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mais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曾经有两件稀奇的珍宝,一件是宝剑,另一件是珍珠。“剑号巨阙,珠称夜光”就是对这两件宝物的赞叹。
  《千字文》中,对最锋利的宝剑称作“巨阙”,对最贵重的明珠叫作“夜光”。而宝剑中最有名的当属巨阙剑。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位著名的铸剑大师叫欧冶子,他平生铸了五把有名的宝剑,其中三把长剑,两把短剑。长剑中出类拔萃的就是巨阙剑,次之叫纯钩剑,第三把叫湛卢剑。而两把短剑则是莫邪剑和鱼肠剑。三长两短五把剑全都锋利无比。
  史上有一个传说,巨阙剑当初铸造问世时,越王勾践坐于露台上,突然看见宫中有一辆马车失控,横冲直奔,惊吓了宫中人和马夫。即刻,越王勾践拔出欧冶子刚铸成的宝剑,指向暴走中的马车,想命令勇士上前制止。却在这拔剑千钧一发之际,剑气竟然将马车斩为两截。正当车厢抛上半空,坠落在地之时,越王勾践这才发觉手中宝剑已砍断了马车。于是,越王勾践就命令手下人取来一口大铁锅,用此剑一刺,便将铁锅刺出了一个碗大缺口。这一剑毫不费力,就好像切米糕一样轻松。此剑出鞘,风声飒飒,剑气纵横,能“穿铜釜,绝铁砺 ,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因此,越王勾践就将此剑命名为“巨阙”,此乃不折不扣的利剑。再说说两把短剑“莫邪剑”和“鱼肠剑”,史上有专诸刺王僚的故事,讲的就是两把短剑。据史料载:剑客专诸,受吴公子光收买,要刺杀吴王僚。得知吴僚王爱吃烤鱼,专诸就假扮厨师,手托鱼盘,将利剑暗藏在鱼肚子里,趁机刺杀了僚王。那把锋利的短剑就被后人称做鱼藏剑,并且三长两短则成了意外灾祸的代名词,与图穷匕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然而,“珠称夜光”所夸赞的是珍珠。珍珠里面最著名的是夜光珠。夜光珠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在黑暗中能发出荧光的奇石。据说,真正的夜光珠,能将十步左右的暗室,照得如同白昼一般通明。
  而古人把夜明珠比作鲸鱼目。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写道:“南海有明珠,即鲸鱼目瞳。鲸鱼死而目皆无精,可以鉴,谓之夜光。”《宝石志》中记载,日本的夜明珠是一种特殊的红色水晶,被誉为“神圣的宝石”。
  实质上,夜明珠本是从矿石中采集而得,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极为稀少的,开采也很困难,故此显得格外珍贵。一些古书描写它具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奇异闪光。据说,在古代希腊罗马,个别帝王把它镶嵌在宫殿上或者戴在皇冠上,有的皇后和公主把它装饰在首饰上或者放在卧室里,以它作为国宝来加以宣扬和赞美。
  但是《搜神记》记载了隋侯得珠的故事。故事讲,汉朝有一个在隋地被封为侯的贵族,代表国家出使他邦。隋侯在路上看到一条受伤的蛇,在沙地里翻滚,垂死挣扎,奄奄一息的样子。隋侯赶快上前,用水把蛇救活,并将蛇带到有水草的地方放生了。一年以后的一个晚上,隋侯做梦见到蛇来报答他,送他一颗夜明珠。梦醒,隋侯果然看见枕边有一颗明珠,美丽璀璨,光彩夺目,甚至晚上能够照亮房间,世人便称之为“隋侯之珠”或“夜明珠”……
  无论是越王与“巨阙”的故事,还是隋侯得“夜明珠”的传说,都引起人们的沉思,让人们从“剑号巨阙”中得到启示:成大器者,就应该像“剑号巨阙”那样,当灾难和风险降临,必须果断地挺身而出,把安全留给万民,把危险留给自己,奋力阻击风险,斩断邪恶;特别是当置身礼坏乐缺的环境下,必须勇于站出来,向乱象断喝,以法为绳,以律为镜,以笔为剑,以纸为盾,还原一个风清气正。同时,还要警惕短器的阴谋暗行,不让它有机可乘。无论面对任何的风险,只要增强应对和挑战能力,就会挑战“一切不可能”,并且充分彰顯出剑号巨阙的大器风采!
  而“珠称夜光”也启示着人们:成名贵者,就应该像夜明珠那样,以万般神奇的精神力量,为黑夜里迷失方向的人,指出一条光明的大道,救世济民,挽救苍生。真正的名贵者,从不拿美丽璀璨、光彩夺目的光环进行炫耀,而是用光彩来照亮世界。有些时候,“夜明珠”可能会像沧海遗珠那样被命运埋没掉,难以得到施展。但是,要相信:“你若盛开,芳香自来。你若精彩,自有安排。”
  “昔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勿却。”学做善良的隋侯,抱一颗救世济民的情怀,不但天赐“夜明珠”,并能增加功德。厚德载物,认知践行,德高望重者岂不像“夜明珠”一样熠熠闪光,赢得人们的敬仰!
  (编辑
其他文献
“城市化”是笔者作为“微课程教学法”实践者,于2016年3月26日至30日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的“翻转课堂本土创新暨微课程教学法教学观摩会”中,在苏州实验中学开设的一节高一地理示范课,教学时长为40分钟。  本节课不仅是借校借班,而且该班学生从未接受过翻转课堂的学习,但笔者仍然按照微课程教学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活动。  ●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拆穿一则笨拙的谎言并不难,但人们对尴尬的心领神会同样精准,于是,明知欺骗,往往还会各自讳莫如深:生活中应用的美学,从来不是真相,而是自由与舒服。  我们会发现,磅礴的人,可以毫不费力地口若悬河,旁征博引乘势而来,有一种醒目的光澎湃环绕;然而,即便是平素寻常的人,也可以在三言两语之间,精巧玲珑,虽不华丽堂皇,却也尽得体面。  这样的得体,是深谙世事后的底气与才气。顶得体的人,摸透了生活的脾气,知晓何
我喜欢牛那种淡定、平静的姿态。  它们在我的记忆里,或站或卧,嘴里不停地咀嚼着什么,在我曾经生活了多年的乡村,在阳光下,在河湾里、岸堤上、坑洼里……它们始终如一地充满着祥和的表情,偶尔发出的几声哞叫,让整个旷野显得更加安静而悠远。劳作的时候,它们也是默默无闻,步调沉稳,面对农人的催促,面对落在它们身上的鞭子,它们依旧悠然沉静。  或许我过分勾勒了牛的美,或许也会有人说,牛的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
她是个极爱凑热闹的女人,街上一旦有锣鼓钟鸣,叫卖吆喝,她势必会挤到人群中去,一看究竟。  三十多岁的时候如此,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此,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腿脚都没那般利落了,却还是如此。有好几次,她都被人群挤得差点出事,幸好有好心人拉了她一把,才算是有惊无险。  她当时也吓得不轻,可就是不长记性,再碰到热热闹闹的场景,还是要努力地挤进去看个仔细。  那一日,我们几家结伴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寻求一位老中
恍然间,我来到这个城市已有近五年时间。忆起过去,往事历历在目,原来旧时的许多情形依然是那样的明晰和深刻,依然会让今日的我感到当时的幸福或者疼痛。然而,就在这期间,对这个地方我已不再感到陌生,包括这里的街、路、树木和人们。但,不管我对这个地方有多么熟悉,我还是一个异乡之客。在我的眼中,以及我的言语和行为中,这里永远意味着不是家乡,而是异乡。  古诗里旅人的形象总是孤独惆怅的,他们行走在单调的黄土路上
据传,宝泉寺的僧人在南涑河边打了一口井。因为井水含有很多矿物质,种地都不用上肥料,青菜长得又肥又大,好吃得很。僧人们在这里吃斋念佛,过着清闲的日子。  寺院附近有一个快要成精的葫芦妖。葫芦妖来到世上后,已经做了99件坏事,只要再做成一件坏事,就可以变成精。他悄悄找到了河里的老乌龟,使坏说:“不能再让僧人在井里打水了,这样下去会把河水弄干的。到时候大家都没法活!”  老乌龟听信了葫芦妖的话,心想,我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微课形式的校本资源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的特质,它逐步成为传统校本资源的重要补充,并推动了中学物理校本资源开发模式的创新。本文以中考物理总复习为例,论述了“互联网 ”背景下微课形式的校本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优势,及其开发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微课;校本资源;物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02-007
求偶竞争是自然界中所有动物不可缺少的生存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动物常常会上演同类相残的悲剧,采取残酷的武力角逐,来赢得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获取异性的青睐。而最终结果往往是胜者虽胜,也是惨胜——留下累累伤痕,而失败者的境况则要更坏,轻者落下残疾,重者甚至死于非命。  有一种动物,它们的求偶竞争却迥然不同,令人刮目相看,堪称动物世界中的典范。它们,是生活在南太平洋新几内亚岛热带丛林中的天堂鸟。  雌性
1  晨光微明中,带着几分清凉。  窗前阳台,那盆花儿,早早醒来了。原本紧凑的枝丫间,那一朵朵娇艳玲珑的花儿,近乎凑在一块儿,像是一种亲密的陪伴。  这朵朵彼此陪伴的花儿,一起沐浴在晨光里,氤氲着芳馨。  陪伴里,是生命的相依;相依里,流溢着一份醉人的暖意。  2  客厅那口鱼缸,是一群红色小金鱼的天堂。  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也总在生动而真实地演绎着一个主题——陪伴。  无论它们是如梦影一般,在清
上個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乡间有首儿歌唱道:“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嚷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点灯,说话,做鞋做袜。”  那时,徜徉在乡村街头,路过各家门口,都会看到门两侧大小不等、图案不一的箱子形状和抱鼓形状的门墩儿。吃饭时间,有孩子把门墩儿当作小饭桌在上面吃饭,旁边蹲着一条小花狗,眼巴巴地等待着孩子掉下的饭食。还有的孩子把门墩儿当作操作台,在上面捏泥人、泥猪、泥狗、泥猴子。有时还把门墩儿当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