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挥洒体育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te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下、草地上,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尽情地嬉戏;操场上,足球小子在狂蹦中自由挥洒着年少的激情,这是我们多么向往的情景。近几十年来,学校体育在各部门的重视之下,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体育经费等得到完善和提高,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以本学校为例,被调查的高年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只有65%,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的不到50%。难道体育课真的没有吸引力了吗?反思其原因,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才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我们为何不尝试让学生个性自由挥洒体育课堂呢?
  体育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可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运动员的要求进行竞技项目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
  
  体育兴趣是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其组织纪律性的意识不强;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有些孩子只凭个人兴趣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在我任教的班级就有一个特别顽皮好动的孩子,上课在教室里坐不住,上体育课无集体意识,许多教师对他束手无策。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不服输,在同学面前爱表现,所以我积极鼓动其参与课堂的管理,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转化其活动兴趣,培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在说服教育的同时,说明器材管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要胜任这份工作应该在课堂上做其他同学的表率,建立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位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活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器材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综合上述因素,我建议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二、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于谁是主体的问题,教师是具有权威性的,教学的中心是教师,虽然这个观点已不占主流,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是主导者、组织者,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我们广大农村学校,场地器材比较落后,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而且许多体育教师要兼职好几门课程,造成了教师对体育课敷衍了事,讲得多,动得少,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快樂。我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的评价是最贴切的评价。我们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让孩子只是在被迫接受,没有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发挥。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世界本身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创新和个性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个性发展往往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他们所感受和需要的可能就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所以我们身边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认真思考如何让学生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我曾经在上小皮球课时,让学生自己体验小皮球的玩法,他们自由创造了十几种练习,有抛接、投掷、滚球、传球等等各式各样,筛选出几种学生参与性较强的“炸暗堡”,“搬运瓜果”等进行游戏教学,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这节课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其实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随着英语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现代的教育愈来愈强调情感教育,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推动作用也愈来愈被人认识。本文主要就如何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中职英语 情感因素 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教学艺术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和存在并且交互
摘要: 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职业中学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教育需要贯穿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学校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结合德育教育,从而为培养全面的社会的人服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能更好地与德育结合起来,为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中学 体育教学 德育    体育和德育同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并列关系。结
摘要: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逻辑方法对体育教学活动与德育教育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在体育教育领域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针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1.前言    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们的身体和精神、知识和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
摘要: 笔者通过行动研究、文献资料研究和理论研究对高校大学生习练太极拳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练习太极拳和了解太极拳本身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内涵对大学生练习者的生理、心理产成了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 太极拳 改善 心理健康    1.研究方法    1.1问卷研究法  笔者对我院两校区2002年—2006年太极拳练习者400人(男280人,女120人)的习武动因进行了问卷调查
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主要阵地,体育则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越发重视,对体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明确。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体育工作者,更应努力地将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更多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如何上好中学体育课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粗略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