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脑损伤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病例组(标本为TBI患者外周血和开颅减压手术清除的脑组织)和对照组(标本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及手术摘除的脑血管瘤边缘少量正常脑组织)均60例。病例组再根据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中度损伤组(9~12分,n=20),重度损伤组(3~8分,n=20)和特重度损伤组(<3分,n=20);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6 h组(n=20)、≥6 h且≤24 h组(n=15)、>24 h且≤72 h组(n=14)、>72 h组(n=11)。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人群HIF-1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8.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

病例组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周血HIF-1α mRNA (0.35±0.12),HIF-1α蛋白(0.28±0.06);脑组织标本HIF-1α mRNA (0.65±0.08),HIF-1α蛋白(0.78±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损伤程度加重,HIF-1α表达增强,特重度损伤组HIF-1α表达最强,明显高于重度损伤组和中度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HIF-1α表达量逐渐增多,>24 h且≤72 h组HIF-1α表达最强,明显高于>72 h组、≥6 h且≤24 h组和< 6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BI后HIF-1α的表达显著升高,表达强度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在TBI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