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食与自食的悲剧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15893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锁记 》是张爱玲的顶峰之作,其主人公曹七巧因刻画得尖锐、深刻、彻底而成了中国文学作品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本文叙述了曹七巧因受封建宗法制度、婚姻观念的破坏、金钱占有欲的束缚、情欲的压抑,由一个麻油铺的活招牌逐步走向人生扭曲的深渊的表现。
  关键词曹七巧被食自食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306-01
  
  张爱玲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横空出世,红极十里洋场,成为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将张爱玲与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进行对比,给了张爱玲极高的艺术评价。《金锁记》的主人公曹七巧因为被刻画得尖锐、深刻、彻底而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曹七巧的被食主要表现在被姜家和被兄嫂食。这种被食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在传统的封建宗法社会中,婚姻观念讲究的是门第,注重的是金钱。曹七巧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宗法社会下最底层的人民,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曹七巧是乡下麻油店老板的女儿,按当时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讲,她怎么样都不可能嫁到大富豪姜家,然而命运偏偏让姜家二公子从出生时便患上了软骨病,曹七巧那贪图富贵的兄嫂,想攀高枝,于是便把曹七巧嫁到了上海富室姜家,作了正牌的姜家二奶奶。
  而姜家那个二公子“ 她要有点人气,倒又好了!”整天躺着,用曹七巧的话说“坐起来,脊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还没我那三岁的孩子高哪!”而姜家娶了七巧“原是做姨奶奶,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做正头奶奶,好叫她死心塌地地服侍二爷。”曹七巧嫁到姜家表面上是做二房的主子,实际上是做残废的奴隶。因为她地位的卑微,不但姜家的老太太、少爷、少奶奶们看不起她,就连那些丫鬟也歧视她,在背地里议论她的卑俗与低贱,不愿侍侯她并在背地里骂她“没有教养”,她始终和姜家存在隔膜。这样就使那个原本有些粗鲁泼辣,却充满活力的女孩变的令人厌恶。就连曹大年媳妇也在走出姜家大门后说“我们这位姑奶奶怎么换了一个人?没出嫁得时候不过要强些,嘴头上琐碎些,就连后来我们去瞧她,虽是比以前暴躁些,也还有个分寸,不似如今疯疯傻傻,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就没一点得人心的地方。”
  曹七巧成了姜家这一硕大棋盘下的微不足道的棋子,填充了位置,却永远被排挤在边缘。
  曹七巧恨透了她的哥哥曹大年以及嫂子。她是被用做商品进行交易的,为其兄嫂换了许多的金钱珠宝和自己不幸的一生。她也曾试想过自己嫁给一个门当户对得人家会是怎样,日子虽然清苦,但不会受人歧视。她回忆着麻油铺子里的生活,回忆着密密层层的一排吊着猪肉的铜钩,回忆着和她打情骂俏的朝禄,也让她想起那腻制的死去肉体的气味,令人做呕,因为“床上睡着她的丈夫,那没有生命的肉体……”。因为她恨她的哥哥和嫂子,恨她们带给她的悲惨人生。以至于后来春熹——曹七巧的亲侄儿因为怕长安摔倒将她扶住,这一行为被曹七巧看到了厉声到:“你那狼心狗肺,你到我揣摩不出么?你别以为你教坏了我女儿,我就不能不捏着鼻子把她许配给你,你好霸占我们的家产!我看你这混蛋,也想不出这等注意来,感情是你爹娘把着手儿教的!我把那两个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老混蛋!齐了心想我的钱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春熹一赌气卷了铺盖,顿时离开姜家的门。然而因为曹七巧“在姜家得不到半点温情,她孤独无依,没有对话者,没有灵魂的栖息场所”,处处被人瞧不起的生活,让她觉得兄嫂是她仅有的亲人,使得曹七巧每次在她们离开的时候,一面抱怨一面装满她们的箱子。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起码还有两个人是“关心”她的,不管是关心她的钱,抑或是别的什么。然而曹七巧者仅有的一点人性在分家后却变得无影无踪。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曹七巧没有反抗,自甘堕落,是她悲惨命运的深化。
  曹七巧自甘堕落着“没有一点得人心的地方”。从相貌上讲,她长的 “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完全不符合中国的传统的审美要求,联普通人都觉得她是不美的,更不用说在美女林立的富室里,但这一点相貌上她就不占任何优势,更糟糕的是,说起话来“一点忌讳也没有”,在她出场时“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邹手帕”单就这一点架势没一点象个富裕人家的儿媳妇,到象个风尘女子在倚门卖笑。曹七巧没有反抗,她接受了兄嫂为她安排的一切,因为她以为这样就再不会受兄嫂的虐待。狭隘的报复心理使她放弃了正常人的生活,错误的选择了金钱,选择了婚姻,也选择了悲剧。
  要说曹七巧在嫁到姜家以后一点反抗也没有那是错误的,她仅有的一点“反抗”“便是她语言的刻薄,尖酸,充满火药味,这是她作为弱者用以自卫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曹七巧一出场便说:“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不长了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然而这反抗又成了她悲惨命运的催化剂,这“反抗”不如说是她的自甘堕落。她的尖酸刻薄的语言只能让人人都更加厌恶她,以至于分家时她哭天喊地,抱怨自己的不平,卻得不到一点安慰,最后只得坐在大厅里独自哭泣。
  就像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也曾有过反抗,她的反抗比曹七巧更加实质。然而她们都是被牢牢的栓在封建枷锁里的,拥有最可悲的命运。但是与祥林嫂不同的是曹七巧是自食,自己将自己关在了黄金的枷锁下,祥林嫂是被动受害的,历尽苦楚,默默惨死。祥林嫂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后。尽管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已经摇摇欲坠,但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祥林嫂就是在这种束缚下,先后被买卖了两次。在第二次强制买卖的婚姻下,她为了恪守妇道,做一个好寡妇,再结婚的当天将头撞在了桌角上,撞的头破血流。却仍然没有逃脱再婚的命运。就是这样一种奴隶的本性,使得她的反抗仅仅是为了让她作个好寡妇,她没有更高的要求,也就不可能摆脱自己的命运。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法治走怎样的路才是正确的,一如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制度般在摸着石头过河,但相对于社会主义理论,法治具有更加丰富的理论、思潮、制度、哲学、历史等知识来源,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参考、借鉴和引入,但是问题也随之而发。本文针对本土资源论和其对立的观点做了简要的比较和大致的分析,期望能在这两种对立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关键词本土资源 本土化法治 现代化范示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
摘 要:朗读是中职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然而,现在,在中职课堂很少听见琅琅的读书声,朗读似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堂点缀。本文结合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现状,试图通过探索与实践,使语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和课堂活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关键词:语文 朗读 课堂活力  “书声琅琅”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第
摘要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大趋势,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重塑正确的生态意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环境已成为当前我国生态型文明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生态型文明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 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8-207-01    城
摘要维护高校的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的大局。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出发,论述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并积极构建快速化解危机,维护校园稳定的框架机制。  关键词高校稳定预警机制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33-02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步繁荣,交易形式亦日趋多样化,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涉及预约的应用也屡见不鲜。例如,意向协议、预约买卖、预约租赁等等。预约合同是属于合同缔结阶段的制度,对于订立本约合同具有重要的促成作用。因此,预约合同在实践中对于提供交易机会、指导订立本约和规范交易行为以及为当事人纠纷提供合同法上的救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概述预约合同的概念、特征、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着重从比较法的角度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这个到处充满着变革的社会中,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导致犯罪行为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类型恶性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主体复杂化、犯罪年龄低龄化的特点和趋势。因此,如何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引下,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立法和司法问题。  关键词宽严相济 未成年人犯罪 社区矫正 
对于善意取得下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问题,部分学者认为,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中的法律制度,是法律规定取得物权的方式,虽然存在基础行为,但是无论基础行为是否有效,并不影响善意取得的效力,所以善意取得是我国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特例。笔者认为,在善意取得下无权处分合同应当有效。  第一,从物权法的基本原理出发,由于我国物权立法采取债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坚持物权变动的有因性,善意取得是取得物权的方式,仍需有效的原因
摘要广州市萝岗区检察院司法管辖区域包括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市萝岗区。广州開发区作为广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已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目前,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新知识城项目的推进,对萝岗区检察院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研究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问题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结合近几年办理侵犯知识产权
摘要在我国传统诉讼文化中,“天理、国法、人情”是传统诉讼的价值选择,古人从“天理、国法、人情”这三者的关系中更好地把握了解决纠纷的最佳方式。“无讼”的诉讼理念通过道德教化的手段,与“天理、国法、人情”相互交错,为建立一个理想的和谐世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讼”和传统诉讼中的情理因素的实质都是古人追求“和谐”理想在法律领域的反映。  关键词传统诉讼文化情理无讼和谐  中图分类号:D9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何在公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当前公诉工作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检察公诉的实践为视角,在简要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政策在公诉环节的运行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完善的想法。  关键词宽严相济 相对不起诉 刑事和解制度 简易程序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