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测定颈动静脉截面积比值评估容量反应的研究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132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截面积比值评估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研究。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评估重症患者容量状态,使用床旁超声测量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直径、截面积,然后计算颈内静脉/颈总动脉(IJV/CCA)截面积比值,与被动抬腿(PLR)试验后心输出量变化(ΔCO)比较,获得两者相关性指标,以及IJV/CCA截面积比值评估容量状态的敏感度、特异度参数。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5例重症患者,其中容量反应阳性患者34例,容量反应阴性患者21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容量反应阳性组IJV/CCA截面积比值(1.38±0.55)明显小于容量反应阴性组IJV/CCA截面积比值(2.16±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JV/CCA截面积比值和PLR试验ΔCO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67,P<0.01),IJV/CCA截面积比值为1.65时评估容量反应性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78.8%。

结论

采用便携式床旁超声获得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截面积比值是一种无创、便捷、可靠的评估重症患者容量状态的方法。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病例组(标本为TBI患者外周血和开颅减压手术清除的脑组织)和对照组(标本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及手术摘除的脑血管瘤边缘少量正常脑组织)均60例。病例组再根据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中度损伤组(9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