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 factor,IGF)信号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有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必须依赖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的相互作用[1-2].现就IGF-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机 构】
:
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 factor,IGF)信号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有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必须依赖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的相互作用[1-2].现就IGF-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第八届国际母乳喂养与泌乳学术会议(8th International Breastfeeding and Lactation Symposium)于2013年4月12~13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会议汇集了全球共9位著名专家讲者,聚焦3个领域展开了讨论:(1)基于循证学研究的母乳喂养临床实践;(2)母乳喂养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的重要性和实践;(3)母乳喂养基础研究最新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初乳对早产儿不仅有营养作用,更近似于“药物”,可减少早产儿感染的发生,并促进早产儿发育.近年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显著降低了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死亡率,但其生后数天至数周常因临床状况不稳定而妨碍肠内喂养,并导致近远期并发症.近年研究发现,初乳喂养可促进ELBWI免疫系统发育并能预防感染[1].现对初乳的概
红细胞同种免疫是指由于母胎之间红细胞血型不同,胎儿的血型抗原进入母体,使母亲致敏产生特异性同种免疫性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与红细胞抗原结合,导致溶血、贫血,严重者发生免疫性水肿甚至死胎.引起人类同种免疫性溶血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多达50多种,包括Rh、ABO、Kell、Duffy、MNS、Kidd等[1].这些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可导致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孕妇24岁,妊娠22+6周,因B超检查发现胎儿畸形,要求终止妊娠,于2011年12月入院.妊娠23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胎心率137次/min,脐血管2根(图1A).颅骨光滑完整,唇线显示不清,躯干部分狭小,心胸比增大,胃泡、双肾及膀胱末显示.双侧肱骨、尺骨、桡骨可见,股骨和小腿骨各见1根(图1B).未见羊水液性暗区.超声提示:(1)单胎妊娠,胎儿存活;(2)胎儿双肾及膀胱未显示,下肢畸形,考虑人鱼序
围产期窒息会导致机体多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尤其是心、脑损害.窒息后心脏功能受到抑制,心输出量减少,进一步加重全身组织器官的缺氧[1-2].窒息早期机体为保障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供,血流发生重新分配,维持心率、血压正常,使心、脑血流灌注得以维持.随着窒息的进展,缺氧、酸中毒程度不断加重,心脏灌注血流不能满足耗氧需要,心肌则呈相对缺血状态,细胞内有氧氧化被无氧酵解取代,心肌内糖原迅速耗竭.此种严重失代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足月妊娠胎盘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变化. 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
目的 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心房扑动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201 2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科收治1例胎儿期延续至新生儿早期的心房扑动患儿,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新生儿心房扑动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 结果 患儿母亲妊娠29周时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胎儿心房扑动.母亲白妊娠31周时开始服用地高辛5周,但胎儿心律未转复,停药3d后于36-5周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房室传导比例
目的 检测新生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启动子区域737/738位点胞嘧啶腺苷(cytosine-adenosine,CA)重复序列的基因多态性. 方法 选择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61例.记录新生儿的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并进行胎龄评估.出生后3~5 d清晨空腹采集足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住院期间营养状况和出院时发生宫外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的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07年1月10日至2011年10月1日在深圳市宝安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入院日龄<12 h、住院时间>14d的VLBWI为研究对
一直以来,我国产科工作者竭尽全力降低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剖宫产率已呈下降趋势,但现在面临的突出矛盾有孕妇及其家属对超过预产期难以临产的诸多担忧,以及医务工作者如何选择有效的处理措施.因此,能在适当的时机对妊娠晚期孕妇进行有效引产,降低剖宫产率,是围产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近20年来,妊娠晚期选择性引产率明显上升[1].现从引产时机、引产方式和引产结局3个方面,对近年来的最新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