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纪录片中“匠人”形象的塑造策略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j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产纪录片类型、主题的增加,描绘中国“匠人”形象的影视作品也呈现了增长的态势.探讨分析“匠人”形象塑造策略,不仅仅有利于本土纪录片的发展,更有利于弘扬本国工匠精神,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意志力量和精神支持.本研究尝试梳理我国近些年纪录片中“匠人”形象的发展脉络,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片中所呈现的匠人精神与匠人特质作为分析的基底,并在比较视野下对比中日纪录片中匠人精神的差异,试图探讨中国纪录片在近年来孜孜不倦描绘“匠人”的意义.
其他文献
党史文献类纪录片作为一种极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影视作品,在当下传播环境中颇受受众喜爱,收到了破圈传播的良好效果.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该类型纪录片以叙事为本,以历史为纲,用丰富多彩的视听元素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成为生动鲜活的党史教材.该类型纪录片在文本叙事、影像叙事、人物叙事、场景叙事方面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受众的记忆、情感、诉求相结合,对于唤起受众的群体认同、家国情感,实现精神文化的传承,引领主流意识形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与时代、历史交融最为密切的纪录片不可能缺席.因纪录片的形态特质和艺术本质,其在场是必然的一种被选择,带有较为鲜明的历史和时代烙印,甚至成为一种“现象级”的创作.但同时更不能忽视的是,以此生成的电视纪录片作品又反向观照于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等,甚至是在历经时代变迁的当下,彰显了其独特的文本化功效,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
随着5G网络的不断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设备上播放的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主流社交娱乐媒介之一,我国正式进入了“短视频时代”.短视频时代的城市纪录片承载了节奏快、碎片化的艺术创作特征以及镜头高度凝练核心内容的创作优势,以浓缩精华的形式逐步减少传统城市纪录片的拍摄比重.本文对短视频时代城市纪录片的图景创作进行研究,即从图像上的景物构图、光影艺术、色彩、文化内涵等方面出发,旨在分析短视频时代城市纪录片图景创作所运用的手段及策略.
新冠疫情以来,电影院和网络视频平台与新媒体平台同步放映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电影院的消极态度.电影院的历史逻辑与价值成因塑造出了特殊的电影文化和观影仪式感,形成了稳定的电影院商业价值体系,而网络视频平台与新媒体平台使得传统电影产业模式正面临挑战,但电影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将推动电影院进行技术升级以维护影院窗口期的商业核心价值,并重塑电影院由文化仪式感与集体观影心理共同组成的“不可替代性”.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电影生产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影市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跌宕起伏而历经了低谷与重生.在复杂的“市场化”概念下,电影市场经历了生产机制的重构与市场化步伐的坎坷,但也在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异军突起中获得电影的新发展契机与推广模式.电影市场不断地商业化催生了商业电影,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商业突围.
历史题材纪录片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历史文化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动画的加入更新了历史类纪录片的呈现模式,历史题材动画纪录片逐渐成为新的创作流行趋势,本文通过了解历史纪录片与动画的关系、历史类纪录片创作的困境和历史类纪录片动画运用的现状,再对《帝陵》中动画的应用加以分析,了解在历史类纪录片中运用动画的优势所在.
随着《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一系列“爆款”电影的出现,新主流电影的概念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新主流电影以商业电影的类型元素进行顺势构建,以实现主流价值和主流市场的“合流”.这种寻找共性物质介入的构建方式与“顺势疗法”的理念相契合.本文试将此医学概念与新主流电影构建相结合,进行跨界分析,以相同性、微剂量以及自愈性三个基本原则作为研究结构,对应新主流电影构建的起点、过程以及目标,并在现象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新主流电影类型优势的分析.
通过对众多西方动画纪录片叙事策略的系统分析,可总结出四个较为成功的叙事策略,即多维度叙事视角;显著的时代特征;理性叙述的真假博弈;以小见大,以微动情.结合中国动画纪录片的发展现状,谨提出三点启示,即叙事主题,关注当下民生;叙事方式,抓大亦不放小;视听表达,凸显中国文化特色.通过中外动画纪录片的对比分析,取彼长,补己短,寻求中国动画纪录片发展的突破口.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众的视觉文化得到快速发展,审美意识也发生巨大改变,纪录片行业发生转型,出现了生产百花齐放和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纪录片影像呈现多样化和多元融合的特征,在选材立意、拍摄手法、剪辑形式和传播营销渠道等方面得到巨大创新和突破,提升了大众的文化素养,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具有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时代意义.
《青海· 我们的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公园题材的自然生态类纪录片,该片采用平民化视角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传统生态价值观,用生态叙事传播生态中国生态美学思想,用人物言行体现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的特色.表达了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人与自然共同体的主张,在全球化的理念下凸显了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自信,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为国家公园题材纪录片提供了良好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