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1989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人认为作文教学应突破课本、立足本校、以个人为主。引导学生突破课堂的条框,走进生活,自主学习、交流,对话。以学校为基地,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宗旨,使学生兴趣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启迪,情感得到体验……
  【关键词】作文教学 见解 探讨
  本人多年一直担任初中语文科的教学,为了教学生写好作文一直进行一些探索,对如何引导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有着如下的几点见解。
  一、突破课本——拓展学生学习作文空间
  传统教学把课本当成圣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对于课本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是教死书,死教书。为此有必要突破课本,对作文的教学空间进行拓展。
  (一)以增加阅读量扩大视野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兴趣。美文看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会写了。大量的美文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领域,作文写作面逐步宽广,内涵逐步丰富,同学们写作越来越有信心。阅读量增加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二)以生活化作文拓宽空间
  让写作内容丰富化,让写作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去了解和理解生活。因为只有写自己动情的东西,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才可能表达出对所写之事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只有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可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可能产生有创意的表达。必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逐步释放学生的生活活力和热情,解放蒙盖学生大脑和眼睛的外部束缚,细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再现生活。
  阅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课堂更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实践的时间占学生生活的很大部分,课外阅读同样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学生丰富语言表达和生活认识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丰富生活内容的重要途径。
  (三)师生共同讲评来促进激励进步
  师生共同参与,合作交流。具体方式可多种多样,或对照比较,或归纳演绎,或赏析评改。在讲评中,师生共同参与讲评,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通过欣赏自我、剖析自我,可逐渐融入悦纳自我的意识,从而培养出既能展示自己的成功,又敢于直面自身不足的宽广胸怀、恢宏气度,防止和克服自卑或狂妄,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写作潜能。师生在人格对等前提下的思想碰撞,使学生在一种相互信赖的、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心智的启迪和潜能的激发。
  作文批改通常是语文教师的一个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学校改不完带回家里改。老师花了大量的精力、时间,而学生所得却很少。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所以笔者尝试了互改互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改评作文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修改;也可以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找几个功底较扎实的学生,修改同学的作文或者可以让学生面对面互相修改。在活动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要求和修改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
  二、立足本校——挖掘作文教学资源
  以学校为基地,围绕既定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挖掘新的课程资源。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广泛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引导学生走向校外去认识、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教室之外、阅览室、运动场、风景名胜、农贸市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作文源泉。为了让学生加大知识容量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每个学生写作的源头,鼓励学生开辟网上阅读空间。
  三、作文教学主体——以人为本
  本人在作文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这实质就是尊重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注重人文主义关怀,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关注学生
  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从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出发,唤起他们的激情,发掘他们的潜能,强化他们的内驱力,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要。学生得到了尊重,会感到自由、愉快,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自主地思考,提出理论的假设,大胆果断而自主的决策和实践。同时在作文的课堂教学中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有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你的肯定和期待会给予对方一种信念,会帮他挖掘无限的潜能,唤起他对写作的不懈追求。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正处于自我意识追求时期,当他们在写作中体验到无穷乐趣时,就会激发起主体控制动机,主动地去探究问题。
  (二)以兴趣促进学生参与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会产生惊异感。在学习过程中,他能灌注全部热情,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会达到对所学知识迷恋不舍的地步;所以,学习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写作有了兴趣,就能积极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作文就会充满热情。写作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不必也无须给学生过多的束缚。不必要求学生写多少字,限多少时间内完成,否则就怎样。作为普通初中学生的作文就应与作家创作一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实在写不出时不硬写,不必一气呵成。
  总之,作文的教学中笔者坚持突破课本、立足校本、以个人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与欢迎。笔者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入研究探索,真正实现中学作文教学的新突破。
其他文献
建筑节能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另一部分就是从供暖、供冷的热源、输送渠道及实现方式来节约能源。一般的房子里,30%的热量从窗户跑掉了。如果选用双层玻璃,中间再充上惰性气体,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热量散发。35%热量从墙体散发,如采用隔热材料,增加保温层,节能效果就很明显。智能化建筑首先要达到节能的标准和良好的居住舒适度,其次才是家具的智能化和安全保卫的智能化。实际上,智能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的开设,提高了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只有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总结、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信息技术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把信息技术纳入了中小学必修课。在新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针对这样的培养目标,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应该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教师必须更好地把握教学,才能真正让每一位学生的信息素养都能得到提升,才能真正让每一位学生的信
【摘 要】目前在各高校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使用,它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和直观性、形象性的表现手法,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同时也应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解决。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优点 不足    近年来,各高校对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目前多媒体在
针对间接光照计算精度问题,提出改进的可视区域敏感的虚拟点光源采样方法。设计依据可视场景点位置及其法向量对可视场景点进行聚类的方法;计算虚拟点光源对各类中心位置对应可视场景点的光照贡献与类中可视场景点个数之积的累加和,并把累加和作为该虚拟点光源对可视区域的间接光照贡献估计值;以此估计值构造累积概率分布函数,据此选取实际计算每个可视场景点间接光照时所用的虚拟点光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以较少虚拟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不断提高.网络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问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与
在分析凤城市区行道树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凤城市行道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订了相关对策。重点介绍一些适宜凤城城市未来发展的树种并对行道树规划作以简要分析。
期刊
无人机序列影像具有重叠度高、拓扑联系强的特点。针对现有增量式三维重建算法在处理大规模无人机影像时效率低、输出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基于运动结构图的无人机序列影像三维重建方法。顾及地理位置信息与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数据建立图像索引集,提高图像匹配效率,并使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计算相对运动;使用运动结构图表示影像之间的"关联",采用闭环检测剔除错误边;借助李代数与李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取写作素材。教师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发写作兴趣,使用说写结合、绘画、多媒体作文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作文教学 激发学生 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取写作素材。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