。在特色建设中,一般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特质:即孕育过程。任何特色学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最初都会有一粒“种子”。一所学校的建设发展,总会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地方,这就是自己的特质;二是特点:即产生过程。特点是特色的开始,但还不是特色,它是从特质发展成特色的重要过程阶段;三是特色:即形成过程。我校的书法教育工作首先就是由一兴趣小组扩展到全校范围,我们不断地注入新鲜的元素,精心培植,就“由点到面”,“以面带整体”,通过时间上的延伸,空间的拓展,最后形成“学校书法特色”。
参考文献
[1] 曹建. 大学书法鉴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梦娜 李争平. 中国书法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3]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 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 胡方 龚春燕. 特色学校建设:学校文化的选择和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 2008(4)
[6] 钟燕.学校变革之特色学校发展战略论 [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7] 肖川等.办好学校的策略 [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