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南湖薪火,绘华夏盛景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走来,我从炮火雷鸣的硝烟中走来,我从碧波之上的红船中走来,我从每个青年人的心中走来——我,就是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千变万化,始终流淌于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当中。我,是五四运动中振臂高呼的群情激愤;我,是牢狱之中保守秘密的义薄云天;我,是战场上前仆后继的舍身取义;我,是灾害疫情面前的共克时艰。
  萧伯纳这样形容我:“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我横贯古今:回首,求学路上,毛泽东废寝忘食,挑灯夜读,以烈日酷暑锻练体魄,凭过人的胆识与自信终成大业;环顾,考古女孩钟芳蓉,不为世俗舆论所动,以理想为灯,用自信做桨,选择考古专业,不忘自己初心;展望,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让中国离航天梦的实现更近一步。是他们的信念坚定,铿锵有力地塑造着我——青年人的自信。
  笔直不屈,坚韧不拔锤炼着我。
  命运在所有人的欲望面前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发起自我挑战。就如体育竞技比赛,从来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或缺。
  鸿鹄之志,爱国之心凝聚成我。
  诚如李大钊所言:“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新时代的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拥有“涉险滩,闯深水”的勇氣。大凉山长燃不熄的熊熊烈火,烧不尽三十多名救火英雄的责任与担当;加勒万河谷冲突时,五位烈士以血肉之躯和拳拳爱国之心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无数英魂,化作场场春雨凝聚成我——青年人的爱国之心。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但不可或缺的是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我落在每个青年人的肩头,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青年摆脱冷气,乘着热风向上时,他会感受到我的力量;当青年自甘堕落,流入低洼时,我便失去了在他肩头的重量。但我不曾离去,我在深渊的尽头、光明的入口呐喊:愿青年人以青春的美好,唱响春天的故事,以风华正茂,绘华夏盛景!
  ‖新疆哈密市第二中学
  ‖指导教师:来晓颖 祝振全
其他文献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古意】  送别友人的孤独寂寞  许浑非常喜欢写水、雨,来衬托他作品的情境。劳歌一曲,缆解舟行,在送别者眼中,显得匆遽而无奈。朋友走了,诗人并没走,而是独自喝醉了。待到酒醒时刻,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间。江面上的船已经看不到踪影,作者一个人顶着满天风雨下楼回家,那种深深
期刊
【学生佳作示范一】  一轮明月清辉里,柔和的月光透过窗子倾洒在床铺上,在枕上投下一个淡淡的圆影,一点萤光在窗外流连,偶尔传来两声蝉鸣。  窗纱被拉上,屋里闷闷的,日光灯悬在头顶。桌上杂乱不堪,书本乱堆着,笔筒中插着几支懒散的笔。  我揉弄着衣角,垂着头,立在桌旁。泪水模糊了双眼,泪珠儿吧嗒吧嗒往地往下掉。我候着母亲的批评,压在书下的試卷似乎也耷拉着头。母亲许久没有说话,她必定生气了。我不敢看她的眼
期刊
在寂静的春日,微风飘萧,淋着淅沥的微雨,去游白马湖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读朱自清先生的《白马湖》,素淡的文字,如一股轻风扑面而来,像饮一杯清茶,唇齿间有淡淡的清香,更有猝不及防的心动和幽幽的情愫。  作家说,“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管保一百个人里一百个人不知道”。的确,白马湖不似泰山,高耸巍峨,名扬天下;也不似西湖,胜景甲天下,享誉四方。它在江苏省淮安市,是个名不见经传、“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是曲
期刊
【学生佳作】  晨间的水雾形成了一层薄膜,浅浅地扑盖在街巷的石板路上,一声抑扬顿挫的吆喝声,震得板隙间的小草收紧躯体,抖落一滴晶莹的眼泪。  它从七拐八拐的小巷里传来,随着车轮轧过粒粒石子的声音渐近,愈发清晰。“豆腐脑——”他的声音有急有缓,有放有收,颇似歌曲的唱腔,宫商角徵羽几乎全占了。先是在喉咙里打个旋儿,环绕着两鬓,渐渐高昂起来,这一长串悠长的吆喝叫完,摊车就正好出现在你跟前,看着身着青色长
期刊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2021年7月1日,党的100岁生日,四位领诵员在天安门广场上,诵出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声。电视机前的我,在这越来越动情而又慷慨激昂的声音中,心情也随之上下起伏。  “这束光,激发了井冈山上的革命理想;这束光……”他們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昂首挺胸,声音是那样纯净,不含任何杂质,如山间清泉,淙淙流淌,仿佛把我带回到了爷爷奶奶年少的那个年代。他们小时候,地都是砖头铺的,住
期刊
“重述神话”作为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出版项目,诞生于本世纪初转型时期,世易俗变,新旧交替,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裂变重组,解构和建构的愿望触动了作家的创作热情。本论文拟以重庆出版社出版的“重述神话”项目中国卷为研究对象,包含苏童的《碧奴》,李锐、蒋韵的《人间》,叶兆言的《后羿》和阿来的《格萨尔王》四部作品,旨在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神话-原型批评和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围绕“为何重述神话”和“怎样重述神话”的问题,对当代文学中神话复兴的创作机制及价值重建做出探索。
  第一章首先梳理了“重述神话”的文学
“卖鱼虾啦,卖鱼虾啦,多新鲜的鱼虾,先生要不要看看?”  这样的叫买声我们何等熟悉,何等亲切,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然而,如果把“鱼虾”换成“孩子”呢?那就是这样的——  “卖孩子啦,卖孩子啦,多乖巧的孩子,先生要不要看看?”  《觉醒年代》第三集,年轻的毛泽東出场那一幕,深深地震撼着我——瓢泼大雨的街上,满街穷苦的小商小贩冒雨叫卖,流浪汉衣衫褴褛地乞讨,军阀骑着马冲击百姓,鼓着白眼睛的鱼在泥水中挣扎
期刊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锦,来日方长。  ——题记  岁岁年年如沙般流逝,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驻足在如今的时间节点上回眸眺望,不由心中酸涩,敬佩与自豪之情悄然交织。  眺望着华夏过往的百年历程,恍惚中看见了一行人于无尽黑暗中追随光明。看见了蘑菇云燃于国土上空。时间线一点点拉近,举目皆是涛涛金浪,萦绕阵阵稻香……  入夜,我伏在书案上,清冷月色遥遥照入窗棂,我起身来到窗前,抬头仰望着数千
期刊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这是国家给予英雄杜富国的评价,亦是杜富国成为我心中英雄的原因。  犹记那日下午,我陪着奶奶看电视,电视里沉稳的男声随着五彩的电视屏幕,正缓缓地将英雄杜富国的故事铺述开来。  2018年10月11日下午,云南省某雷场进行扫雷
期刊
阅读训练一  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州①,暇日②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③,见缞绖④数人营理⑤葬具者。公亟⑥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⑦皆所未具。公怃然⑧,即彻⑨宴席,厚赒⑩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  ①邠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②暇日:空闲的时日。②觞:酒杯。③缞绖:麻布做成的丧服,此指穿着丧服。④营理:筹办。⑥亟:快速、迅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