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o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际经济专业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反思和诟病,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模式正在被引入高等教育中,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并逐渐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重视和思考。国际经济专业化中的立体化教学相对于传统的单一、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凸显更加互动和创新的特性。立体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原则,全面运用综合教学平台,整合不同角度的教学资源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加立体化、全面化地融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使学生学在实用,学有所长。
  关键词: 国际经济 教学模式 立体化教学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国际经济与对外贸贸易、货币经济、资本流动、全球经济等都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国际经济并不是一项单独的学科,而是跨多学科与多领域交汇的综合学科,因此,国际经济的教学不能只是孤立地研究经济本身。传统的国际经济教学重在以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单向度地传授知识为主,这一活动打断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将各学科间的有机整体割裂为孤立学科,不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综合学科能力。而立体化的教学,则首次将各学科间的学习融为一体,将各学科间的平面化的教学立体化,从各个层面、各个视角解读某个学科的知识,将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强化教学效果。
  一、立体化教学的特征
  1.教学目标的立体化。
  长期以来,某一学科的教学目标多是单面性、唯一性的,那就是知识目标与学科成绩目标。立体化的教学目标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知识目标,而是强调知识目标与思想目标、能力目标的统一。思想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生的观点与思想境界,能力目标则是指的学生通过所学知识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三个目标是综合而统一的,不是孤立而片面的。一个良好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思想的高度契合,而不是只是孤立地实现知识目标本身,这是与培养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目标相一致的。
  2.教学内容的立体化。
  立体化的教学要求教师是高瞻远瞩的统筹协作者,统筹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以动态化的眼光传授知识,而不是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展开的填充式教学。立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以全局眼光把握各专业的知识,将各阶段、各层次、各角度的相关知识点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姿态向学生展现学科知识。将知识的传授变得立体化与多元化。立体化教学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兼容性,鼓励学生走出狭窄的孤立的知识空间,例如在传授《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时,可以联系《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国际投资》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得邻近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走向更加开阔的教学空间,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眼界更宽广。
  3.教学过程的立体化。
  立体化的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各种有趣的实践与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使教学过程变得有趣而轻松。学生以自主、积极的心态展开学习活动,改变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师生互动和交流基础是展开一切教学活动的关键,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教学过程与教学任务轻松搞定,可以使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国际经济学立体化模式推进
  具体到国际经济专业而言,立体化的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入手,使国际经济的教学更加趋向于立体化,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互动过程,使国际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系更紧密、更具体。国际经济的立体化的模式推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用合一,强调教学实践性。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经济问题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的国家,而且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问题,可见经济问题的渗透性是如此强大,而国际经济的实用性更不言而喻。小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大到全球化经济的大震荡,都离不开经济理论与经济规律。我们教授国际经济要强调从实践着手,鼓励学生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实践将概念与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同时以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的视角,对学生未来的经济观点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多管齐下,强调多种教学方式的整合运用。
  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学信息与教学内容难一详尽地表现出来是在所难免的。而在立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影像教学技术将声音、图像、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质疑与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尤其是一些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国际贸易》、《国际商行谈判》等,可以组织学生自发建组,分析与讨论相关案例,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与意愿,在这一过程中留意学生思维与认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有针对性性地展开教学,使知识的传授更加深刻、有效。
  3.自主创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创新意识。
  国际经济学除了培养具有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外,更要培养国际视野和创新学习的意识,创新是任何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更应当如此,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参与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国际经济学的授课中,对于国际收支方面、汇率方面、国际投资方面的授课,可结合当下金融、股票与投资市场的状况,鼓励学生提出更具现实意义的投资观点与经济观点。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眼界、文化、观念均发生深刻变化,使之具有国际性的宽广视野与创新性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李芳,王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2012.
  [2]王晰.基于教学评价反馈的国际经济教学改革浅议,2012.
  [3]宋超光.国际经济法的渊源新论,2005.
  [4]卫兴国,何召鹏.2014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动态,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地方普通高校因自身办学层次劣势、传统专业过度发育、就业制度不够完善、就业指导职能缺失及用人单位择人标准过严等因素,制约了其学生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传统专业、完善就业机制、稳固就业主渠道及鼓励自主创业等措施,是走出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地方普通高校 就业形势 就业困境 就业对策  大学扩招导致了两种社会效应。一方面,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享受教育改革红利,体
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发展,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更是具有必要性。社会的经济不断快速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公路运输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乡村以及城市之间,公路交通运输经济连接了天南地北,进而促进了各个地区跨越式地经济发展。公路运输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公路运输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
期刊
自我国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成为各公司核心竞争要素之一。通过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规范业务流程,提高业务运作效率,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期刊
本章万有引力定律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有物体在地球表面上的随行问题和物体绕地球转动的圆周运动问题.如研究地球表面物体的运动,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等就属于随行和绕行问题.但我
我这人面相有些憨厚,比较容易“招贼”。rn那次,我替老妈去买菜。刚把称好的菜放进篮子,从包里掏钱时,竟然掏出一只手来……偷技欠佳的小偷被我抓个正着。小偷手里还攥着我的钱,我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秀灿烂文化的民族,文化的诞生既来源于传统文明,又扎根于肥沃的土地,如《诗经》中展现的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硕鼠》是一首名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展现的就是劳动人民既爱惜劳动成果,又反对朝廷的剥削压榨,传唱至今。可见,真正的文化根植于劳动人民。白居易的作品《观刈麦》,也是诗人同情农民群众的艰难处境从而创作出来的。
期刊
大家都知道,数学中有些问题(特别是解析几何与函数中的一些问题),如果直接去求解将十分困难或十分繁琐,甚至难以走出“困境”.这时,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数学中常用的几种数学思
摘 要:本文通过对《宠儿》中赛斯和贝比·萨格斯在“甜蜜之家”和“124号宅院两个空间及其空间实践的分析,认为不管是在南方种植园还是在124号宅院,亦或是两人在两个空间的转移,都体现了“空间表征”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规训、书写和制约。白人这个强势群体对空间有着绝对的掌控权,而黑人奴隶在这样的社会空间中生活注定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平等。  关键词:《宠儿》;空间表征;空间实践  列斐伏尔是一位法国思想
摘要:随着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其不仅是民族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也是民族身份的一种象征。因此,为了充分体现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且促进民族文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必须要重视起文化在开展其相关传承、传播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化馆 非遗 传承与传播 作用  近几年,作为非遗研究、保护的主体,各级文化馆在传播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而加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