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kica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创新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初中物理是一门和生活现象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的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日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是“授之以渔”的做法,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我认为可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从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推动人们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因此,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物理现象入手,并揭示其中的道理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提问或观看多媒体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展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为什么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向前倾?先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发现其中的原理。最重要的是举一反三,把这些原理应用到解释其他现象上。这样,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动下,很多学生会发自内心地接受并热爱这门课程,产生学习物理课程的自发原动力。
  2.营造学生自信的学习氛围,构建自我管理的学习模式。
  学生都有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激励、唤醒、鼓励等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物理课程的自信心。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每一位同学都在其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学生在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让每一位同学,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同学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的想法。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介绍几个主要的控制变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寻找各变量之间的规律,最后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猜想其中的规律。整个过程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教师做适当引导。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设计实验,并动手完成,最终找到其中的规律,不但牢牢掌握了该定律,还对树立学习自信心和自我能力认同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自信心是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感到要对自我负责。如果学生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责任,加之初中学生存在逆反心理,则往往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要通过引导和鼓励,促进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对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3.改善教学方法,注重探索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大多课堂时间为教师的讲解或演示,学生被动接受物理现象和知识。由于初中物理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此可借助物理实验、多媒体教学演示及现象观察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物理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指引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找出物理规律、规则或概念。学生从动手实践,到分析数据,再到发现规律的过程,即为探索的过程。另外,可以通过课堂中的合理提问,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提问,探索新的知识,发表独到见解。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长期的探索式教学培养,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索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重视课本知识的应用。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如果能够认识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规律,就能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愉悦感和学习自信心,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初中物理恰恰是一门和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将很多物理知识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课外的生活中,遇到一些自然现象就可以联想到课程的知识并加以解释。例如,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冰和水的密度不同,因此同样质量的水冻成冰后,体积会变大。因此,要避免用密闭的容器盛满水放在冰箱里冷冻,以免涨坏容器。再如: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东西,需要佩戴眼镜,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应该佩戴凹透镜;而远视眼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应该佩戴凸透镜。学生如果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就会感到课程的有用性,对于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很有帮助,同时也可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提高课程本身的教学质量,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利用初中物理课程的特殊性,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质疑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其他文献
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风险投资声誉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然后从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两个方面探讨了风险投资声誉的作用,接着从IPO经历及其他方面介绍了风险投资声誉
本研究主要评价研制的猪细小病毒弱毒苗的免疫原性及在猪体的组织分布。选择PPV-BQ连续传代致弱的毒株免疫接种后备母猪和仔猪,试验选PPV阴性的11月龄母猪和30~40日龄的仔猪,随
摘 要: 初中物理概念是既不易“教”又不易“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的特点把概念编成既具有物理涵义又简洁的口诀,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并在解题时能够灵活地运用。本文分别从声学、光学、热学、力学、电学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整理,编写物理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记忆口诀。  关键词: 初中物理概念 编写口诀 辅助教学    初中的物理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物
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两年的物理,但是初中的物理相对于高中来说简单得多。初中的物理虽然涉及光电热力磁,但是都很浅显,初中物理以“现象”居多,很多是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就显得浅显易懂,易于接受了。学生们所要进行的大多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很少涉及抽象的逻辑推理思维,学习兴趣也就浓厚了。但是进入高中以后一切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中的物理知识变得很深,无论在知识面还是知识层次上要求都更高,涉及面
摘 要: 高中化学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程 “自学—引导”教学 教学方法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理念强调通过化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调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自学—引导”式教
摘 要: 作者从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特点入手,提出在新课程教学要求下,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转向,掌握新课程的特点,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化学 教学转向    2009年,云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拉开了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帷幕,高中化学教师面临机遇与挑战,怎样才能从老教材中走出来,尽快适应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