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湿地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为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破环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本文以湛江湾红树林湿地为例,从生态气象
【机 构】
: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为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破环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本文以湛江湾红树林湿地为例,从生态气象角度出发,综述了湛江湾红树林湿地面临的生境恶化、面积锐减的现状,以及人为破环、气候变化和物种入侵等导致的威胁,浅析了湿地对区域气候的调节机制,并探讨了红树林湿地对湛江区域性气候及温室效应的影响.从湛江湾红树林现状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法制、人工培育、加强教育等红树林湿地保护建议,对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稻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调查发现,我国的稻米加工产业普遍存在加工过度以及副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利用率低的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给环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超速发展,人类在面临巨大的环境问题的同时,更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危机。尤其在化石石油将要被开采殆尽的本世纪,人们纷纷着眼于寻找到一个更加可靠并可以对环境
在超/亚临界水体系中,利用石英毛细管反应器(FSCR)研究了聚碳酸酯(PC)解聚单体双酚A(BPA)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解聚单体1,4-丁二醇(1,4-BD)、对苯二甲酸(TPA)的稳定性
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团结动员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