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医者王学钊:将爱心酒满彝乡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lip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2015年中共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如今,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鏖战阶段,鼙鼓声声急,兵马战犹酣。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部署,以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为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其他部委制定的《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为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积极响应,在其主管主办的《青春期健康》杂志特开办“健康扶贫”栏目,关注贫困地区卫生健康发展现状,树立扶贫先进典型,坚持精准健康扶贫基本方略,统一思想、精准发力,圣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王学钊,男,1975年出生,汉族,冕宁县宏模镇优胜村卫生站二室兼孜家村卫生站一室执业医师。早在2014年1月,来自大凉山安宁河畔的王学钊作为四川省的唯一代表,身披“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的绶带,光荣地出席会议并接受表彰。
  这样的殊荣,源于他19年来,把大医精诚的“王黑虎绝技”融入现代医学,忠实地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把医者仁心洒满了彝乡的寨寨村村,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再发生;源于他把健康扶贫、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播洒进了户户柴门。他是彝乡奔康路上的助梦人。
  他多次得到国家、省、州级媒体和报刊杂志的相关报道;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优秀乡村医生”“四川好人”“四川省劳动模范”“凉山好人”“感动凉山十大年度人物”和“冕宁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7年2月,他當选为凉山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月又被授予四川省第五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2018年3月,登上了“中国好人榜”。
  新时代的“王黑虎”
  提起“王黑虎”,在凉山可谓家喻户晓。而说起这个名称的由来,还得从王学钊的太爷爷说起。
  他的太爷爷本名王大富,在行医中研制的接骨秘药“黑虎散”,让当时因膝盖被钉入绣花针,几近瘫痪的村民奇迹般地在3周后下地走路,行动如常。
  村民在惊讶的同时,也信服于他的医术,因此,给他起了一个江湖味颇重的名字——王黑虎。时至今日,接任这个名号的人换成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王氏第四代传人——王学钊。
  1999年,在成都卫校毕业后的王学钊,有机会留在成都工作,但一想到家乡落后的医疗条件,他毅然选择回到了山村,回到彝乡。
  时年7月,刚毕业回乡的他就接诊了一位遭遇车祸、由家人从攀枝花市转而来的创伤患者。当时病人股骨干、髌骨呈粉碎性骨折,同时又患有高血压及严重的心衰,几个大医院都不敢接诊。病人家属偶然间听说了“王黑虎”医术高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王学钊。
  经过他的悉心治疗,患者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后,竟能奇迹般地下床走路了。如今,这位病人早已行动自如,每次经过冕宁都要来看望他心中的神医“王黑虎”——王学钊。爷爷过世后,他继承了衣钵,并肩负起了村里的预防保健工作,成了村民心中的新时代“王黑虎”。
  使孜家村全面计划免疫
  王学钊,作为成都卫校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他不仅继承了祖传“黑虎绝技”的精湛医术,还继承了中华医学的医者仁心,弘扬着敬业奉献的道德精神。
  他担负着预防接种保健工作的孜家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王学钊说:“记得第一次到孜家村开展预防免疫工作,来到一位名叫阿说尔体的村民的家里,动员他家的孩子接种疫苗,被他妈妈一口硬生生地回绝了,说‘我的孩子好好的,打什么预防针!我家从不信打针吃药……’说完就用打狗棍把我们撵了出来。那段时间,我们从早忙到晚,吃的都是闭门羹,一针疫苗都没有打成。”
  可王学钊他并不气馁,为了改变彝族乡亲们的思想观念,他利用村民小组会、家族家支聚会,到处做预防接种保健宣传推广工作。他持之以恒地把预防接种保健惠民政策宣传到了山寨的每一个角落,播撒进了山寨里的每一扇柴门,最终让彝族村民对预防接种保健知识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宣传中,他还当场为朋友、熟人和村组干部的孩子打疫苗做示范。最终,他真诚而执着的举动赢得了彝族乡亲们的敬重与认可,使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思想观念,在孜家村落了地、生了根。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孜家村的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了100%全覆盖,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为村民们脱贫奔康夯实了根基。
  所思所想都是健康扶贫
  2017年7月1日,在村党支部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大会上,王学钊全票通过,成功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
  一上任,新时代的“王黑虎”就跑项目、找资金,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0万元并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修建硬化了通村入户道路1.2公里,使尚处于最后一公里的40户村民221人彻底告别了行路难;投资5万元建起了蓄水池,安装了2千余米的入户自来水管道,使全村最后的34户居民182人告别饮水难。
  协调电信和移动公司,为村民安装了宽带网,搭乘电子商务直通车,帮助26个贫困家庭68人全部脱了贫,与全村241户1068人一起跨入了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时代快车道。
  如今的孜家村,在健康扶贫践行者王学钊和村两委的带领下,告别了治病难、住房难、行路难、安全饮水难、用电难等生产生活难题,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在孜家村,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说起党支部副书记、卫生站站长王学钊,村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翘起大拇指连声夸赞道“王医生瓦几瓦(好得很)!”“王书记嘿几嘿(好得很)!”
  编后语: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感召着广大的医者,他们不只把扶贫作为一个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更升华为一种责任和情怀,医术怀仁,心爱人人。
  (编辑 陆思寒)
其他文献
“正是那贫瘠而又充满营养的土地和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人民养育了我。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作品。”在路遥看来,写小说,也是一种劳动,并不比农民在土地上耕作就高贵多少,他需要的仍然是劳动者赤诚而质朴的品质和苦熬苦累的精神:“作为一个人民的儿子,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永远不应该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生活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成为他们中间一员,才能使自己的劳动有一定价值。历史用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
为我哭过的老师,为什么偏偏是最坚强的体育老师?  那天是我最興奋的一天。因为那天我要代表班级出去参加1500米的比赛,可是我在训练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脚崴了,冰敷了一个晚上,今天感觉稍微好一些。老师和同学都劝我不要出去比赛,可我不同意,训练了这么久,状态如此出色,如果正常的话,我肯定能够打破校运会记录。我要的是第一!  整个比赛我忍着痛跑了下来,虽然成绩不太好,但还是有机会拿奖牌的。可是离终点20米时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如今孩子食物来源极大丰富,但是营养状况却令人担忧。有关专家指出:“学生热衷于洋快餐和碳酸饮料,大多数学生缺乏对此类食物危害的认识,家长对营养知识也知之甚少,简单地认为让孩子吃好就是营养,加强营养就是鼓励和引导孩子多吃大鱼大肉。”为此,十里堡镇中心小学对全体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家吃早餐的仅为40%,其中大多数为剩菜剩饭;每周至少吃2次快餐的比例为46.2%,喜欢吃快
色彩权威机构Pantone(潘通)公布了2020的年度代表色:经典蓝。官网对于经典蓝的描述是这样的:永恒不变的蓝色调,简约又优雅,就像是薄暮的天空。令人安心,使人向往。从色彩的冷暖来分,蓝色系属于冷色调,但2020年流行色——经典蓝,它比较特别,更偏向中性,对肤色的要求不高,显白不挑皮,不管是冷白皮、偏黄皮,还是健康的小麦肤色,驾驭经典蓝都没有压力。还在等什么,赶快把经典蓝穿起来吧!  衬衫与毛衣
书名:《董必武家书》  作者:董必武  ISBN:978-7-8076-8160-1  版次:1次  装订:平装-胶订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3页  开本:16开  定价:45.00元  类别:文学随笔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1日  在当今这个时代,“家书”已经成为一个陌生的词。我们习惯了手机、电话、社交网络,但我们与家人的距离,却并没有比以前更近。而
傍晚,太阳渐渐西斜,天上的云彩映照着一抹余晖,暮色慢慢降临,田野里一片寂静,偶有几声鸟鸣兽叫的,也是归巢后的倦意,更添这旷野的幽静。天色将晚未晚,暮色之中,远远走来一个迷糊的身影,缓缓浮现……  他,是本地的屠户,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忙碌了一天的他拖着一副略显疲惫的身躯,挑着个担子,急急忙忙地赶路——今天的生意难做,他挑着肉担走村过乡的,好不容易才将肉卖出去。这不,为了赶路回家,他情急之下,居然穿
恒  广东考生  傍晚的天空阴沉着,没有一丝儿风。我呆站窗前,紧蹙眉头,“是持之以恒,还是就此放弃?”我自问。  从幼儿园开始学钢琴,一路学习、考级到现在,我的学琴之路走得既艰辛又快乐。“初中学业更重了,又要学钢琴,爸妈怕你兼顾不来。是坚持还是放弃?今天爸妈把这个决定权交给你!”吃早饭的时候,爸妈跟我说。下午上学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打架:“坚持吧,自己喜欢弹琴;放弃吧,学业弹琴不可兼得……”到了放
天将暮未暮,黄昏正浓,旷野的一切都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之中。  远处一条阡陌上,有一道拉长的黑影在晃动,是一位屠户。只见这屠户满脸横肉,身材魁梧,肤色黧黑,正是本地屠户张树。张树用条柳木扁担挑着两个筐,浑身轻快地往家里赶去,两个筐中有一些骨头,是卖肉时剩下的。肉卖得快,钱也挣得多,张树喜滋滋地想着:这回终于可以给家里添办些日用品,给老婆孩子添置一身新衣裳……  正神游遐思时,张树听到草丛传来“飒飒”声
坐在门前那片屋檐下,手捧一杯清茶,嗅着迷人的淡淡清香,暂放下书本,观赏着檐前别致的景色。远山连绵,四周是那样的静谧,只见树影婆娑。忽然,风来了,小凳子上的书页翻腾了,泛起了层层涟漪,勾起了我那绵长的思绪……  “a-o-e-i-u……”屋檐下,一位娇小的女娃,手捧着厚厚的书本,正一丝不苟地念着拼音。随着思考,胖嘟嘟的小脸,不断变换着表情,那黑水晶般的双眸,闪烁着求知、探奇的光芒;随着发音,圆圆的脑
本次班会以一个教育综艺类节目形式展开,节目的名字——《鸿鹄桑蓬》。鸿鹄:天鹅,比喻有志向,取自鸿鹄之志;桑蓬,取自成语“桑弧蓬矢”(古时男子出生,以桑木作弓,蓬草为矢,射天地四方,象征男儿应有志于四方。后用作勉励人应有大志之辞)。取这两个成语的结合是为了突出该节目的宗旨——激励青年人,不忘做人初心,不负韶华。该教育综艺节目在2015年年底开展过一次以“明亮精神”为主题的,故称此次为第二季。(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