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垾番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垾番茄采用番茄—水稻水旱轮作方式,具有上市早、产量高、品质好、收益大四大优点,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闯出了一条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途径。本文从栽培模式、地块选择、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生产管理、病虫害综防、采收及产后处理等方面介绍了中垾番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大棚春早熟番茄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番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安徽巢湖;中垾镇
  中图分类号 S641.2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081-02
  中垾番茄果实高圆形、粉红色、单果重250 g左右,果皮韧性强、耐储运,果肉厚、无空洞果,生食口感甜酸适口、肉质面沙、风味好,生熟食兼用,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具有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润肠通便等功效。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巢湖市中垾镇开始试种番茄以来,番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90年代中期就成为中垾镇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目前,种植范围覆盖巢湖市中垾镇滨湖、小联圩、建华、三圩和中垾居委会5个村(居)委会41个自然村,常年种植面积为800 hm2,年产量6万t,年产值1.8万~2.5万元,主要销往合肥、芜湖等周边城市及上海、河南信阳、江苏南京等华东省市。现将中垾番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优选种植模式
  选用番茄—水稻水旱轮作、“三棚四膜一帘一布”(小拱棚、中棚、大棚,地膜、小拱棚膜、中棚膜、大棚膜,遇低温时小拱棚膜上加盖草帘、中棚膜上加盖无纺布)和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的种植模式。在提高保温效果、避免番茄苗期发生冻害的同时,促进番茄在低温期的生长发育,较好地克服番茄连作产生的生理病害障碍,提高茄果品质与质量安全水平。
  大棚春早熟番茄采取保护设施栽培,一般10月中旬育苗,12月上中旬定植,于3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期间上市。
  2 慎重选择地块
  圃地宜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的地块[1],最好选择肥力状况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5~29 g/kg、土壤容重0.79 g/cm3、pH值5.5~6.0、十分适宜番茄生长的田块。
  3 精选优良品种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低温弱光、耐湿的粉红果品种,如浙粉202、L402、合作903、合作906等品种。严格控制种子来源,番茄种子一律从持有营业执照、种苗经营许可证、种苗质量合格证的正规经销商购买,以保证中垾番茄的优良品质。
  4 培育壮苗
  育苗时,主要采用小棚冷床育苗、大棚营养钵分苗的育苗方式。
  4.1 营养土配制
  选用近3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园土或经过晒垡无污染的干河泥,与30%充分腐熟过筛的圈粪或15%腐熟的优质鸡粪混合均匀,加三元复合肥2 kg/m3。营养土提前1个月以上堆制;或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育苗基质,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
  4.2 苗床制作与床土消毒
  前作让茬后,及时翻耕、晒垡、培肥,育苗前1周搭好大棚并扣棚,做成宽1.2~1.3 m的苗床,整平压实畦面,按要求铺上营养土。播种前将营养土铺入苗床,厚度10~12 cm;或装入营养钵,码放在苗床内。
  苗床用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 g/m2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g/m2与过筛细土4~5 kg/m2充分混合。取该药土2/3于播种时铺在床面,另1/3于播种后覆盖在种子上。
  4.3 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先在阳光下曝晒3 h,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进行拌种,按种子量的1%进行拌种15 min。消毒后的种子浸泡2~3 h后捞出洗净,置于25 ℃保溫催芽。在70%以上种子破嘴(露白)即可播种。
  4.4 适时播种
  10月中旬开始播种,大田用种量300~375 g/hm2。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播后覆盖营养土0.8~1.0 cm厚。苗床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 g/m2,拌上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
  4.5 科学分苗
  幼苗3叶1心时,选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进行分苗。将幼苗移至无底塑料营养钵内,做到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水,一般1 hm2大田需分苗4.5万株。
  4.6 壮苗标准
  苗龄60 d左右,7~9片真叶,并带花蕾,子叶完整,叶肥厚、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5 合理密植
  定植前2周,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45 t/hm2、三元复合肥750 kg/hm2,翻入土中,整地做畦,覆盖地膜。畦宽1.5 m,沟深30 cm。
  科学定植,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生长期长短、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选择合理的栽培密度,一般栽植3.9万株/hm2左右。
  6 精细田管
  6.1 温度管理
  番茄定植后宜采用多层覆盖保温,以保持较高的温度。缓苗期温度保持白天25~28 ℃,晚上不低于15 ℃。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之间,晚上温度不低于10 ℃[2-3]。
  6.2 光照管理
  采用透光性好的高保温膜,冬、春季节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揭开保温覆盖物,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保障设施栽培番茄光照需求。
  6.3 湿度管理
  设施栽培番茄生育前中期保温降湿,注意通风排湿,防止叶面结露。相对湿度夜间控制在95%,白天保持在60%左右。中午遇高温要注意适时放风。
  6.4 水分管理
  在覆盖地膜做畦前打足底水,定植后及时浇1次定根透水,3~5 d后浇缓苗水。在开花盛果期,视天气情况进行灌水(沟灌),但灌水量要低于畦面,不能漫沟,以防渍水影响番茄生长。   6.5 及时追肥
  根据番茄生育季节长短和生长状况及时追肥。一般在第1穗果开始采收时进行第1次追肥,施进口三元复合肥150~225 kg/hm2。一个生长季节追肥3~4次。
  6.6 植株整理
  用细竹竿插架,单干整枝。番茄第1穗果绿熟期后,摘除其下全部叶片。同时,及时摘除枯老叶、病虫叶以及多余的叶和嫩枝芽。
  6.7 保花疏果
  在不适宜番茄坐果的季节,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番茄灵、防落素等)处理番茄花穗。在番茄灰霉病多发地区,应在溶液中加入速克灵等药剂防病。疏果时,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果。
  7 病虫害综合防治
  禁止使用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化学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番茄无公害生产上应用的化学农药。鼓励设立田头窖,及时回收田间废弃农膜、农药空瓶、肥料包装袋、病果病枝等,防止二次污染。
  7.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式,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病虫害原则。
  7.2 农业防治
  一是品种选择。针对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二是培育壮苗。通过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植株抗病抗逆性。三是加强田间管理。通过采取放风和辅助加温等措施,合理调控不同生育期棚室温湿度,避免低温和高温障害;同时,保证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预防侵染性病害发生;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盐渍化、板结化,从而加重番茄病害[4]。
  7.3 物理防治
  在番茄生长过程中,要适期摘除枯老叶、病虫叶以及多余的叶和嫩枝芽,促进株间通风透光,植株健壮生长,增强个体抗病性。
  7.4 生物防治
  采用病毒、线虫等防治害虫,还可采用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和植物源农药如Bt、苦参碱等防治病虫害[5]。
  7.5 化学防治
  在猝倒病、立枯病防治上,除苗床撒药土外,还可用多菌灵、恶霉灵等药剂交替使用防治。在灰霉病防治上,优先采用嘧霉铵、速克灵粉尘、灰抗交替使用防治,还可用百菌清烟粉等药剂防治。在早疫病防治上,优先采用代森锰锌、百泰(主要成分是5%吡唑醚菌酯 55%代森联)交替使用防治,还可用甲霜灵锰锌等药剂防治。在晚疫病防治上优先采用代森锰锌、扑海因交替使用防治,还可用百菌清烟粉、速克灵粉尘等药剂防治。在叶霉病防治上可采用甲霉灵、福美双交替使用防治,还可用杀毒矾、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在蚜虫、粉虱防治上用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防治。采取化学防治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上标注的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8 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
  8.1 及时分批采收
  及时采收成熟番茄果,确保商品果品质,减轻植株负担,促进后期果实膨大。同时,适时清理残枝败叶和杂草,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
  8.2 进行产品农残检测
  为确保上市的番茄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建议各番茄种植户在番茄上市前期、中期,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番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跟踪检测。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茄果,不得流出基地入市销售,达到即时发现隐患、及时化解风险的目的。
  8.3 适时分级,严格包装
  对检测合格的番茄进行分级精选,分类销售,提高产值。
  8.3.1 分级。按茄果的品质分为优质、一级、二级3个等级。优质:同一品种,果形、色泽良好,萼片青绿,无水伤,无软化,无裂痕,无病虫害、药害及其他伤害。一级:同一品种,果形正常、色泽良好,萼片青绿,无水伤,无软化,无裂痕,无病虫害、药害及其他伤害。二级:品质要求仅次于一級,且仍保持本品种果实的基本特征。
  8.3.2 包装。运输包装采用25~50 kg塑料筐,并做到分品种包装、分等级包装。商品包装按种类划分合理选择包装,严防运输过程中二次污染。
  9 参考文献
  [1] 张亚丽,李红军,戚国富,等.绿色食品番茄生产技术规程[J].吉林农业,2014(1):89-90.
  [2] 闫志庆.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J].吉林蔬菜,2013(12):23-24.
  [3] 林泉.无公害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二)[J].农业知识,2013(1):19-21.
  [4] 马艳玲.城郊型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J].山东蔬菜,2007(3):7-9.
  [5] 梁振芹.绿色食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18-120.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篮球运动一直都是我国最热门的体育项目之一,其在广大青年群体中的喜欢程度最大。篮球运动是一种以投篮为得分基础的运动项目,这也表明了投篮是获取运动胜利的关键要素。为了能够使得投篮的命中率得到提升,除了需要极为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外,还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投篮技术,这样才能增强运动员的综合投篮素质。正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对篮球运动投篮技术展开全面化的分析,也就显得相对重要。  关键词:篮球运
摘要:课堂游戏是课程资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娱乐性和文化性双重功能,对辅助高中英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目前运用课堂游戏辅助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而后,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课堂游戏辅助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误区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反思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为今后课堂游戏辅助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
摘要:校园足球后备人才是我国足球成绩提高的基础,以小学校园五人制足球队的选拔与培养为主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得出现阶段小学校园足球比赛特点并提出队员选拔与培养策略,旨在为小学阶段校园足球队员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校园足球;五人制足球比赛;运动员;选拔;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校园足球在国内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随着校园足球的普及,针对小学足球比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技术具有高时效、高分辨率、低成本、低风险及可重复等诸多优势,在大地测量、灾害监测、气象监测、军事应用、资源调查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对雄鼠生殖系统的影响,为雄性不孕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参考。方法以雄性昆明小鼠、SD大鼠和中华仓鼠为研究对象,每种动物分为生理盐水组和环磷酰胺组。小鼠腹
鹤壁烧瓷业自唐至元绵延500余年,其烧瓷窑场遗址分布在鹤壁集河两岸,面积达84万平方米。明嘉靖《彰德府志·卷一·地理志》记载,“瓷窑场,在鹤壁社。”1963年、1976年、1978年,河
报纸
基于不同的研究范式,学界对原生态文化给出了多种定义。在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实践活动中,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形式都坚持了文化及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