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倦怠问题分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初中语文学习倦怠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学生自身因素以及外在的学校和家庭等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也是影响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外在因素。针对内、外影响因素分析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倦怠现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措施,对推进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甚至农村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育;初中生语文学习;学习倦怠
  一、引言
  关于学习倦怠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概念。国外有学者提出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业持有的一种负面的态度。我国学者杨丽娴等人认为,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感到厌烦,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状态为学习倦怠。总的来讲,学习倦怠就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感到厌烦,持负面态度的反应。有调查发现,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倦怠情况虽然不是特别严重,但也需引起足够关注。本文关于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倦怠影响因素从内外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二、影响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内外因
  (一)内因
  中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的认知结构,以及学生的性别差异等都会引起学习倦怠。
  认知结构差异因素: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对语文课程一知半解。语文学习上的问题不断积累,最后造成学生想解决问题但却力不从心,一旦付出的努力同结果相差太远,进而失望,失去学习的信心,最终产生学习倦怠。
  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缺少在语文学习上缺少有效的技巧,往往事倍功半,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导致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
  (二)外因
  學校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课堂”。在学校情境当中,教师、学习压力等都有可能使得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倦怠心理。
  一方面,在进行语文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过程中,缺少同学生间的交流,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使课堂单调范围,无法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另一方面,受农村财政经济等影响,农村教师待遇较低,人才流失严重,促使农村教师形成老龄化和断层现象。这些也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家庭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家长作为“第二课堂”中的引导者,其素质和文化水平均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相对来说,农村家长整体文化层次不高,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的很多不当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家长的教养方式一棍棒式教育,简单粗暴,这种负性的情感易导致孩子自信心减弱,易出现反叛心理。家长越是希望孩子学好,反而会导致其任意荒废。其次,农村家庭经济相对落后,家庭文化氛围弱。要培养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需创造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家庭环境,家里多一些图书、读物、书籍供孩子阅读,在长久的熏陶中,孩子也就会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解决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通过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产生了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愿望就会被激发。可以说,一次成功的学习要比十次的劝导更有力。在农村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帮助学生达到要求,让学生体验自己的进步和成功,提高学习的信心。适当的鼓励和科学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有效方式,学生对学习充满了信心也更有兴趣学习,以不至于产生学习倦怠问题。
  例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一课中,为促使学生能投入到课文角色当中,教师可设计探究活动:先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歌曲,考虑到农村学校大多还没有多媒体,教师可自己用手机播放。歌曲优美的旋律带领学生走进古诗当中。
  教师:我想,在很多同学记忆中应该都知道很多古诗吧,今天我们大家就来比一比,看看大家谁的古诗词量最多。
  教师以竞争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学习古诗,帮助学生养成背诵古诗的习惯。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这种活动中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是避免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关键。语文教学不可完全采取封闭式的教学,因为封闭式教学已脱离实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适当的开放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的灵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因此产生。
  比如,在学习完《雨说》后,教师让学生以雨为题进行片断训练。有学生提出,可以在下雨的时间一起去听雨,观察雨,换个下雨的时间来完成。最终,在下雨天,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室门口一起观察雨落下的声音和状态,然后安排学生再进行写作。通过切身的体会和观察,将封闭式的课堂变为开放式的课堂,学生更有兴致,而且也更能写出有意思的文章。
  (二)提高教师语文教学水平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解决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很有帮助。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还需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能巧用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比如,教师要善用通过提问策略进行教学,在做好课前准备的情况下把握好发问时机。例如,在学习《背影》一课中,考虑到文章最后一段是课文的难点部分,对这一段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去理解作者对父亲的态度这些问题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学习中,提出这些问题。
  教师良好的教学设计对于引入学生进入课堂,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有极大的帮助。除了要善于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应把握好教学的节奏。
  例如,在进行《药》一文教学中,进行教学前,进行导入:每个人都会生病,生病了就要买药,但是吃药是不是就一定要找医生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鲁迅的《药》中的药和我们常说的药有什么不同。导人后进入课堂主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合理分配课文讲解时间,切勿拖堂、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以免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厌倦。
  (三)探索多样化的家庭教育
  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家长生活忙碌,而且自由不容易组织。要给孩子创建家庭文化氛围应结合农村特点,开办家庭教育指导超市或者编制家长指导手册,教师多同家长沟通。另外,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在每个村设置一个农村图书室,给孩子多一点阅读的机会。
其他文献
摘要:在历史课堂中,要想提高课堂效能。教师必须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历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效率。  关键词:课前准备;把课堂还给学生;组织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果呢?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呢?通俗的理解就是师生能够有效的互动,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投入较少的精力与实践,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完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题,指出了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及明确极限的思想方法重要性;阐明了弄懂集合思想的必要性;论述了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逐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集合思想、代数思想及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常用的
摘要:语文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语文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课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体验  初中阶段属于学生学习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语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言,语文课程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初
摘要:本文通过诵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内涵,情感韵味,使学生既学习诗歌又能得到美的享受,情的感悟。  关键词:诵读诗歌;感悟诗歌;体味情感  诗歌像是一位来自远古洪荒的美女,从历史轨迹中款款而来,经过岁月沉淀,出落得知性成熟,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她独特的风韵。而古语又有云“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以在我国漫长的传统教育中,诗歌受到了教育者的关注并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往往经
摘要:我国从古代就重视道德教育,尊师重教。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挖掘课文的思想内容,加以提炼和概括,并用语言知识作为载体和媒介将思想内容承载和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育,正确的世界观的教化和美好情操的陶冶。现在的学生厌烦说教式教育,只有使传授知识与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水乳交融,化作甘泉去悄然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
摘要:自我调节是指学生在学习建构过程中的自我整合、自我约束的行为。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而自我调节在远程教育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自我调节的三维因素去分析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在自我调节方面遇到的困境,并针对其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习;自我调节  一、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  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調节,他将自我调节可分为自我观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