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教学的思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美育的意义,强调了美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通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心理学教育学中的理论依据,提出小学教育阶段美术教学跟班循环制建议。
  一、美术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和审美创造能力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小学阶段很多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有些老师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教学中随意性比较大。
  正确认识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美术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感知的、实践的、审美的基本特征。在美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促进学生感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其次,从人的发展来看,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这个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时期。在这个阶段强化美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终生发展观;第三,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美术学科是一门审美的德育渗透学科,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可见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有很多美术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辛勤耕耘,但课堂教学和美术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二、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教材问题较为严重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美术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机械套用“教师范画,学生临摹”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学生自主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有的美术教师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过分追求程序化教学模式,不顾学生的实际水平,按部就班地把山水、花鸟等绘画技法生硬地传授给学生;有的美术老师有强烈的个性心理和艺术个性,一味要求按照自己的意念、风格、技法作画,忽视了学生的创作个性,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正因为一个老师有一个老师的教法和风格,常常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最后不得不机械照搬,失去了自我。
  从现行教材来看,虽有许多创新内容,但就小学生的认知状况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在使用过程中,美术教师不得不根据自己的喜爱进行筛选,由于老师的观念不同,选择的标准也就有较大的差异,这就会给美术基本功训练造成“断档和空白”。
  2.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我们现阶段的美术教师的素质以及美术教学条件并不乐观,尤其是农村小学。相当多的学校美术教师都是兼职或老弱病残孕特殊教师临时兼任的,对小学美术教育理论都缺乏深入的研究,又如何能做到学高为师呢?很多老师一边带主课一边带美术的同时都会不失时机把美术改成主课。
  3.学生知识不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一二年级喜欢美术的学生人数占90%左右,三四年级占70%左右,而五六年级却只有30%左右,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老师的不确定。学生们在美术课上要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多美术技法不是短期就完成的,知识系统不完善,需要循序渐进的深入。老师的更替扰乱了系统的学习,也不能随时发现儿童心理生理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矫正方法,对学生的不熟悉也会增加感情的投入,更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小学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循环制建议
  三、实施循环教学方案的优势
  1.符合循序渐进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体系,每一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认知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按照知识系统的逻辑关系,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这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主要内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前后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教师要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综合学生绘画基础和兴趣爱好,对已知班的学生进行合理灵活教学,因此,对于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需求及教学所要求的内容都有所了解。采用循环教学便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便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按照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序训练,逐步提高。
  2.符合可接受性原则
  老师的更换和非专业训练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纷乱。在循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美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补充、完善,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艺术个性全面把握,并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使美术课堂富有生机和活力,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并产生动力。
  3.教师的职业角色要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品行个性的教育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在成长中从心理上希望教师了解他们的想法与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与生活。循环教学中,师生接触多,交流多,经过长时间磨合,有利于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由熟悉变得亲近,会让教师的施教具备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而且老师还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指导美术课外活动,使美术教学实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在教学实际中,学校开展美术兴趣活动时,美术老师要配合教学班中美术兴趣浓、绘画技能好的学生,集中创设较专业的绘画氛围,通过个性化辅导深化审美教育,多出美术好作品,再通过好作品的展览引领,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采用循环教学有利于知识点的衔接、技能技法的系统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情及教材发掘有足够的时间和可控性,有利于人才的循序培养。
  【作者单位:睢宁县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铁路货车螺旋弹簧设计存在的不足,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了弹簧参数的确定.为实现弹簧性能和成本的最佳匹配,首先进行了刚度望目特性和疲劳强度望小特性的分析,建立了相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及培养目标,针对目前《道路勘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革的措施,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每一个人品味“爱满天下”这四个字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我在研读了《爱满天下——陶行知名言警语》后,反思了自己过往的教育经历,也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并将这些体会运用到教育工作中。  一、少看缺点,多看优点,用有爱的眼睛去欣赏孩子  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孩子的脾气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涉及一些抽象的概念和事物。由于理解能力有限,知识面相对狭窄,往往不易接受。怎样化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呢?我的教学经验是:通过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能破解这个难题。  一、设计学习情境,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解决问题的思维始于问题的情境,也就是说学生能从问题的情境中接收到信息,而问题情境又能使学生产生客观需要,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纠正错误,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