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钢琴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节奏是构成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的灵魂。在钢琴的教学中,对学生节奏的训练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熟悉了乐曲的节奏才能对乐曲进行弹奏。如果想钢琴弹奏的乐曲更加流畅,那就要加深对乐曲的认识,掌握良好的乐曲节奏。对学生节奏的训练是保障乐曲弹奏准确流畅的基础,所以,在钢琴家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节奏的训练,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节奏型,对其节奏感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钢琴教学中存在的节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节奏训练的方法,望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关键词:钢琴教学 节奏 训练方法
  节奏就是指有一定规律性的乐音的总和,由律动、时值和重音三个元素构成,只有通过节奏将音符串起才能称为音乐,因此,节奏是音乐的核心。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授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对其手指技能的训练,还要对学生钢琴弹奏中的节奏训练予以重视。对学生来说,掌握节奏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生大部分没有学过钢琴,只能在普通的音乐课程中简单接触乐谱,所以对节奏的训练和理解是非常少的。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对提高其钢琴弹奏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一、钢琴教学中存在的节奏问题
  (一)学生的节奏感较弱
  对学生来说,节奏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只是人对乐曲中节奏韵律的一种直觉、感受,很多学生认为节奏是具有机械性的,因此,不会随着乐曲的情绪变化而对节奏的松紧度进行改变,难以随心所欲地将节奏控制好。这都是节奏感较为脆弱的表现,有的学生节奏感较好,对节奏具有较为敏锐的知觉,所以在钢琴弹奏中能够将乐曲所表达的感情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节奏感较差,不会跟着节拍来进行弹奏,导致无意识的忽快忽慢地弹奏,使乐曲节奏不统一。
  (二)学生的节奏理论知识薄弱
  很多学生在学习钢琴前,没有接触过乐理,因此对节奏、节拍、节奏组合等节奏知识的了解并不多,不能对相近的节奏型进行明确的区分和弹奏。如十六八节奏和三连音节奏、小附点节奏和二八节奏等等,容易发生节奏错乱的现象。
  (三)学生的节奏控制能力较弱
  由于学生的手指触键感、灵活性均较为脆弱,导致其对节奏的控制力也不强。如果全曲的速度不统一,乐曲抢拍、错误,或者节奏弹奏不清晰,都会对乐曲的整体弹奏效果造成影响。
  二、节奏的训练方法
  (一)弹奏之前先对作品进行了解
  所有音乐作品都是通过人为地创造出来的,所以在乐曲中一定会有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意识存在。弹奏乐曲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共鸣,也就是听众与弹奏者的感情达到同步。所以,在对乐曲进行弹奏前,学生需要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除了要了解曲谱,还要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一切信息,如作品的诞生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等等。只有尽量将创作作品时的感情还原,才能令学生体会到乐曲的真正内涵,了解了作者对乐曲所赋予的感情基调,才能更加深入地熟悉作品,从而把握好乐曲的节奏。
  (二)做好对拍子的处理
  在对乐曲进行钢琴弹奏练习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使用平常常用到的各种拍子对作品进行熟悉与掌握,数拍子时须保持稳定的速度,然后再按照正确的节拍来进行训练。教师应当将不同节拍的节奏特点授予学生,如6/8拍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每小节就有六拍,第一和第四拍是重音,强弱弱次强弱弱是其节奏。在对节拍进行训练时,教师要注意防止学生出现平衡感缺乏、对节拍的基本特征不了解等现象,还要对学生过分强调每小节的重音等情况给予纠正,这样才能使乐曲的弹奏具有流畅性和完整性。
  (三)完整的处理好乐句和乐段
  要想赋予乐曲生命力,就要像与人交流一样地对待乐曲,既要有重点,又要有停顿,主要表现为在弹奏过程中对节奏的把握。在进行钢琴弹奏时很多学生都会将每个乐句和乐段的末尾部分一笔带过,这样就使乐曲的节奏不能明显的展示出来,有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当注重强调学生完整的处理好乐句和乐段,可让学生倾听不完整的乐段和完整的乐段、乐句,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使学生明白乐曲完整性的重要,从而提高其对节奏的把握水平。
  (四)做好节奏和速度的训练
  节奏不稳、速度不均匀是学生在弹奏钢琴时常常会出现的问题。在弹奏到比较容易的部分,学生的弹奏速度就会比较快,而到了较难部分的时候,其速度又不自觉地慢下来。如果长时间这样时强时弱、忽快忽慢地弹奏,对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将会造成严重影响。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白弹奏的节奏与速度的重要性,在遇到较难弹奏的乐曲时,提醒学生不要紧张,放松心态,先慢慢练习,等练习熟练了再提升速度。慢练可减少学生按错键的几率,降低其弹奏错误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使其紧张等负面情绪得到缓解。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与速度,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弹奏乐曲前先对其进行了解,这样能让学生事先做好心理准备,对较难部分有初步认识,在接下来的弹奏中才不至于过分紧张。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在心里哼唱的习惯,这样可衡量其手指的速度能力,并跟正常速度比较,使学生能够对整个乐曲的节奏与速度进行掌握。
  (五)做好复合节奏的训练
  两手在弹奏不同的节奏时,往往会很容易失去节奏感,从而令音乐的美感丧失。要使学生能够将不同的节奏同时顺畅地弹奏出来,就要先对其进行分手练习,直到分别弹奏熟练后,再进行双手弹奏,在弹奏的时候提醒学生只需要考虑两手的汇合点,不要考虑任何一手的节奏。进行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乐曲的拍子与节奏。
  三、结语
  节奏可影响钢琴弹奏者对整个乐曲的弹奏效果,因此,弹奏好一首曲子的前提是要把握好节奏。可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把握水平,教师根据弹奏中存在的节奏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学生还要加强练习,这样就能使其弹奏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心淼.钢琴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辽宁高职学报,2013,(10).
  [2]赵宇.论述钢琴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J].赤子,2015,(03).
  [3]肖羡君.浅析中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音乐时空,2015,(07).
其他文献
视唱练耳不仅是音乐专业考生报考音乐院校的敲门砖,更是学习音乐的学生进入音乐殿堂的奠基石。视唱练耳的教学过程中,音程训练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文章就从大小二度、大
摘要:近几年,加强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成为我国大力扶持和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音乐教学的作用,再指出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几点关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音乐教学 改革  音乐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人文素质以及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放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日趋频繁,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和民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舞蹈相互浸透交融,舞蹈艺术正朝着多形式多元化飞速发展,对幼儿舞蹈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舞蹈教育培训到底该如何进行?到底该通过怎样的舞蹈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艺术素质?到底幼儿舞蹈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和科学性是什么?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立足本职,结合舞蹈艺术
摘要:键盘乐器是我国艺术教育诸多课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具有一定技能性质的必修课程,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艺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鉴于此,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将钢琴教学与电子琴、手风琴键盘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研究了高师键盘乐器的多样化。以期为高师键盘乐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师键盘乐器 教学形式 多样化  一、高师键盘
摘要: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人。在二十一世纪新形势下,应用型钢琴表演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培养钢琴专业的重要研究和讨论话题。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究是培养钢琴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保障。本文主要从钢琴教育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探索出有效地培养钢琴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艺术院校 钢琴教育 应用型人才 教学
摘要:高校的音乐教育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和情操而进行的,同时也是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就我们目前的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水平来说,还有非常多的弊端需要去完善。本文对于音乐教育当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多元化  当前我们的高校素质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对于高校如何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的途径有了一些新的要求。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音乐教育一直以来作
舞蹈表演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整合,其中包含了舞蹈、音乐以及舞台等内容。在舞蹈中,首先关注的就是"有声的肢体",尽管舞蹈的肢体动作没有发出声响,但却透过自己的方式向欣赏者
古筝演奏是演奏者通过不断变化的乐曲旋律来将筝曲意境情感呈现给听众的过程,弹奏质量以及能否在乐律中融入并表达出情感成为了演奏成败的关键。因此,本文中笔者认为古筝演奏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我国对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艺术领域的改革给教师们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培训恰恰顺应了艺术教学整改后艺术教师迫切需要培训的要求。本文将就中小学校对综合教师进行的“校本培训”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艺术 综合教师 校本培训   为使艺术教育更好的发展,学校将原来的分科教育改为了综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