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ZSM-5分子筛吸附NOx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Cu^+在ZSM-5分子筛孔道内的位置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NOx(NO,N2O,NO2)分子在Cu—ZSM-5不同孔道内的吸附进行了考察。采用包含完整直孔道、正弦孔道以及两孔道交叉处的22T模型,确定了Cu^+在ZSM-5分子筛内的三种可能位置:直孔道内、孔道交叉处和正弦孔道内。研究结果表明,Cu^+与2—3个骨架氧原子形成配位键负载于ZSM—5分子筛内;三种结构模型中,Cu^+在孔道交叉处的构型最稳定。对Cu—ZSM—5吸附NOx的研究表明,NOx与分子筛均可通
其他文献
采用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法(TSDC)研究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驻极体的放电原理。TSDC谱图上三个电流峰分别位于70℃,155℃和230℃附近。利用多点法拟合电流谱图后作出以下推论并进
本文介绍了国内首次把地面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用于地下结构三维模型试验的一个尝试,包括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和所得的初步结论。通过试验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及其优点,其结果可
本文介绍了1988年6月28日至7月6日在山海关-锦州间利用具有遥控功能的便携式测试装置进行的6400 t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试验,并根据实测的数据对本次试验的各种工况用列车动力
用热阴极离子镀制成TiN膜,膜厚约3μm。用XPS和XRD分析膜的价态和结构表明:膜表层TiO2含量较高,TiN含较低。膜内主要由TiN相构成,有较强择优取向。膜与衬底结合力强,其临界载荷达35N,TiN膜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较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大秦线钢轨的塑化、侧磨,轮载变化,轨道的横向力与横向位移,轨道的刚度,轨道的振动,道床及基床的累积下沉,基床的动应力及其沿纵向随轮载的变动和向深层衰减
本文将格与蕴涵代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格蕴涵代数,并讨论了它的一些基本性质,为从语义的角度研究格值逻辑系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本短文给出了一种构造具有Schur性质的Banach格的方法,同时也给出了不同构于任何l1(Г)的具有Schur性质的Banach格。
本文提出了用双缺口板式试件在常温下的疲劳裂纹形成寿命,估算锅炉汽包疲劳裂纹形成寿命的新方法。文中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缺口试进行了分析,还局部应力-应变法对缺口试件的裂纹
本文基于系统敏感度函数的著名引理,采用多项式分式表示法,给出了单输入单输出系统闭环极点,能被一传函为真的控制器实现的充要条件及相应极点配置控制器的参数化描述。同时提出
针对框构式地道桥计算未充分考虑构件受力特性,采用相同空间板单元,求解未知数太多的缺点,本文提出了板柱组合模型的计算方法。在IBM 微机上进行的算例表明,这种方法的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