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8231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现代社会要求人们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关键词:形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两大方面的特点,无一不通过地图的解读才能深刻理解和完成,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不但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地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读地图的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地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确定位置的作用
  利用地图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获得各种地理事物分布的知识。例如,在初一下学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是学习分区地理,必须运用地图明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用以形成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概念。
  地理位置对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影响很大。由于海陆位置的不同,则所受的海陆影响不同,对这个地区的气候、生物及其经济部门、城市分布都有影响,以至于形成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特征。
  利用地图使学生在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形成空间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通过读地图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描述形态的作用
  地图可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还可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等各种性状。例如,通过地图的观察,学生可以知道地球上任何一个大洲、大洋、湖泊、国家的面积大小和领土轮廓;任何一条河流的长度和流向;任何一座山脉的高度和走向;任何一条铁路的长度等。因此,地图不仅是地理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直观教具,也是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
  三、明确分布的作用
  地图有助于教师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图有助于教师阐明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结合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可以想象,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想阐明這种规律是十分困难的。例如,讲到一个地区的农业分布特征时,把农业分布图与地形图、气候图结合起来,学生就会明白在不同气候、地形条件下适合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形成不同的农业部门的规律。
  由此可见,地图是查明事物相互关系的宝贵资料,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性。
  四、培养创新的作用
  地图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理符号体现出来的。在地理教学中,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找了其中的相互联系,分析、查明其中的地理规律。在这一系列的观察、想象、分析、查明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拓展视野的作用
  通过地图的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在地图上,学生可以看到祖国辽阔的疆域、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资源、广大的森林和原野,通过这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理想。还可以从地图上了解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以及海湾战争、波黑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和平与战争共存的国际局势,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总之,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它不仅是学习地理的最必要的工具,而且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
  把地图和地理课本有机结合,使“死”的地图变成“活”的地图,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思维、想象能力不仅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地理教师的责任。
  (作者单位 吉林省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分析当前的课堂,返现仍有不少问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的陈旧,死记硬背教学方法的落后,使得语文教学死气沉沉。因此,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优化语文课堂,“活”学语文。  关键词:“活”用教材;实践;交流;生命力  我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分析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的陈旧,为应对严峻高考制度,以应试为目的的
摘 要:只有注重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扎实地落实“工具性”的同时又渗透“人文性”,才能完满地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要知道有效教学并非只是有效演讲,关键还要看学生是否真的动了脑筋,思维是否活了起来,否则越是设计得精致的课,反倒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窒息师生的灵性。  关键词:写与听说读齐重;交流与讨论并重;实效与流程同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 郭佳兴  不一样的家乡?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没有发现家乡有哪里“不一样”。不过,奶奶、爸爸、妈妈口中的家乡,却和我眼中的大相径庭呢!你可别不信,来来来,风景这边独好—  听奶奶说,以前的路面全是土灰,平时走起来一身灰也就算了,最怕的是下雨天—垃圾、沙土、石子,统统被冲到了土路上;路面更是不堪入目,一脚踩上去,都可以陷进“大深渊”里。不过,自从党的好政策推出后,水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師地位在课堂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真情和激情。因此,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点59分,我们国家担任探月工程任务的嫦娥5号返回器,成功地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着陆,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大成就。举国欢庆之余,我不由得想起了60多年前,父亲乌兰夫领导内蒙古人民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艰难起步,所付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扛鼎之力。  一  1958年2月14日,父亲乌兰夫接到通知,到北京三座门参加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主持召开的军委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因此,在教学中要将阅读还给学生,让学生读懂文章,读出独特的感受、体验。  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是物理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教学中应该积极改进一些物理实验,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自己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的物品来替代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亲自设计实验探究物理现象,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最后形成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初中;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判断认识是否具有真理的标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之一。通过实
摘 要:结合初中英语课改实践,阐述了对《樊城课改白皮书》的学习体会  关键词:课改;高效课堂;学会学习  《樊城课改白皮书》是指《课改路上》《“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标准、流程与操作要求》两本没有书号的“白皮书”,装帧很普通,但我认为很值得一读,它是我们樊城教育人的课改原创性成果。如何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真正实现“会学才能学会,好学才能学好”?这着实是个让我们教师考虑的问题。《樊城课
摘 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爱的阶梯,通过一个又一个细节成就作文教学的精彩。  关键词:写作;赏识;细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
提起写作文,一些小学生常常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作文难,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就很难写出真实而富有情感的文章。为了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我从学生认知实际、生活实际出发,开展了一系列课内外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作文素材,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自主设计班级活动  1 课前热身。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