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重要性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7528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古典舞是我国长久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具有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世界无数观众。但是,在如今的古典舞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时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形似”的塑造上,这就使得古典舞学习过于模仿化,造成舞者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相分离,破坏了舞蹈的艺术性、韵味性,阻碍了学生在古典舞学习中的良好发展。本文将从古典舞基本功的主要内容入手,对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尤其介绍了胸腰在古典舞中的重要性,以提高古典舞传授者对基本功的重视程度进而使得古典舞的神韵得以凸显。
  关键词:胸腰;古典舞;基本训练;重要性
  一、古典舞基本功的概述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训练,即基本肢体动作训练、身体柔韧性训练以及技巧性训练。其中,基本肢体动作训练包括踢腿、划圈、弹腿、擦地、蹲以及控制等;身体柔韧性训练包括悬垂、压肩、转肩、牵引、下肢和腰部的柔韧训练以及关节热身训练等;而技巧性训练则包括小翻、撅腰、蹦子等。只有在熟练掌握古典舞基本功的基础上,舞者才能开始欣赏古典舞的神韵并在不断练习中真正创造出古典舞的神韵。在进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把杆练习法、地面练习法、身段练习法以及身韵练习法,且这几种训练方法的难度是逐渐提升的。古典舞学生在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舞蹈的精髓进而进行更加系统化的舞蹈练习,实现舞蹈学习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此外,情感是古典舞的灵魂所在,缺少情感表达的古典舞是没有生机、没有生气的,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时,要采用性格组合练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古典舞的肢体动作中融入其自身的思想情感,使得每一个肢体动作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确保古典舞表演是有情感的表演、有生命的表演,进而实现古典舞神韵的充分展露。
  二、胸腰在肢体中的位置
  腰部占据人体的主要部分,是支撑上身平衡,配合下身维持重心稳定的重要区域。从脊椎分布来看,胸腰位于中上部分,具有柔软和支撑两个特点。从舞蹈运用的角度出发,可以把腰部分为胸腰、中腰、大腰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各司其职,无一例外的是对软开度有较高的要求。胸腰位于上半身双肩和颈椎之间,是生理弧度相互交界、活动较大的区域,胸腰的运动的物质基础是肌肉,即菱形肌、竖脊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以及三角肌后部等。外开与肩关节和胸锁关节有养密切的联系,从人体结构上看,由于胸椎棘突长且斜向后下方,又由于胸廓的存在,影响胸腰的幅度,所以胸腰的运动需要和三个方而进行配合,一是伸开胸椎及颈椎间的距离,肩脚骨后缩,双肩脚骨像一扇门似的打开向外舒展;二是肩关节外旋,肩膀转向体外,同时也是舒展胸腰的过程:三是头颈部后身的配合,头部、颈部、胸腰三位一体的组合,才能旱现出高挑的、向上的体态。
  三、胸腰在古典舞基本功中的重要性
  胸腰有两个重要角色,一是表演,二是体态。首先,中国古典舞最大的魅力离不开它的抒情性,舒展的动作,优美的舞姿,都離不开胸腰的表现力。中国古典舞中素来有“提、沉、冲、靠、含、腆、移”七大元素,每一个元素都离不开胸腰的灵活使用。胸腰的每一次运用都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无论是芭蕾还是民族民间舞、中国舞的表演都离不开胸腰的运用,为更多选择进行专业舞蹈学习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形体基础。其次,学习舞蹈的目的多在于培养气质,经过舞蹈培训的人与未接触舞蹈的人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胸腰,不仅仅是体操运动员那般僵硬的挺拔,而是收放自如,舒展延伸的挺拔。芭蕾中的“三长一短”审美观念深入人心,许多人会把舞蹈演员展示独特气质的部位归功于长长的脖子,其实不然,若没有胸腰的挺拔上挑与其配合,脖子容易造成“梗阻”的外在形态,脖子是朝前而非向上拔,也达不到向上延伸的挺拔美感。由此可见,人们口中常说的气质就是源于胸腰与肩颈的相互配合,从而展现一种自信、向上的外在形态。
  四、胸腰训练的主要方法
  学习舞蹈的第一步是站姿、坐姿的练习,对于舞蹈教学来说,姿态的准确性是摆在第一位的。初次接触舞蹈的人,解决姿态从地而练习开始,坐地双腿并拢朝一点,双手两旁打开,指尖点地,在地而稳态的状态强调上身的姿态,有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上半身的训练中,在静态中从头顶开始延伸上身线条,配合勾绷脚的动作稳定坐姿。这套训练方法的优点是它的持久性,能够固定标准姿势。但缺点在于静态时己经把延伸的区域占光,进入动态训练时容易走入延伸死板和动作僵硬的误区。关于胸腰训练,第二种就是借助把杆进行训练,找一个与墙壁距离近的把杆,高度约一米,站在把杆外,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手伸直小臂搭在把杆上,上身俯平,教师用手掌适度推动肩脚骨往里压,有利于借助外力解放胸腰部位,不利之处在于容易放松身体,特别是初学者,双脚没有力气支撑推动的压力,容易跪膝盖,从而使这项训练中断。
  五、总结
  目前,中国古典舞学习存在过于模仿化的问题,这造成了舞者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相分离,破坏了舞蹈的艺术性、韵味性。而原因则在于作为健康美的基础、舞蹈情感表达的基础,以及学生创造神韵的前提的基木功。所以,古典舞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古典舞基木功的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胸腰动作富于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得到真正的展现,使古典舞作品具有更强的生命性、感染性,让观众切实感受古典舞的神韵,进而实现心灵与精神的震撼。
  参考文献:
  [1]庞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民族化的再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52).
  [2]徐媛.强化基本功训练,凸显古典舞神韵[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
  [3]孟妍.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与身韵训练关系之辨[J].辽宁高职学报,2014(12).
  作者简介:
  董欣璐,研究方向:中国古典舞表演与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速公路地质条件较复杂,而对于它的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所以必须严格控制相关环节。本文主要从工程总体控制、建立健全监理组织机构、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控制施工工序质量、监理记录和提高施工队伍素质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监理  因为高速公路工程线形长、所处区域地形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指标要求高、施工涉及面广,其施工过程相当复杂,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好相关施工工序,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处理方式(同期、非同期)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尺骨茎突骨折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按照治疗
讨论了非线性非局域光格子中奇、偶及其各类高阶光孤子的能流随传输常数的变化,特别讨论存在于非线性非局域光格子中的第三、第四扭转孤子的高阶光学模式,并从中分析了孤子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会计的差异对各国处理同一问题会产生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协调问题是由经济全球化而引发的,而加强国际会计协调的最终目的在于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尿道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断裂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5例经尿道术式和1例经尿道和经膀胱组合术式均获得
【摘要】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基于对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的优势进行简要分析,探讨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并就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预应力;公路桥梁;施工;应用  0引言  预应力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并没有那么长的发展过程,但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同时由于预应力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预应力施工技术日益成熟并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
摘要:妙玉是曹雪芹塑造的金陵十二钗之一,在他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妙玉独特而且杂的个性,身份是尼姑与内心属于社会的矛盾,保留着对异性之爱的火种等都展现了她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处世之道和复杂人生。本文将主要分析妙玉复杂的个性、感情悲剧、悲惨结局,虽然最终她落了个“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命运,但是作者及读者对她的理解和偏爱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妙玉 人物 形象  《红楼梦
T820(K)井在作业过程中形成多级复杂落鱼,且该井井壁坍塌、井筒漏失较为严重,处理难度极大。本次作业通过小间隙落鱼解卡、多次冲砂等技术合理处理落鱼。但在施工工艺上,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