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方索·卡隆,私人记忆的胜利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方索·卡隆 1961年11月28日出生于墨西哥城,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制片、演员。代表作有《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人类之子》《地心引力》《罗马》等。

  2019年的奥斯卡,在大多数影评人眼里是个“小年”:获奖人选并不难猜,没有激烈的竞争,没有刺激的悬念,甚至连往年的加分项——主持人都没有了。这样一片整体平淡中,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
  开奖前,他的《罗马》独揽10项提名;开奖后,拿下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和最佳导演3个奖项,并创造了一人同时捧走摄影、导演两座小金人的纪录。连《罗马》的出品方Netflix(奈飞),本是被学院鄙视的流媒体,如今也一跃成为与迪士尼、环球并肩的好莱坞大佬。

Who I Was (我曾是谁)


  公布最佳导演奖时,开奖人故作悬念:“我不知道怎么念他的名字。”这当然是玩笑话了。虽然来自墨西哥,卡隆却已是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了。上一次,他的作品是《地心引力》。
  2015年,卡隆拿下第一座小金人后,交给御用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一个新剧本。刚刚勾起卢贝兹基的兴趣,他自己却说不想拍了。后来卡隆又给卢贝兹基打电话:“你想回墨西哥吗?”这就是《罗马》的开始。
  虽然名为《罗马》,其实和意大利没什么关系。“罗马”是一个社区,坐落在墨西哥城,是卡隆长大的地方。很早以前,他就想拍这部片子,但一直觉得没准备好,“不是设备的问题,是时间。我想用我喜欢的方式去拍这部电影”。拿下第一座小金人后,年过半百的卡隆告诉自己:“好了,我已经老了,我想从Who I Was(我曾是谁)的角度来理解Who I Am(我现在是谁)。”
  《罗马》里90%的场面都是按照卡隆记忆还原的。他说:“有的记得很清楚,有的模糊。电影是关于一段塑造我的时光,同时也是一段塑造国家的时光。它是墨西哥长久转型的开端。”
  1961年,卡隆出生在墨西哥城。在他的孩提时代,墨西哥由繁荣走向剧变。卡隆7岁那年,大屠杀和奥运会同时在城里上演。墨西哥作家胡里奥·谢雷尔·加西亚说过一句名言,那时起,“墨西哥就是另一个国家了”。
  大时代的转折于卡隆这个中产阶级的孩子身上,却是懵懵懂懂、不知不觉。那时的卡隆,和世界各地许多小孩一样,为几年前人类的太空第一次行走所震撼,立志要当宇航员。不过听说必须得先参军,便放弃了,转而追求第二个梦想——电影。他常常跟妈妈说去朋友家玩,其实都是偷偷跑去一个人看电影。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电影系,却因违规拍片被开除。
  卡隆迷茫了一段日子,决心继续做电影。1982年,他从场记做起,助理导演、副导演,最后开始独立执导短片和电视节目。这段艰辛的日子,他后来自嘲是在电影行业当“蓝领工人”。
  1990年,卡隆的兄弟卡洛斯(墨西哥著名编剧)写了个剧本,邀请哥哥担任导演。这就是卡隆的处女作电影长片《爱在歇斯底里时》。凭借该片,卡隆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并被邀请至美国工作。

在好莱坞的乡愁


  从那时到现在,卡隆近30年的导演生涯里执导过各种影片,风格不一,类型各异。卢贝兹基很形象地比喻,卡隆“就像个爬行动物,每拍完一部电影,他的下一部电影都像蜕了层皮似的,和前一部完全不同”。
卡隆和女佣的原型丽波。

  第一部好莱坞电影是为华纳执导的《小公主》。那时,作为一名外乡人,卡隆并没有什么话语权。“我去跟他们见面,但没有人中意我,制作人、编剧不喜欢我甚至反对我,片方抱怨为什么找这样一个导演。”
  卡隆自己也在疑惑,到底应该怎样拍电影——在好莱坞的工业体系下只做一个导演的分内事,还是像以前一样更多地参与编剧、制作。
  在好莱坞又憋屈地拍了一部电影后,卡隆重回墨西哥“自救”,拍了《你妈妈也一样》。该片让卡隆真正扬名立万,获得奥斯卡、金球奖、欧洲电影奖等26项提名,并摘得威尼斯等各大电影节的众多奖项。
  曾经种下的果也开出了花。《小公主》的超级粉丝J.K.罗琳钦点卡隆执导《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邀约发来时,卡隆一本《哈利·波特》小说都没看过,本不打算接,但华纳许诺给他充分的创作权,卡隆就跟好朋友吉尔莫·德尔·托罗(另一位墨西哥著名导演)说这事。托罗暴跳如雷:“你个傻瓜!現在马上去买书!”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卡隆执导的这部电影,成为整个《哈利·波特》系列里评价最高的一部。此后,卡隆并不高产,但作品一部比一部惊艳世人:《人类之子》假想了人类未来遭遇的不孕危机,其中的长镜头在当时引发轰动和热议;《地心引力》探讨陷入外太空巨大空虚后的解救之道,直接让卡隆登顶奥斯卡。
  卡隆之前的电影中并没有太多墨西哥元素,但他的挚友圈几乎都是墨西哥同乡。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卡隆这个“墨西哥汉子”身边,真的能找出3个帮手。
《罗马》剧照。

  前两个和他年岁相当,都是导演,分别是吉尔莫·德尔·托罗和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他们三个人并称“墨西哥电影三剑客”,都在好莱坞打拼,包揽了奥斯卡近6年的5个最佳导演。三人的影片加起来,至今已经拿到81个奥斯卡提名和22座小金人。   第三个墨西哥人,则与这三大导演经常合作,就是摄影师卢贝兹基。他包揽了2014、2015、2016年的奥斯卡最佳摄影奖,《荒野猎人》《鸟人》《地心引力》等都是卢贝兹基拍的。和卢贝兹基合作最多的是卡隆。两人是发小,也是大学同学,甚至当年一起被学校开除。从《爱在歇斯底里时》开始,两人就一起闯荡电影世界。
  拍摄电视处女作时,卡隆认识了托罗。一见面,托罗说:“我挺喜欢你片子里的创意。”卡隆很开心。然后托罗继续说:“这么好的创意怎么会被你拍得那么烂?”两人哈哈大笑,成了朋友。此后的日子里,他们总是互怼又互助,真诚地分享见解。
  后来,当伊纳里图认识卡隆,找他征询意见时,卡隆重复了当年托罗对他的招数。“我批评得很直接。后来他拍出了《爱情是狗娘》,我就无话可说了。”
  中国人说关系好,好到穿一条裤子。到了卡隆他们三人这里,好到要在作品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伊纳里图的《通天塔》里,有几分钟是托罗拍的;托罗《潘神的迷宫》结尾是卡隆写的;到托罗拍《环太平洋》时,伊纳里图贡献了10多分钟,卡隆贡献了3分钟。
  卡隆之前曾表示:“在国外,我依然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墨西哥。”对3位漂泊异国的导演来说,友情是他们拼搏的勇气,也舒散着他们的乡愁。

开头凝视地面,结束时看向天空


  但《罗马》,是属于卡隆一个人的私密电影。
  2016年初,他花了几周的时间一口气完成剧本创作,然后便再也没有给人看过。最终,卡隆一人包揽了制片、编剧、导演、摄影和剪辑。
  《罗马》以上世纪70年代初的墨西哥城为背景,还原了一段导演个人的“独家记忆”。正如卡隆说的,哪怕没有一个观众,他也要完成这部电影。他找来制作团队,一丝不苟地复原了当年的社区。电影的美术指导就是在罗马社区长大的。卡隆家原来的房子早被改建,没法用了,他们就在附近复制了另一栋。为此甚至雇了工匠,用早年间的手艺制作出了当时的瓷砖。记者问卡隆:“反正别人也不知道其中的区别,为什么还要这么挑剔?”他直截了当地回答:“我会知道。”
  年过半百,回望童年,如何表现那一段的记忆?卡隆的选择是保持距离,“我倾向不带任何立场,观察那些影像发生的瞬间”。他选择以儿时的女佣为视角展开故事。影片中,家门之内,女佣遭遇渣男,女主人和她的孩子们被负心人抛弃,这个家庭风雨飘摇;家门之外,屠杀正在上演,社会剧变即将到来。卡隆却把一切处理得很冷静,大时代与一家人若即若离,大多数镜头都是平淡琐碎的生活。作家梁文道评价《罗马》是一部不想感动你的电影,影评人周黎明则指出,《罗马》是隔着玻璃窗看过去。黑白片的选择、镜头的运用、情感的克制,无一不在给观众传递那种距离感。
  拍摄时,剧组没有人收到过剧本,卡隆总是在开拍前才透露一点信息。一场家庭戏中,卡隆让女主人给孩子布置一個活儿——写信给爸爸表达思念。同时,卡隆又偷偷告诉男孩,不要听妈妈的话。卡隆说自己不想让观众从《罗马》中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对于不同的人,意义是不同的。我只清楚一些特定的东西——我想在影片开头凝视地面,在结束时看向天空。”
  《罗马》结尾部分,女佣从大海中救出两个孩子,和雇主一家抱在一起,吐露自我。卡隆说艰难地拍完那个镜头,就出现了直射的阳光,天空明媚,一切刚刚好。
  这个长镜头,也在后来获得了影评人和观众最多的赞誉。卡隆的“罗马”并没有成为孤绝之地。恰恰相反,奥斯卡的小金人告诉卡隆也告诉我们:或许这才是人们期待已久的故事。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信息爆炸,每年出版的新书不知凡几,鱼龙混杂。越是如此,越应该慎读书,读好书。范用先生的《相约在书店》就是一本值得读的书。  《相约在书店》是范用先生的随笔集,由著名书评人子聪选编。整本书由《乡里故人》《衡宇相望》《书香处处》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回首往事,记述故乡的亲人、师长;第二部分则是与丁聪、巴金等文化大家的往来之谊;第三部分介绍了范用与书之缘。作为一位在“文革”浩劫后提倡创办《读书》
朝鲜半岛的刺杀与保卫  刺杀,曾是世界政坛的一个残酷现实。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达拉斯被刺身亡。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被国际上明令禁用的“达姆弹”夺去生命。2007年,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被冲锋枪打死。2015年,俄罗斯前副总理涅姆佐夫在莫斯科遭槍击身亡。2016年,俄驻土耳其大使卡尔洛夫被土耳其警察枪杀。  而在朝鲜半岛,这种刺杀的烈度似乎更强。近现代半岛历史充满了一场
2013年7月12日,麥肯齐·贝索斯与杰夫·贝索斯一同参加“太阳谷峰会”。  对于麦肯齐·贝索斯来说,离婚或许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根据福布斯富豪榜的数据,把马云(身家约390亿美元)和王健林(身家约300亿美元)的总资产加起来,才比得上未来的麦肯齐。1月9日,她的丈夫、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通过社交网络发布离婚声明,宣布与她和平分手。  无论是亚马逊公司所在的华盛顿州,还是贝索斯夫妇居住
扬之水:1954年生。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199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致力于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名物新证》《〈读书〉十年》(三册)《棔柿楼集》(十卷)等。今春推出三本新书《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李煦四季行乐图〉丛考》《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她插过队,开过车,《读书》十年,投身名物,将《诗经》里的车马舆服、《金瓶梅》里的首饰器物一一考证  收到扬之水通过编
李开周  据北宋朱彧《萍洲可谈》记载,王安石将近60岁那年,从江宁知府的位置上退休,在南京钟山脚下买地盖房,隐居了。既然盖了新房,当然要置办家具,缺啥买啥呗。王安石盘点家具,发现家里有一张藤床,不是新买的,也不是旧有的,是从江宁府衙带出来的。  王安石问仆人:“是谁这么大胆,竟然把公家的床搬到我私宅来了?”  仆人回道:“报告老爷,是夫人让我们搬的。”  王安石将夫人批评了一通,让她把床还回去。夫
崔传刚  江湖虽不恒久远,但江湖的精神总是在流传。近期,国内财经界的大事之一是马云退休。9月10日,马云兑现之前的承诺,宣布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句“就此别过,江湖再见”更是把离别气氛推到了顶点。  熟读金庸小说的马云,最喜欢《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首先因为风清扬是个好老师,教出了令狐冲这样的好学生,而马云也曾是老师;其次因为风清扬的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马云认为这正是做企业、做产品的精髓。  
杰夫·贝索斯 亚马逊创始人兼CEO。1964年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1986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在华尔街从事金融工作,1995年创建亚马逊公司。  近日,福布斯发布2019年美国400富豪榜,亚马逊创始人兼CEO杰夫·贝索斯以1140亿美元蝉联美国首富,同时也是世界首富。  在财富数字的背后,贝索斯一手创立的亚马逊帝国更值得人们探究。2018年,亚马逊的股价狂升50%,是苹果公司之后又一家
不知是否有机会,看到一个不打游戏,  不用反應如此敏锐、逻辑如此强大的马东。  马东最近因为一条采访视频火了。在这条视频中,马东谈了他对娱乐综艺以及文化积淀的认识,谈了时代精神以及生命底色。  作为《奇葩说》《饭局的诱惑》的主持人与重要推手,马东已成为当下综艺娱乐以及掌握未来娱乐形态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多人惊讶于年近五十的他,心态如此年轻,嗅觉如此灵敏,而他的走红秘诀,恰恰也在于向年轻靠拢、向年轻人
如果欧盟是一个国家,那么它有28个一级行政区(成员国),总面积438万平方公里,人口5.1亿。2018年,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77万亿美元,略少于美国的20.5万亿美元,是“第二大经济强国”。  这个“大国”的三大政治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以及欧洲央行等金融机构都刚刚进行了领导层的“换届”。7月2日,经过长达3天、总共20多个小时的艰难磋商,欧洲理事会选举比利时首相夏尔·米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18万余件文物,灿若繁星。在馆长段晓明眼中,除了上过《国家宝藏》的辛追墓T型帛画、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皿方罍(音同雷),担得起镇馆之宝的还有不少。其中,他个人最偏爱的是独幽琴,“琴棋书画,这是最能传承中国文脉的东西”。古琴内涵,博大精深  嵇康曾言“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作为古代中国文人的必修乐器,琴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两句话体现,一句是“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另一句是“君子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