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考核相对比较落后,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方式也没有得到教育界同仁的一致认可和重视。但是,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方式的滞后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开拓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下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考核方式进行一些改革设想,希望能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 考核方式 改革 构想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069-01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知性评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考核。这种评价方法的特点主要是用量化指标为根据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考核。虽然这种量化指标有它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在这种量化指标的引导下行动,他们的德行是为了争取操作分数,还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教师很难判断;其次,它把道德行为的内容有限化了,这样就缩小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空间。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必要对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因此,笔者提出一些改革构想论述如下。
1 建立并完善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指标体系
学校应该在原有的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来进一步的完善,即要在完成教学课时、组织考试等基本任务外,同时要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和综合能力等方面也建立起完整的考核指标,考核时学校要结合企业共同制定,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确保评价和考核的科学性,促进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更是一层楼。
2 优化对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考查
在这一环节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在实训环节的职业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其中能力测验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及时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学生实施考核时需要任课教师和学校一起创设一定的情境,把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放置在这个情境之中,然后其他同学和老师在旁边观察,并评定学生的运用已有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 优化对学生职业道德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
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绝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生搬硬套,考核的试题内容可以设计主观题目和特殊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这些主观和特殊题目,这样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的实记程度,还可以考察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闭卷与开卷,统一考试与个别考试,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等。其中,闭卷考试主要是一些知识性实记的客观题,开卷考试主要用于综合应用的主观题,特殊题,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形成复合型考试,以克服单一考试的不足;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考基本知识,而过程性评价则主要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侧重于基本知识考核的统一命题,热点与重点问题的考核,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这三种方式相结合,更好地反映出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知识的水平,促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 评价的内容和主体的变化要求评价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过去单一的书面考试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要求,现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成绩评价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除了书面考试表现出来的功课成绩外,还要把学生在企业实习以及学校生产性实训期间所养成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实训教师、企业、师傅的反馈意见,采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并量化,最后算入到学生最终的职业道德成绩单中。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用了学分制,同时应该针对学分制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学分制评价制度,具体措施如下:(1)在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纪律法制教育、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说让专业教师、辅导员、两课教师以及行业、企业师资等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去,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做一个全面的指引和评价。(2)通过一些活动,如融入了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在这些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参与活动情况和表现能力,以学分的形式给予评价。(3)将学生的表现和学分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将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有利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将说服教育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操作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表现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几个级别,参考企业薪金制度,建立奖罚制度,以此来激励督促学生。
5 加强过程考核
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成绩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应该贯穿真个教育教学的始终,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注重结果。过程性考核方式应该把采用动静相结合,把考核对象纳入到整个发展过程中去考察,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学习效果这几个方面。具體来说,应该通过一定的背景和环境去分析考核对象的过去,并观察考核对象的当前发展状况,预测对象未来发展趋势,对其整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做出客观和符合实际的考核。
6 要注重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道德追踪评价
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在校期间的道德评价外,在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仍然需要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追踪评价。因为这种客观、公平、科学的职业道德追踪评价不仅能够使我们的学生顺利的进行工作,而且还能让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自觉完善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职业道德整体得到健康发展。其实这种职业道德追踪评价就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鼓励在校的高职院校学生自觉的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学校在执行职业道德追踪评价的过程中,尽量要做到量化标准,这样可操作性就比较大。一般主要采用以下两种评价方法:一是社会评价,主要包括社会舆论评价、顾客评价以及传统习俗评价;二是综合性的自我评价,主要包括工作单位的内部评价和工作人员的自我评价。对毕业生进行职业道德追踪评价后,要把评价的结果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大宗传播媒介、奖惩手段和榜样示范等,这样的话,我们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是处于社会大众和工作单位内部的监督之下。
7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崭新的充满了挑战的时代,需要不断的完善学生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方式不仅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蒋乃平[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王前新,杜钢清[主编].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
[3] 高伟峰,张时春[主编].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 考核方式 改革 构想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069-01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知性评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考核。这种评价方法的特点主要是用量化指标为根据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考核。虽然这种量化指标有它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在这种量化指标的引导下行动,他们的德行是为了争取操作分数,还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教师很难判断;其次,它把道德行为的内容有限化了,这样就缩小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空间。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必要对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因此,笔者提出一些改革构想论述如下。
1 建立并完善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指标体系
学校应该在原有的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来进一步的完善,即要在完成教学课时、组织考试等基本任务外,同时要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和综合能力等方面也建立起完整的考核指标,考核时学校要结合企业共同制定,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确保评价和考核的科学性,促进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更是一层楼。
2 优化对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考查
在这一环节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在实训环节的职业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其中能力测验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及时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学生实施考核时需要任课教师和学校一起创设一定的情境,把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放置在这个情境之中,然后其他同学和老师在旁边观察,并评定学生的运用已有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 优化对学生职业道德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
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绝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生搬硬套,考核的试题内容可以设计主观题目和特殊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这些主观和特殊题目,这样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的实记程度,还可以考察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闭卷与开卷,统一考试与个别考试,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等。其中,闭卷考试主要是一些知识性实记的客观题,开卷考试主要用于综合应用的主观题,特殊题,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形成复合型考试,以克服单一考试的不足;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考基本知识,而过程性评价则主要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侧重于基本知识考核的统一命题,热点与重点问题的考核,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这三种方式相结合,更好地反映出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知识的水平,促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 评价的内容和主体的变化要求评价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过去单一的书面考试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要求,现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成绩评价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除了书面考试表现出来的功课成绩外,还要把学生在企业实习以及学校生产性实训期间所养成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实训教师、企业、师傅的反馈意见,采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并量化,最后算入到学生最终的职业道德成绩单中。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用了学分制,同时应该针对学分制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学分制评价制度,具体措施如下:(1)在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纪律法制教育、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说让专业教师、辅导员、两课教师以及行业、企业师资等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去,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做一个全面的指引和评价。(2)通过一些活动,如融入了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在这些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参与活动情况和表现能力,以学分的形式给予评价。(3)将学生的表现和学分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将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有利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将说服教育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操作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表现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几个级别,参考企业薪金制度,建立奖罚制度,以此来激励督促学生。
5 加强过程考核
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成绩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应该贯穿真个教育教学的始终,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注重结果。过程性考核方式应该把采用动静相结合,把考核对象纳入到整个发展过程中去考察,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学习效果这几个方面。具體来说,应该通过一定的背景和环境去分析考核对象的过去,并观察考核对象的当前发展状况,预测对象未来发展趋势,对其整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做出客观和符合实际的考核。
6 要注重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道德追踪评价
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在校期间的道德评价外,在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仍然需要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追踪评价。因为这种客观、公平、科学的职业道德追踪评价不仅能够使我们的学生顺利的进行工作,而且还能让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自觉完善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职业道德整体得到健康发展。其实这种职业道德追踪评价就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鼓励在校的高职院校学生自觉的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学校在执行职业道德追踪评价的过程中,尽量要做到量化标准,这样可操作性就比较大。一般主要采用以下两种评价方法:一是社会评价,主要包括社会舆论评价、顾客评价以及传统习俗评价;二是综合性的自我评价,主要包括工作单位的内部评价和工作人员的自我评价。对毕业生进行职业道德追踪评价后,要把评价的结果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大宗传播媒介、奖惩手段和榜样示范等,这样的话,我们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是处于社会大众和工作单位内部的监督之下。
7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崭新的充满了挑战的时代,需要不断的完善学生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方式不仅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蒋乃平[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王前新,杜钢清[主编].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
[3] 高伟峰,张时春[主编].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