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思路,结合实践,探索语文高考备考的策略。以期为高考备考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高考 备考 举措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一提到语文高考复习备考,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那是高三的事。
  的确,按照传统的做法,高一高二年级主要任务是授完高中阶段必修课的课文,确保高三年级能如期进行总复习。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在高一高二年级我们一般是忙于课文授课赶进度。为了赶进度,我们不惜用节假日加班加点授课,甚至把阅读课、写作课、训练课等都挤掉了,还感到课时不够,可是到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与课本所编课文直接相关的只有背诵默写的那几分,真是吃力不讨好。高三阶段主要是进行总复习,但与其说是总复习,不如说是上新课,因为总复习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之前基本没有讲过,高中6册课本里基本没有编入这些内容。这么多年以来现行高考语文考试内容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严重脱节,严重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需动力,难怪学生讨厌语文学习,对语文课兴趣不高,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由此,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改变语文高考备考观念刻不容缓:高考语文备考非得从 高一抓起不可,而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高三年级一年的复习备考上。
  笔者所带的2014届高三(高2011级)2011年招生时,由于本县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本届学生2011年高一入学时只有13个学生中考成绩达到A 等第,生源素质差。对于这样的生源,如果我们按常规做法进行语文高考备考,想要在高考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事。经过再三研究,对于这一届学生,我们决定采取 “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措施。
  首先,根据“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思路,做好整体规划,力争做到语文高考备考三年一盘棋抓好。我们提出整个高中3年语文备考分4轮进行的思路。第1轮复习在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主要是将高考涉及的知识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分解到高一二年级的日常语文教学中完成。第2、3、4轮复习主要是集中在高三年级突击进行,高三年级的第2轮复习主要是将《高考考试说明》涉及的知识点全面复习;高三年级的第3轮复习主要是将高考涉及的知识点归类、筛选、整合成专题的形式,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复习;高三年级的第4轮复习主要是进行完整的套题强化训练。
  其次,笔者组织该年级全体语文教师认真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在这基础上认真盘点《高中语文考试说明》涉及的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进行分类、筛选,然后整合为32个专题,再把这32个专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分解到高一高二4个学期中进行复习,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配套的训练巩固。但是要完成这32个专题复习和知识点的配套训练巩固,少说也得用140个课时以上。
  再次,确定一个模式作为贯彻落实以上思路的载体。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举措,在笔者的提议下,经过2011级(2014届高三)备课组语文教师讨论,结合该年级实际情况,决定以“读写练结合126工程”的高考备考模式为该年级备考思路实践的载体,探索语文高考备课的有效途径。
  但是,贯彻实施“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举措和“读写练结合126工程”的高考备考模式,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首先,贯彻实施“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举措和“读写练结合126工程”的高考备考新模式,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写作训练、古诗文鉴赏、经典现代文鉴赏及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等。对于语文教学课时,我们想要通过增加每周的语文周课时数来解决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单位教学班周课时总数固定的情况下,增加语文的周课时就势必要减掉其他科的周课时,先不要说语文教师不堪负重,就是别的学科教师也不答应。对于所需的教材资料,也是没有现成的。我们既不能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时,又没有现成的教学资料,这是我们实施这一备考模式碰到的两个大问题,怎么办?我校高2011级(2014届)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在笔者的带领下做出了以下大胆的决定:
  1.大幅度压缩课文教学篇目,为贯彻实施“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举措和“读写练结合126工程”的高考备考新模式,腾出时间。笔者组织该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认真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高考考题、考点和本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大胆地对高中阶段6册必修课本编入的133篇课文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归类和整合,删掉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课文,精心选出其中的40篇经典课文作为精讲篇目进行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学习探究;其余的93篇课文转为自读课文,不在课堂上统一讲授。这么一调整就为学生自主阅读、写作训练、古诗文鉴赏、经典的现代文鉴赏、书法训练和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等腾出了大量的时间,也给教师腾出了大量时间去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编写教学资料。
  2.编写校本教材,满足学生语文复习备考的需要。
  贯彻实施“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和“读写练结合126工程”的高考备考新模式,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一整套校本教材供学生使用,我们没有现成的校本教材,怎么办?笔者组织备课组全体语文教师在认真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高考考题、考点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编写实用性强、针对性强、浅显易懂、见效快的校本教材供学生使用。高2011级在校三年间,我们语文备课组共编印了1600多页资料,用于日常语文教学,这一做法使该年级在校三年中的语文教学内容和高考考试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贯彻实施“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举措和“读写练结合126工程”的高考备考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语文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读写练结合126工程’使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使我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进步。”
  尽管笔者所带的本届高三生源素质差,但由于我们深入贯彻实施“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举措和“读写练结合126工程”的高考备考新模式,在2014年高考中,我校语文科仍然考出了优异成绩,语文高考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一本、二本、三本单科上线人数,均名列百色市同类学校前列。
  “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举措和“读写练结合126工程”的高考备考新模式,是我校在语文高考备考中的一次成功尝试。这一做法和尝试得到了百色市教科所的肯定,指定本校2014届高三语文备课组代表全市2014届高三语文科做语文高考复习备考经验介绍(全市每个科目只指定一所学校进行经验介绍),市教科所的肯定也更坚定了我校语文教师在这方面继续进行探索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主体性作用的激发,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参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体验,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故事情境、媒体情境、生活情境等,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1-0076-02  在高中历
[摘 要]证据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它强调的是反映和过程。初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重视初中生史料证据意识的培养和史料证据的运用。  [关键词]史料证据;有效教学;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6702  证据意识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也
[摘 要]许多艺术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导致升到高中阶段学习地理困难重重。地理逐渐成为新高考改革以来艺术生最薄弱的文化科目之一。要提高艺术生高中阶段地理知识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需要从根源入手,分析初中教材和中考卷,找到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重难点,为艺术生升入高中学习地理和备战新高考做好准备。  [关键词]艺术生;初中教材;中考卷;初高中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写作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投入多,成效差。教师不妨采用“支架”模式,借助搭建支架、剖析范文、合作学习等环节降低学生写作难度,让其在合理训练中掌握写作技巧,实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支架”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51  写作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通常是“投入多,成效差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准确把握课标、布置明确的任务、保证充分的预设、设置精准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向深度学习方向努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基础;超越  近日江苏省乡镇组优课评比大赛的市级预赛在我校举行,我有幸观摩了各区县代表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课后专家的点评更是醍醐灌顶。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精彩的背后也有些瑕疵,令人深思。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课?对于普
[摘 要]教育的基础是生命教育,面对学生中浮现的日益严重的问题,生命教学迫在眉睫。语文作为和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承担着生命教学的重任。如何将生命教学贯穿在语文课堂,生命教学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是每位语文教师应当探索的课题,也是对学生、对教师本身意义重大的举措。  [关键词]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
[摘要]在传统文化愈来愈被重视的今天,一味地从经史子集中选取素材进行传授,容易形成与时代的隔膜和青年一代的抗拒。教师可从身边和乡土中的文化线索寻找切入点,通过古典诗文的形式载体,在写作教学中向学生传达“文以载道”的行文理念和爱学校、爱家乡、爱国的阶梯式立德序列。  [关键词]文化传承;乡土意识;诗文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2
[摘 要]“人类活动与气候——全球变暖”的教学案例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他们的实际接受水平来设计整个教学活动,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将课堂提问精简和优化,关注学生课堂互动与表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思考、讨论,分析整理信息,探究地理规律,并指导实践,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课堂提问;学生参与;地
[摘要]本文是“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高中语文教学激励机制研究”的课题阶段小结,旨在与同仁一道探索一条路径,使作文教学有效、高效,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写作的动力,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等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以学导写;以写促学;需求层次理论;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4000402  如何才能使作文教学有效、高效?语文教师们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是社会、学校及学生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合肥六中英语学科组充分发挥学科组团队作用,以集体备课论课为主线条,以集体诊断反思为主渠道,以集体交流互动为主旋律,把共享共赢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专业成长集体备课论课集体诊断反思集体交流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37  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