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新媒体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走向,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下的要求。文章就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作为切入点,阐明了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并就二者在结合过程中的某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化的教学是科技发展和网络技术日益成熟之下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数学教育有效提升都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所以,对于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实现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当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所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
(一)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在适当的情景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其充分理解情景中包涵的知识。这是因为大多数小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时期,对于某些抽象知识还很难理解。而小学数学一些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困惑和乏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情景教学作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小学数学有关“图形”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一段网络动画视频将课堂教学内容引入。动画内容大致可以设计为“一个卡通人物介绍并在卡通片中带领大家进入某一博物馆,展现博物馆中一些正方形、圆形、长方形以及菱形等。”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学习兴趣便能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情境也就建立了起来。
(二)挖掘教材重点,突破知识难点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使得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接受各方面的感官调动。所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在小学数学中获取知识,也能长期保持知识。教师应当在教学整合过程中明晰课堂教学要点,深挖教材重点,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之下实现知识难点的突破。
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遇问题”既是教学难点,又是教学重点。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充分挖掘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之上,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抽象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为学生展现出“相遇问题”的一段“路程”,然后再“路程”中设置两个人。通过时间计算和画面播放,学生就能知道两个人相遇的时间,进而增加了知识的感受度。
(三)培养学生发展思维
数学学科十分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正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思维构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决定了数学教学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而计算机具有创设教学情境的优势正是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需求。首先,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能使数学的实验空间大大拓展,为变式教学提供了良好平台。其次,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动画背后蕴含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本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客观认识规律,另一方面数学问题生活化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课本内容陈旧,明显落于时代发展,并且教学手段单一,粉笔和黑板是教师唯一的辅助工具,课堂效率普遍偏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已开始为小学课堂服务。因此教师在课本内容整合上要注意两点。其一,数学教学素材要以实效性为前提,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材料,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多元化的优势。其二,教师要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提升信息技术能力,通过两者整合让教材真正“活”起来。例如在《简单的统计》这一小节的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让同学对“视力”、“体重”、“身高”、“年龄”、等情况做一些调查,并将资料加以整理在课堂上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由于学生亲身参与了资料收集的全过程,便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统教学工具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尽管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便利和新的教学资源。但是,信息技术仍然不能完全彻底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应当结合其传统教学工具,诸如画图做表、动手操作、纸笔演算等。
(三)教师教学素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已经基本成熟。但是依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整合过程中不能良好实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自身需求参加一些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培训课程,不能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打下基础。在整个培训和提升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针对小学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办法、整合模式以及整合案例进行学习和培训。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下的互联网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也应当学会并积极运用这些优势教学资源。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当今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走向,更是未来教学的重要方法。故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当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整合。从而革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张晓贵、郭世平、方明华等.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10-113.
[3]张盈盈、姚兵.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240-241.
[4]张喜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方式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129-131.
[5]俞晓丽.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结合提高教学效果[J].新课程(中),2011,05:3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化的教学是科技发展和网络技术日益成熟之下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数学教育有效提升都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所以,对于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实现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当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所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
(一)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在适当的情景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其充分理解情景中包涵的知识。这是因为大多数小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时期,对于某些抽象知识还很难理解。而小学数学一些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困惑和乏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情景教学作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小学数学有关“图形”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一段网络动画视频将课堂教学内容引入。动画内容大致可以设计为“一个卡通人物介绍并在卡通片中带领大家进入某一博物馆,展现博物馆中一些正方形、圆形、长方形以及菱形等。”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学习兴趣便能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情境也就建立了起来。
(二)挖掘教材重点,突破知识难点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使得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接受各方面的感官调动。所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在小学数学中获取知识,也能长期保持知识。教师应当在教学整合过程中明晰课堂教学要点,深挖教材重点,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之下实现知识难点的突破。
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遇问题”既是教学难点,又是教学重点。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充分挖掘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之上,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抽象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为学生展现出“相遇问题”的一段“路程”,然后再“路程”中设置两个人。通过时间计算和画面播放,学生就能知道两个人相遇的时间,进而增加了知识的感受度。
(三)培养学生发展思维
数学学科十分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正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思维构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决定了数学教学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而计算机具有创设教学情境的优势正是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需求。首先,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能使数学的实验空间大大拓展,为变式教学提供了良好平台。其次,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动画背后蕴含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本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客观认识规律,另一方面数学问题生活化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课本内容陈旧,明显落于时代发展,并且教学手段单一,粉笔和黑板是教师唯一的辅助工具,课堂效率普遍偏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已开始为小学课堂服务。因此教师在课本内容整合上要注意两点。其一,数学教学素材要以实效性为前提,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材料,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多元化的优势。其二,教师要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提升信息技术能力,通过两者整合让教材真正“活”起来。例如在《简单的统计》这一小节的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让同学对“视力”、“体重”、“身高”、“年龄”、等情况做一些调查,并将资料加以整理在课堂上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由于学生亲身参与了资料收集的全过程,便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统教学工具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尽管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便利和新的教学资源。但是,信息技术仍然不能完全彻底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应当结合其传统教学工具,诸如画图做表、动手操作、纸笔演算等。
(三)教师教学素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已经基本成熟。但是依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整合过程中不能良好实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自身需求参加一些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培训课程,不能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打下基础。在整个培训和提升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针对小学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办法、整合模式以及整合案例进行学习和培训。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下的互联网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也应当学会并积极运用这些优势教学资源。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当今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走向,更是未来教学的重要方法。故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当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整合。从而革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张晓贵、郭世平、方明华等.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10-113.
[3]张盈盈、姚兵.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240-241.
[4]张喜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方式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129-131.
[5]俞晓丽.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结合提高教学效果[J].新课程(中),201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