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学思维方法探讨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h_0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应,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主要的主观能源,无论是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发现还是物理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初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在物理的日常教学中应重视物理科学思维的培养,初中物理科学思维方法有很多,比如类比的思维方法、理想化的思维方法、控制变量的思维方法、转换的思维方法等等。本文首先对几种初中阶段常见的科学思维的简单介绍,和运用初中的物理知识来巩固分析,深入其中,然后再分析如何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运用于实践中。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思维;方法;能力;培养
  对于任何学科,在学习新的知识都要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联系本质有利于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解决问题也将事半功倍。
  一、类比的思维方法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者两类对象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从而推出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得出科学的结论,是基于各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模拟比较、联想、推理的科学思维方法。许多物理规律的建立,都采用了类比这一常见的思维方法
  二、控制变量的思维方法
  控制变量的思维方法是初中物理中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物理量的大小问题通过固定其中的某几个因素,转化为多个单因素分别影响该物理量的方法。其过程为:研究几个物理变量间的关系,先控制某一个变量(或一些变量)保持不变,研究其余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再转换控制另一变量(或一些变量)保持不变,研究其余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最后,在上述基础上综合得出几个物理变量间的关系.
  三、转换的思维方法
  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易研究的或不好研究的物理问题,而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将不可见的、不易见的转成可见、易观察的;将复杂的转换成简单的,将难以测量的转成易测量读取的。 被转换的对象很多,可以是物理模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可以是某个图形某个物理量。
  四、假设与推理的思维方法
  假设与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思维方法,在解释和论证物理现象、物理规律时,常常先提出假设,然后依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进行逻辑推理,进而得出结论.这种思维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也有体现。 初中阶段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循序渐进的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坚持。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是否有兴趣,是能否坚持理论创新和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因此,提到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利用这一点,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初中物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这一课时,首先提出这三个物理量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可否设想使其中一个物理量保持不变,通过实验找出其他兩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把这三个物理量联系起来研究,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同时很自然的向学生传授了控制变量的 思维。最后介绍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用的实验方法得出结论,通过观察、模仿、迁移来完成整个教学,学生既为自己做的实验感到成功喜悦,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创造性。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从而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从学生实际和教材要求出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的品质,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初中生,教学的根本是教材,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和教材出发,能更加有效的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从学生出发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层次差异、心里特点等方面做好提前备课。教学的内容要基本符合所有学生的水平,不管评价的过高或者过低都对于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小的阻碍,影响正常的学习。从教材要求出发就是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要求来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由易而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类比法讲解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化难为简。让学生深入浅出。也同时能将前面的知识得以回顾。
  七、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实验操作的教学,通过科技制作、科技论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冲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不但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在现行的日常教学中,要应该注意加强实验操作的教学,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进一些实验,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实验当中,加强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将实验中隐含的各种思维方法可以渗透到不自觉的练习操作中。另外,还可以给学生安排科技制作和科技论文的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加强他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思维方法有很多,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将这些科学的思维方法慢慢渗透进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路,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的思维能力。这也符合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作者简介:尹宏朋(1988-),男,安徽省铜陵市人,职称 中二,学历 本科。
  参考文献:
  [1]李兴旺,李霞.新课标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学研究,2008(11)
  [2]张彦明.浅谈初中物理思维方法与学生思维能了的培养[J]教研探索
  [3]王兴国.浅谈物理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2006,34(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为核心,明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分析教学策略,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教学优化建议,完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结构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方法;优化措施  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开展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生物实践能力,这就学生综合生物素养具有关键作用。
期刊
运用文本分析、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爱德华政策执行模型视角下,对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进行深度审视,探寻政策执行困境并提出破解之道。研究认为:1)政策与机制的内在问题影响交流与沟通;2)资源匮乏导致执行缺乏保障;3)多维因素制约政策执行者偏好;4)执行部门立足点背离、缺乏沟通,工作落实不足。提出政策有效执行的优化策略:1)完善政策文件、优化机制体系;2)完善执行部门权责分配、加强交流与合作;3)加强校园足球宣传工作,改善足球文化环境。
【摘 要】多开展一些数学课外活动。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课;课前准备  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的习惯如同在江河中游泳儿童随身携带的救生圈,可以协助儿童从知识的此岸游向知识的彼岸。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否则将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无法完成和达到预期的学习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高段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境教学是近几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的数学教学方法。小学生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简单直观的形象。但是,数学逻辑性强,抽象知识多,因此,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要积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积极创设不同的课堂情境,来确保教学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高段;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
期刊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汤加减、维生素E结合艾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肌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维生素E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施以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桂枝茯苓汤加减、维生素E结合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聚集率(PA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