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党文化是政党的灵魂,它是一套协调政党行动的价值、准则和信仰。从一定角度来看,政党文化也是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等环境对政党的影响,并在政党内部形成新的文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转型。在新的形势下,为了保持党的青春与活力,中国共产党必然要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对政党文化进行创新。本文拟分析和探讨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转型;创新
政党文化是由政党意识形态及其宣扬的价值观以及政党成员共同的政治取向和由此决定的政党形象等内容所构成的政党的精神结构。[1]政党文化作为党的灵魂,在壮大中国共产党,促进并维持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2]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前几十年的革命事业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时期政党文化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也遭受了巨大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党文化进入了全面的发展与创新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政党意识形态的冲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经济体制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3]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价值观念也逐渐进入国内。思想开放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得以迅速发展,并在自觉的不自觉的过程中推动了多元价值的传播。而这些社会上逐渐形成和繁育起来的多元文化价值必然会对我们共产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政党文化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正不断受到各种质疑和非议,怀疑社会主义,认可资本主义,对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淡漠,对共产主义前途心存疑虑。对于马克思主义所宣传的理论、信仰等价值观念正在市场经济中渐行渐远。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和解释力。
(二)政党形象的负面影响
从政党文化角度来讲,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党形象,破换了政治文化建设。腐败现象不是中国社会所特有,也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但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当今中国的腐败现象已经比较突出,腐败现象变得公开化和普遍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腐败问题会严重侵蚀党内文化,而且会从基因上破坏党的纯洁性。腐败现象使广大的党员干部陷入了权钱色交易之中,丧失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失去了每个党员应该具备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严重破坏党员的纪律规范,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间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拉开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失去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三)多发的社会矛盾对政党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国家的所有制结构及收入分配体制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由此也导致了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的改变,新兴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层出不穷,并且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呈现。[4]例如,前面所说的腐败问题、农村土地征用以及强制拆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空气污染问题、贫富差距悬殊问题、道德滑坡问题等等,这些社会问题的爆发严重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国情,当问题出现时,人们更多的将诉求于党和政府,期盼党和政府够有所作为。而在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公民社会的成长以及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动下,党面临着超大型社会整合的压力。[5]面对出现的这些社会问题及矛盾,中国共产党如何面对挑战,保持党性,维护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这将是共产党政党文化面临的极大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政党文化发展环境
政党文化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都会或多或少的渗透到政党文化中,从而影响政党文化的建设。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会对政党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消极不入流的价值观会对政党文化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一般的,政党文化建设的环境背景包括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及国际环境等。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密,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会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社会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行为提供了时空条件,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资源支撑。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需要通过党员在社会中不断地汲取养分,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认识、感悟等带进党组织内部,以及时促进政党文化的发展。因而当下我们应该跳出政党文化本身,优化和改善政党文化的发展社会环境,来推动政党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约束,塑造党员良好形象,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党员是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形象是一个政党的政党文化的外部特征,直接关系到人民对政党的认识。往往党员的一己之行为会改变群众对党的认识,更是会严重影响政党文化的积极发展。在当前,共产党员们面临的最大考验则是能不能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6]因而,针对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腐败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反腐的力度,去除政党内的毒瘤,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约束,塑造党员良好形象,积极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只有从每个党员做起,严格要求,才能积极推进中国政党文化的发展,保障其执政所必须的合法性资源。
(三)规范党内权力运行,完善政党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政党规范是连接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桥梁与纽带,在政党文化内部,政党规范的制定与执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7]因而政党尤其要完善政党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发展政治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党章》等系统的党内制度保障体系,对政党内部的权力运行等做了明确及严格地规定,保证了党的形象和组织性及纪律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党内制度短缺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问题,通过努力建立了以《党章》为核心的一些列党内制度和规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阐述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新思路,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全新设计和具体表述。当前完善政党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主要有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以及各类程序制度等等。(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理富,政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
[2]肖铁肩,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浅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夺取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4][5]宋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挑战与路径探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3期
[6]习近平谈腐败问题大量事实:我们要警醒啊![OL]http://news.cntv.cn/18da/20121119/103379.Shtml
[7]丁卫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71、15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转型;创新
政党文化是由政党意识形态及其宣扬的价值观以及政党成员共同的政治取向和由此决定的政党形象等内容所构成的政党的精神结构。[1]政党文化作为党的灵魂,在壮大中国共产党,促进并维持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2]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前几十年的革命事业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时期政党文化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也遭受了巨大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党文化进入了全面的发展与创新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政党意识形态的冲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经济体制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3]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价值观念也逐渐进入国内。思想开放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得以迅速发展,并在自觉的不自觉的过程中推动了多元价值的传播。而这些社会上逐渐形成和繁育起来的多元文化价值必然会对我们共产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政党文化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正不断受到各种质疑和非议,怀疑社会主义,认可资本主义,对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淡漠,对共产主义前途心存疑虑。对于马克思主义所宣传的理论、信仰等价值观念正在市场经济中渐行渐远。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和解释力。
(二)政党形象的负面影响
从政党文化角度来讲,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党形象,破换了政治文化建设。腐败现象不是中国社会所特有,也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但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当今中国的腐败现象已经比较突出,腐败现象变得公开化和普遍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腐败问题会严重侵蚀党内文化,而且会从基因上破坏党的纯洁性。腐败现象使广大的党员干部陷入了权钱色交易之中,丧失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失去了每个党员应该具备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严重破坏党员的纪律规范,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间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拉开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失去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三)多发的社会矛盾对政党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国家的所有制结构及收入分配体制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由此也导致了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的改变,新兴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层出不穷,并且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呈现。[4]例如,前面所说的腐败问题、农村土地征用以及强制拆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空气污染问题、贫富差距悬殊问题、道德滑坡问题等等,这些社会问题的爆发严重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国情,当问题出现时,人们更多的将诉求于党和政府,期盼党和政府够有所作为。而在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公民社会的成长以及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动下,党面临着超大型社会整合的压力。[5]面对出现的这些社会问题及矛盾,中国共产党如何面对挑战,保持党性,维护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这将是共产党政党文化面临的极大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政党文化发展环境
政党文化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都会或多或少的渗透到政党文化中,从而影响政党文化的建设。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会对政党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消极不入流的价值观会对政党文化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一般的,政党文化建设的环境背景包括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及国际环境等。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密,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会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社会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行为提供了时空条件,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资源支撑。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需要通过党员在社会中不断地汲取养分,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认识、感悟等带进党组织内部,以及时促进政党文化的发展。因而当下我们应该跳出政党文化本身,优化和改善政党文化的发展社会环境,来推动政党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约束,塑造党员良好形象,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党员是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形象是一个政党的政党文化的外部特征,直接关系到人民对政党的认识。往往党员的一己之行为会改变群众对党的认识,更是会严重影响政党文化的积极发展。在当前,共产党员们面临的最大考验则是能不能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6]因而,针对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腐败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反腐的力度,去除政党内的毒瘤,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约束,塑造党员良好形象,积极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只有从每个党员做起,严格要求,才能积极推进中国政党文化的发展,保障其执政所必须的合法性资源。
(三)规范党内权力运行,完善政党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政党规范是连接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桥梁与纽带,在政党文化内部,政党规范的制定与执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7]因而政党尤其要完善政党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发展政治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党章》等系统的党内制度保障体系,对政党内部的权力运行等做了明确及严格地规定,保证了党的形象和组织性及纪律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党内制度短缺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问题,通过努力建立了以《党章》为核心的一些列党内制度和规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阐述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新思路,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全新设计和具体表述。当前完善政党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主要有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以及各类程序制度等等。(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理富,政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
[2]肖铁肩,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浅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夺取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4][5]宋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挑战与路径探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3期
[6]习近平谈腐败问题大量事实:我们要警醒啊![OL]http://news.cntv.cn/18da/20121119/103379.Shtml
[7]丁卫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7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