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黄果梨咀嚼片制备配方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14909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果梨咀嚼片制备配方,并进行质量检测.方法 以青海同仁黄果梨为原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以休止角、卡尔指数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黄果梨咀嚼片的制备工艺,并按照片剂质量标准进行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的检测.结果 黄果梨咀嚼片最佳配方为:黄果梨粉添加量32%、绵白糖添加量26%、微晶纤维素添加量15%、麦芽糊精添加量12%、硬脂酸镁添加量1%、黄果梨浸膏添加量12%、50%乙醇添加量2.55 mL/100 g.在此配方下制得的黄果梨咀嚼片,其感官评分值为80.20.质量检验表明,黄果梨咀嚼片硬度均大于30 N,片重差异在±7.5%范围之内,减失重量百分比小于0.5%,制得样品均在15 min内崩解完成,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通过响应面法得到的黄果梨咀嚼片制备配方可为青海丰富的黄果梨资源开发提供实践思路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对当地常见的富锶蔬菜进行复核和人工种植,研究品种及环境因素对蔬菜中锶含量的影响规律.方法 针对前期调查中富锶植物的分布规律,对含锶量较高、生长迅速、便于多次采样的绿叶蔬菜进行大棚种植,并用富锶水浇灌,采样后测定锶含量.结果 所有检测的35种共229份蔬菜样品中,有9种蔬菜样品的平均含锶量超过1.0 mg/kg,与前期普查结果基本相符;其中,地皮菜鲜重含锶量5.17 mg/kg,显著高于其他蔬菜(P<0.05),小白菜和苋菜含锶量高于黄瓜和马铃薯(P0.05).结论 不同品种蔬菜富集锶的能力差异较大,
目的 探究发酵时间对奶酪产品营养组分和光谱学性质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质构、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技术,对不同发酵期的2种奶酪产品(25 d和50 d)的主要组分和光谱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与25 d奶酪相比,50 d奶酪产品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降低(P<0.01),而硬度、咀嚼性呈极显著增加(P<0.0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表明2种奶酪的吸收峰存在差异,与蛋白质结构有关.核磁共振法分析表明发酵初期奶酪的自由水大量流失,后期以结合水为主.此外,不同溶
目的 探究黑果腺肋花楸浆果花青素提取工艺、花青素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黑果腺肋花楸浆果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花青素提取条件,探究优化提取花青素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method,HPLC-DAD)系统对经大孔树脂纯化后的花青素进行鉴定,并以维生素C为对照,测定了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
目的 优化微波辅助酶法提取葛根黄酮的工艺,并对葛根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葛根为原料,葛根黄酮得率为考核指标,在微波辅助、酶催化作用下,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对葛根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葛根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3.0%、酶解pH=6、微波功率200 W、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葛根黄酮的得率为6.79%.葛根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葛根黄酮的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葛根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
目的 以洛川苹果为原料,优化混菌发酵苹果酵素的工艺条件.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酵母菌发酵以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植物乳杆菌发酵以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得到单一菌种发酵的最佳条件.再通过考察菌种接种顺序、接种时间、总发酵时间对苹果酵素的总酸、SOD活性的影响,得出混菌发酵苹果酵素的发酵条件.结果 苹果酵素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为4%、酵母菌接种量为4%、植物乳杆菌
目的 探讨陈皮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具有代表性的5年广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Chachiensis\',PCR-C)和模式大肠杆菌菌株(Escherichia coli,E.coli)ATCC25922进行相关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陈皮精油提取,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分析精油具体化合物成分,采用全波长酶标仪测定陈皮精油对E.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结合E.
燕窝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历来被视为传统名贵食物.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全民健康意识的高涨,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食用燕窝逐渐平民化,燕窝行业的发展也因此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行业的高速发展驱动产品的创新,促使燕窝产品类型呈现多元化扩张,然而对应的标准建立相对滞后.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国民需求增加,毛燕窝加工逐渐进入国内市场,但检验检疫要求及生产许可审查要求并不完善,亟需制定相关标准规范行业发展,促使燕窝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从燕窝进口检验检疫要求、国内毛燕窝加工企业分布情况及生产许可审查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检测食品中9种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新红、苋菜红、靛蓝、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亮蓝及酸性红)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超声提取、聚酰胺净化、浓缩、定容、过膜,经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甲醇和0.02 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进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 在0.4~2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目的 通过与琯溪蜜柚和沙田柚对比来解析井冈蜜柚风味物质特征.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GC-MS)测定了井冈蜜柚、沙田柚和琯溪蜜柚3个品种柚肉和柚皮的挥发性物质,通过聚类分析挖掘井冈蜜柚的特征风味物质.结果 相比较琯溪蜜柚和沙田柚,挖掘到井冈蜜柚果肉中反-2-庚烯醛、己醛、1-辛烯-3-酮、芳樟醇、戊醛
目的 探讨信号分子AI-2对海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四环素耐药基因接合转移的影响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经AI-2处理和未经AI-2处理的副溶血性弧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接合反应体系,通过菌落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AI-2对副溶血性弧菌四环素耐药基因接合频率的影响,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不同浓度AI-2对接合转移调控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Vp2015094和Vp2016058的四环素耐药基因可以通过接合作用转移至大肠埃希氏菌K12中,15、30μmol/L浓度AI-2能显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