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琦和他的纸上美人儿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n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琦代表作《元机诗意图》《宫娥梳鬓图》《执扇侍女图》,画风静逸,意境空灵。
字伯韫,号香白,生于松江(今属上海市),清朝画家。擅绘人物、花卉,尤以娴静雅丽的仕女画为时人称著。有《红楼梦图咏》《元机诗意图》《宫娥梳鬓图》《执扇侍女图》等传世。

  清朝有两位文人,都因抄家被改写命运。其中一个是曹雪芹,他写了部《红楼梦》名垂千古;另一个就是改琦,他凭借为这部小说绘插图享誉画坛。
  《红楼梦》成书在康熙年间,最初因“有碍观瞻”“诲淫诲盗”成了禁书,后被乾隆皇帝亲自解禁,批量刊印传播,一时洛阳纸贵。与此同时,大量以红楼人物与场景为题材的绘画随之涌现,其中以《红楼梦图咏》最为有名。这套共48页的红楼仕女图谱,正是改琦在其43岁那年完成的作品。
  改琦生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活跃于乾嘉画坛,是晚清最著名的“红楼画家”。以《红楼梦》插图发轫,改琦的江南仕女人物画也逐渐发展起来。除“金陵十二钗”外,他还善于描绘沦落教坊的下层女子、富有传奇色彩的独立女性,一生留下了不少仕女图精品。
  近日,“江南佳丽——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开展,《崔莺莺小像》等一批改琦仕女图亮相。画中人或吹箫于花树之下,或拈毫于红窗之前。闺秀之美,于此可见一斑。

对没落身世的认同感


  改琦一生画女子无数,而那本“跌宕入古,允称脱尽凡胎”的《红楼梦图咏》,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紅楼梦》原著借贾宝玉视角,描绘了一批在封建社会中,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与悲剧美。书中林黛玉体弱多病又孤高叛逆,是最主要的人物。《红楼梦图咏》里,改琦笔下的林黛玉,也是刻画最妙、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仕女形象。
  画中黛玉在潇湘馆迎风洒泪,手轻举,头微侧,眉间眼里,全是落寞。另一幅中,黛玉在翠竹、芭蕉、清泉之间身姿摇曳,竹竿、廊柱的线条和黛玉的身影形成了直线与曲线的对比,透着一股子无法言说的萧索。
  除了黛玉,图册中的其他红楼人物也各个惟妙惟肖、不尽相同。正如现代文艺批评家阿英评价:“(改琦)写宝琴的高洁,芳官具有娇艳的舞台风度,尤三姐的坚定刚烈,相当深刻。”而另一方面,一眼望去,这些女子又都是一身“风露清愁”。画中流露的忧思,似乎寓示着她们最终的命运与结局。
  北京画院理论部赵琰哲研究仕女图多年,颇有心得。她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红楼梦图咏》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被追捧至今,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画稿对原著精神的还原。“改琦能将绘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准确把握人物神态与风貌,表现出《红楼梦》这本文学名著的内涵与特性。”时至今日,《红楼梦图咏》仍然被评为“最出色的《红楼梦》绘本”。
《红楼梦图咏·林黛玉》。林黛玉是改琦笔下刻画最妙、最具代表性的仕女形象。

  翻开清人笔记与画史纲要,不乏这样的记载:“(改琦)天资英敏,诗词书画并臻绝诣”“幼通敏,诗画皆天授”。可见改琦是当时有名的神童,聪慧过人,能诗善画,无师自通。据说他少时偶尔得到唐寅、仇英的画作,随意临摹,便能尽得其妙。改琦的词也写得很好,“海天铁笛吹残,绿衫斜飐龙门雪”……他的词稿后来全部被收入《清家名词》,足以说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
  按正常的情节发展,天赋佳、学习好,改琦必定是国之栋梁。然而一场家庭变故,让他彻底告别了仕途。
  改氏祖上三代,都是朝中显贵。改琦的父亲改筠曾是松江海防提督衙门书办,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卷入“海富润事件”。清廷严令搜捕与伊斯兰教相关的人士,曾为穆罕默德传记《天方至圣实录》写序的改筠被抓了起来,改家也被抄了。几个月后,案件得以平反,乾隆亲自下令释放改筠。改筠从牢中脱身,落魄地回到松江家中,虽性命无忧,但元气大伤,整个改家一蹶不振。
  这一年,改琦9岁。昔日的富丽大宅,沦落为简陋小院。改琦就在这里读书习画,平稳地度过了他的少年。
  成年之后,当时一同入读私塾的好友纷纷走上科举道路,改琦却入仕无门——罪臣家属不得沿袭官爵,也不能通过科考进入仕途。怎么办?那就画吧。他一生痴迷于“写富贵权势之家分崩离析”的《红楼梦》,挥笔便是“娇袭一身病”的林黛玉。
  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那场意外,改琦或许不会踏入画坛,至少不会像后来那样钟爱画《红楼梦》,也不能画得如此精妙传神。他对红楼女子的理解与感悟,画里的萧索与凄凉,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对曹雪芹,以及自身没落身世的认同感。
《红楼梦图咏·可卿》木刻版本与《红楼梦图咏·李纹/李琦》木刻版本。

洗净人间烟火


  改琦曾写道:“梦里家山今日到,春来风雨几时晴”。幼时的抄家,在他心里落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何以纾解心中苦闷?改琦寄情于山水,在文人雅集中唱酬来往,“于士大夫间往往游焉”。他的后半生,一直过着闲适恬淡、浪游四海的文人生活。   改琦所处的松江,在明清时既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心,又因为江南悠久的文化传统,成为文人荟萃之地。或因天性使然,或因命途多舛,一大批避世不仕的文人墨客都聚在这里。他们结伴游历,唱和酬酢,进行着为艺术而艺术的本真创作。
  乾嘉时期的江南名士,改琦结识了一大半。其中年纪稍长的王芑(音同岂)孙,和改琦是半师半友的关系;清藏书家沈恕与改琦自幼相识。这些饱读诗书的朋友,对改琦增长见识大有裨益。
  沈氏是松江的名门望族,家中“楼多聚法书名画”。每到夏天无事,改琦便寄居在沈家,两人相互唱和、切磋画技,“竹露荷风,宵盘昼憩”。改琦画了不少灵动婉媚的花卉景物图,款识署的都是“古倪园”。这个“古倪园”,便是沈氏的庭院。
  有一阵子,改琦流连于江南的歌馆妓楼。那个时候,青楼不只是风月之地,还是许多诗画集会的举办场所。一些名姬工诗文、擅丹青、通音律,与许多官场失意的文士关系匪浅。
  能诗擅画的改琦,也有惺惺相惜的红颜知己。40岁时,他画了一张《少年听雨图》,借此追怀自己年轻时的风流旧事。画上无一女子,题词却说得毫不隐讳:“欢场好,只倚少年豪横。”如宝玉感叹“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改琦曾说:“知否人间秀气,料不钟男子合让深闺。”
  改琦的歌女画像不在少数,存世的《子夜歌图轴》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馆。画中体态纤弱、面目娇媚的歌女怀抱长啸,正欲吹一首委婉的曲子,题词“怅殇竹西亭,销魂是此声”。
  那些歷史上的传奇女子,也是改琦的创作对象。西晋大官僚石崇的家妓绿珠、唐中期女诗人薛涛、晚明秦淮名妓卞玉京,他都画过。
改琦代表作《子夜歌图轴》与《蕉下美人图》,让人感觉冷冷的、空空的。

  《元机诗意图》最为出名。鱼玄机是唐代词人,在长安出家为女道士,与当时的大文豪温庭筠为忘年交,年仅20多岁就不幸离世。改琦53岁时,在好友黄不烈处看到同时代画家余集的《元机诗意图》,颇有感触,乘兴挥毫,也画了一幅。画中女子手展诗卷,侧身坐于藤椅上,身单体薄,面容憔悴,眼神空荡,意境空灵。
  相比于被萧索凄凉笼罩的《红楼梦图咏》,改琦后期创作的仕女图更空寂——不见欢喜,也不见哀愁,甚至不设背景,仿佛洗净人间烟火。仪态端庄的闺秀呈现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靓妆倚石图》),莲步轻起的少女低头不语(《蕉下美人图》),甚至连女子梳头这样的场景,都让人感觉冷冷的、空空的(《宫娥梳鬓图》)。
  创作风格的转变与其人生轨迹息息相关。暮年,飘零四方的改琦不再留恋红尘,而是“多住寺院,与僧人过从甚密”,他为自己起了个佛家名号“那伽定侍者”。

寄托穷途之思


  当代艺术评论家认为,在整个中国艺术史上,尤其是中国仕女图发展史上,改琦地位崇高,“为晚清仕女图开创新风貌”。
  改琦的画被时人称为“改家样”。他学习唐宋仕女画家的技法,包括仇英工细妩媚的笔触和唐寅干净秀丽的勾勒。在这个基础上,改琦融入了自己的笔意。而这份笔意,不仅符合清朝女性所追求的“病态”审美情趣,“更是清代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们所追求的清淑静逸,寄托着他们的穷途之思”。赵琰哲评价“改家样”的兴起,一生落落寡欢的改琦“生逢其时”。
  之后的晚清画坛,涌现出一批因仕女画闻名的画家。余集、顾洛、王素,都深受改琦影响,擅长刻画女性的娇柔病态之美。其中最有名的,首推费丹旭。费丹旭比改琦小29岁,两人并称“改费”。可以说,正是“改费”二人,把持着整个晚清仕女图的发展方向。即便改琦晚年远离画坛,多住寺院,他的画作仍被“输金竞购”,甚至因为画的少了,更加供不应求,“伪作迭出”。
  改琦一生活了55岁。学生顾隽给他画了张小像,画中老头儿“貌清且癯,柔弱善病”。据记载,改琦生来体魄不佳。道光八年(1828年),改琦因病卒于老家松江。
  从20多岁开始创作《红楼梦图咏》,到55岁搁笔而逝,他的艺术生涯仅有30来年。更不幸的是,改琦留世的真迹不多。《红楼梦图咏》成书虽早,出版发行却在改琦去世51年后。最初,这套图册归嘉庆年间的藏书家、改琦好友李筠嘉所藏,李筠嘉离世后,为改琦弟子顾春福所有。顾春福过世,图册流散在外,到光绪三年(1877年),一位自称“淮浦居士”的爱画者购得此册。又两年之后,木刻版终于面世,而原画真迹一直“遂传于外”。
  今人看到的《红楼梦图咏》,只有12张原画,其他只能通过木刻版观赏。至于那些流失的真迹,也许就像改琦野鹤逸云的一生,四海飘零不恋红尘。

相关链接·中国仕女图

诞生:战国、秦汉时期


  在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画中右下方有一位身着阔袖长裙、神情恭谨庄严的中年妇女,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仕女图风格作品。

成熟:魏晋南北朝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成为描绘对象,比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笔下洛水女神气度不凡。与此同时,仕女图的创作目的逐渐朝“成教化、助人伦”的方向转变,绘画开始为道德服务,对象主体多为烈女、贞妇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此类仕女图代表。

高潮:唐朝


  仕女画作为独立画派正式诞生,涌现了张萱、周昉等一批仕女图画家。创作内容上,贵妇的生活细节与乐趣成为新趋势,说教功能已不再是主流。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图》等。

转折:宋朝


  仕女图一改前朝雍容华贵之貌,呈现出清丽灵动的特征,反映出宋代女子简洁淡雅的审美追求。

巅峰:清朝


  仕女图极受欢迎和重视,以“改费”二人为首的一批晚清仕女图画家涌现,创造出清淑静逸的全新风貌。
其他文献
如果欧盟是一个国家,那么它有28个一级行政区(成员国),总面积438万平方公里,人口5.1亿。2018年,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77万亿美元,略少于美国的20.5万亿美元,是“第二大经济强国”。  这个“大国”的三大政治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以及欧洲央行等金融机构都刚刚进行了领导层的“换届”。7月2日,经过长达3天、总共20多个小时的艰难磋商,欧洲理事会选举比利时首相夏尔·米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18万余件文物,灿若繁星。在馆长段晓明眼中,除了上过《国家宝藏》的辛追墓T型帛画、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皿方罍(音同雷),担得起镇馆之宝的还有不少。其中,他个人最偏爱的是独幽琴,“琴棋书画,这是最能传承中国文脉的东西”。古琴内涵,博大精深  嵇康曾言“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作为古代中国文人的必修乐器,琴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两句话体现,一句是“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另一句是“君子以琴
阿方索·卡隆 1961年11月28日出生于墨西哥城,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制片、演员。代表作有《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人类之子》《地心引力》《罗马》等。  2019年的奥斯卡,在大多数影评人眼里是个“小年”:获奖人选并不难猜,没有激烈的竞争,没有刺激的悬念,甚至连往年的加分项——主持人都没有了。这样一片整体平淡中,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  开奖前,他的《罗马》独揽10
2019年11月10日,香港立法会议员、第六届区议会选举候选人何君尧,出现在香港屯门街头,这是他被刺后首次“做街站”(参加选举活动)。2019年11月6日,何君尧当街被刺。(视频截图)何君尧被送往医院。手术后,何君尧在病床上。  就在《环球人物》记者采访完梁振英不到48个小时,11月6日,香港建制派立法会议员、正在参加第六届区议会选举的候选人何君尧当街被刺。  当日9时,在香港屯门湖翠路的选举活动
要说唯美浪漫的节日,白俄罗斯每年7月7日的“伊万· 库帕拉节”恐怕能排在世界前茅。它是最古老的神教节日之一,为纪念夏至到来,以爱情为重要内涵。节日当天,人们聚集在开阔的田野上,燃起篝火,并从火焰上一跃而过,跳得越高就越幸福。女孩子采集花草编织成花环抛入河中,花环在水面上漂浮越久,代表着其主人将幸运地找到真爱。男孩子则试图从水中捞上花环,以吸引女孩子的关注。活动持续到深夜,各种脸红心跳的小心机如电影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68岁生日这一天,外孙们照例给他送了贺礼,有工艺品,也有绘画,没能来参加生日派对的亲戚们也打来了电话。普京挺高兴。他总是期待在这个日子得到最亲近的人的祝福。  向他祝贺生日的还有国际政要,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印度总理莫迪、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当然,还有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等独联体国家的领导人。与他们通电话时,普京几乎都聊到了阿亚两国在纳戈尔诺—卡
李开周  《笑傲江湖》第24回,令狐冲率领恒山派众尼姑赶往龙泉铸剑谷,去救定闲、定逸两位师太,因为没有坐骑,半道上抢了几十匹官马。中午时分,众人来到一处市镇,没钱打尖。令狐冲吩咐道:“郑师妹,你和于嫂牵一匹马去卖了,官马却不能卖。”郑萼答应,牵着马到市上去卖,随后用卖马的钱付账。  以前读到这段情节,有点儿疑惑:令狐冲既然敢抢官马,为何不敢卖掉呢?近来多读史书,渐渐明白,原来官马身上都有记号,假如
9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芯片管制升级令正式生效,华为的“至暗时刻”到了。由于幾乎所有涉及先进芯片制造的技术都有美国参与,这道禁令让华为的大量业务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美国的疯狂围堵绝不仅是卡华为的脖子,而是想一刀要了华为的命。  市场现在流言四起,纷纷猜测华为到底储存了多少芯片,能不能撑到黎明的到来?为了安抚市场情绪,这几天华为的高管们也陆续出来回应,态度很诚实,承认尽管还有“余粮”,但一
有家公司刚刚聘任了一位秘书。  某天,公司来了一位想谋职的人,秘书随即将此人带到总经理办公室,以待面试。总经理与这位求职者谈了一阵子,即请秘书把客人送走。  等秘书送走客人之后,总经理就问:“刚才那位前來求职的人,你看他修养如何?”  “不认识,不知道。”  “你觉得他的学识如何?”  “我不清楚。”  “他的能力,你觉得怎么样?”  “没有相处过,怎么会知道呢?”秘书还是一副什么也不清楚的表情。
2018年12月3日,陈晓卿接受本刊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陈晓卿 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纪录片导演、制作人。作品有《孤岛记事》《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等。现任腾讯视频副总编辑,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负责人。  陈晓卿的办公室像个零食铺子,变蛋、香榧、沙田柚、褚橙……一个箱子摞一个箱子,满地都是好吃的。连公司的名字“稻来”,都是俩主食(甲骨文中“来”与“麦”是一个字),用他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