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好班级劳动岗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547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但是,学生在值日时不重视值日工作、缺乏劳动技巧、互相推诿不配合、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影响了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因此,笔者召开了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
  深入调查,值日问题我发现
  1. 图片对比,引出主题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猜一猜,有一个地方,除了周末和节假日,我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那里,那就是?
  (学生回答:教室。)
  师:我们每天生活在教室里。这两幅图片中的教室,你更想待在哪一间呢?
  (教师展示图片:(1)脏乱差的教室;(2)干净整洁的教室。)
  师:大家都喜欢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身心愉悦。那么,教室环境要靠谁来维护?
  (学生回答:我们。)
  师:是啊,要靠坐在教室里的每一个人,怎么做才能让教室干净整洁?
  (预设:值日生认真打掃,同学们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时捡起。)
  师: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站好班级劳动岗,争做优秀值日生”。
  (教师板贴主题:站好班级劳动岗,争做优秀值日生。)
  2. 聚焦生活,发现问题
  师:刚刚同学们都提到了维护教室卫生的方法,那我们有没有真正做到呢?这里有几张图片,请大家看一看。为什么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在我们周围?
  (教师展示图片:(1)布满纸屑的地面;(2)横七竖八的桌椅,堆满书的课桌;(3)周围都是垃圾的垃圾桶。)
  3. 调查统计,追根溯源
  师:课前有几个小组专门做了调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发现。
  (学生认真倾听。)
  生1: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喜欢乱扔垃圾,没有养成看到垃圾捡起来的好习惯。
  生2:我们发现有一些同学对地上的垃圾视而不见,还喜欢把垃圾踢到别人的脚下。
  生3:我们发现有的值日生工作时不仔细,没有按时打扫卫生。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小调查,通过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调查内容:你觉得教室卫生状况不好的原因是什么?8人选择“有同学乱扔垃圾”,18人选择“值日生不认真”,15人选择“看到垃圾不捡”,7人选择“其他原因”。)
  师:为什么有的值日生值日不认真?教室里不是有垃圾桶吗,为什么还会有同学乱扔垃圾?为什么有的同学看到垃圾不捡起来?
  (预设学生回答:有的同学觉得掉在地上的垃圾不是自己扔的,就没关系;有的同学不小心把垃圾丢在了地上,没有养成经常检查地面的好习惯……)
  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值日工作存在这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动动脑筋来解决它们,让教室变得更干净吧!
  岗位模拟,值日职责我明晰
  1. 岗位模拟,晓值日职责
  师:老师用镜头记录了一个小组的下课时间,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视频内容:小明丢三落四,没有整理的习惯,桌面、抽屉、地面乱糟糟的,同桌小兰熟视无睹,值日生懒得打扫。)
  师:视频中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预设学生回答:小明的桌面很乱;组内的其他同学看到后没有提醒;值日生没有认真值日……)
  2. 小组讨论,明不同岗位
  师:同学们都发现了问题,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小组讨论,待会儿请一个小组上来演一演。
  (学生在30秒内完成讨论,教师邀请一个小组上台演示。)
  师:同学们,他们做得对不对?(学生点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打扫卫生不仅仅是值日生的事,每个同学都要做好自己的卫生工作,这样教室才能干净整洁。)
  (教师板贴:值日岗、整理岗、互助岗。)
  师(小结):原来,教室的干净整洁不仅要靠值日生,还需要个人整理和同伴的帮助,我们都是教室中的小小劳动者,肩负不同的劳动职责,值日岗、整理岗和互助岗三个岗位缺一不可。
  寻找榜样,劳动任务我能行
  1. 我们会打扫,学习方法
  师:这里有一个小组,请同学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好值日的。
  (视频展示:值日小组明确分工、合作打扫,值日生认真扫地、拖地、擦桌子,打扫完后再检查,把劳动工具整理得井井有条,乱糟糟的教室整洁如新。)
  师:值日工作靠大家,整个小组做好值日的秘诀有什么?请大家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值日之前要先分工,分工后要认真地打扫,打扫完成后还要仔细检查。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板贴:有分工、认真做、再检查。)
  2. 劳动小明星,寻找榜样
  师:像这样会劳动的同学,在我们身边也有。课前,大家已经通过投票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劳动明星”,想知道结果吗?
  (学生兴趣高涨,纷纷猜想结果。)
  师:老师先来采访大家,你把票投给了谁,你为什么选择他?
  (学生自由回答。)
  师:让我们来揭晓答案吧!(公布结果,播放颁奖音乐)请得票数最高的三位同学上台领奖,由劳动委员为他们佩戴“劳动小明星”勋章。
  (学生采访“劳动小明星”:你觉得做好值日的秘诀是什么?)
  (教师板贴:会整理、爱干净、能提醒、爱帮助……)
  师(小结):大家都学会了吗?掌声送给这些“劳动小明星”吧,希望你们继续用行动爱护我们的教室环境,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3. 真实的情景,重新选择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不同岗位的职责是什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情景再现:小刚上完美术课,把剩余材料丢在地上,他想,反正有值日生打扫,没关系。)
  师:小刚的做法对吗?(学生摇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预设学生回答:我会把东西整理好再出去玩。)
  (情景再现:丽丽看到地上有垃圾,悄悄往同桌那边踢,因为她认为垃圾不是自己丢的。)
  师:丽丽为什么要把垃圾踢给小明?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预设学生回答:即使不是自己扔的垃圾,看到了也要捡起来,共同维护教室卫生。)
  (情景再现:丁丁拖完地,打算和强强一起去倒水,但是強强说:“我是摆桌椅的,我不去,还是你自己去倒吧!”)
  师:你不赞同谁的做法?(学生回答:强强。)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一起去吗?(学生回答:会。)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用行动爱护我们的教室环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室会越来越干净整洁。
  形成约定,心动更有行动
  1. 值日倒三角,明确行动方向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怎么做才能成为会劳动的优秀值日生,接下来请大家对照标准给自己的劳动值打分,做到一项得1分,看看自己能得几分。
  师:你得了几分?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学生自由回答。)
  2. 心愿便利贴,目标见证转变
  师:同学们已经找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接下来请大家对照标准写一写下一阶段的行动目标吧!
  (学生上台贴心愿纸,请3名学生对照承诺书,大声说出要怎么做。)
  3. 一起唱儿歌,总结劳动方法
  师:为了更好地梳理这节课学到的劳动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唱《我们爱劳动》这首儿歌,记住这些劳动小秘诀吧!
  我们爱劳动
  个人卫生要讲究,抽屉桌面净;
  帮助同学也重要,提醒也重要;
  小组荣誉大家争,组内人人都卫生。
  干净教室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4. 评价有机制,奖励陪伴行动
  师:同学们,要想成为会劳动、爱劳动的“劳动小明星”,还需要长期坚持哦!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计划单,每周一评,希望同学们能够互相提醒,认真做好个人整理和值日工作,争取每个人都能佩戴上“劳动勋章”,成为“劳动小明星”!
  师(总结):同学们,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我们要树立劳动最光荣、最美丽的观念,将热爱劳动作为我们最宝贵的品质。让我们从站好班级劳动岗,爱护教室好环境开始吧!
  课后反思
  本课从班级教室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真实图片和情景,引导学生关注当下教室环境,思考每个人的职责所在。从“发现问题”到“寻找原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交流讨论引发学生共鸣,引出本堂课的关键点——教室卫生不能仅仅依靠值日生,而是需要不同岗位的人共同努力,值日岗要认真值日,互助岗要互相监督,整理岗则要整理好自己的个人物品,从而解决学生在值日时不重视值日工作、互相推诿不配合等问题。再通过再现真实情景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认知转向实践,知晓如何做才能站好班级劳动岗。最后,将实践一以贯之,通过课后评价积星的方式,实现班会课堂的效果延伸。劳动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还需要连接家庭的力量,如果能够在课后延伸环节通过家校联动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周日到校,我发现办公桌上放着几个包装很精致的苹果,还附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祝老师圣诞快乐!”原来,圣诞节快到了!  第二天,我走进教室时,看见窗台上摆了不少“盛装”的苹果,甚至还有几顶圣诞帽。这些东西出现在教室里,很有节日氛围。  见我进来,几个满脸洋溢着笑容的孩子拥了上来:“老师,圣诞快乐!”看到孩子们快乐的脸庞,我也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了:“哇,谢谢你们!也祝你们圣诞快乐呀!” 
作为教师,我们时常会采用“摆事实”“讲道理”“命令”甚至“训斥”等手段去管理和教育学生,殊不知,学生早就厌烦了这些“为你好”的“唠叨”,而且,随着学生年龄增大,这种训导式的管理效果逐渐减弱。  模仿、暗示和感染这三种“无痕”教育方式,都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发生的,春风化雨,举重若轻,让班级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有效、有趣。  模仿:一言一行皆教育  “你交不交手机!”在长时间沟通无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站得够高,才能看懂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学生成长问题、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发展的三大关键,其中对班主任影响最大的是学生成长问题。  学生成长问题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遇见的影响学生成长的问题,主要出现在班级和家庭中。在家庭里,主要是亲子沟通、感恩品质和成长目标三个方面的问题,在班级中,主要是学习、行为和思想方面的问题。  家庭:人“初始化”的第一场所  家
某种程度上,家长认可了班主任,一切都不是问题;家长不认可班主任,一切都可能成为问题。从这个角度讲,作为班级管理者、引领者的教师,应主动作为,热心服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家长的认可,让家长由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的“同盟军”。  热心服务,主动沟通——打好感情牌  在起始年级,面对陌生的学校,家长除了对孩子学习上的期望和担忧,心中或多或少还会有不安。这时,班主任就要通过自己一个微笑的表情、几句暖心
我在办公室批改学生听写作业时,数学老师发来了一条微信:“连姨,来教室一趟呗!”我心里“咯噔”一下:肯定出事了。果不其然,我一到走廊,就看到教室门口站着一个小男孩。  走近一看,又是俊宇。俊宇最近上课总是闲不住,双手到处摸,双眼到处瞟,就连腿脚也经常乱踢打。这不,刚刚数学课上,俊宇讲小话被数学老师喊到教室外反省,可他竟然嬉皮笑脸的,还前门后门来回跑。  看到我来了,俊宇立马站好,看上去乖巧极了。一刹
新时代,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不少学校不断创新实践,总结出了各具特色的德育工作经验。2018年10月,教育部组织专家评选出了一批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学校,其中湖北省共有14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经验和做法受到表彰。为推广先进德育工作经验,树立德育工作典型,《新班主任》杂志将陆续推介这些受到表彰的学校及其德育工作经验。本期推出的是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的德育工作经验
“这么多书,我该怎么分给大家呢?”  “我的眼神不好,看不清表格,这可怎么办?”  “你们说说,这件事情怎么处理比较好?”  ……  这些问题,似乎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在向老师求助。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在湖北省宜昌市第八中学刘晴老师的班上,不断向学生求助的是刘晴自己。  这就是刘晴管理班级的智慧所在。她认为,好的班级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出现问题后,学生能自己解决。因此,她主张将班级交给学生,班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同伴冲突频率不断升高。基于小学生个性不断张扬、人际矛盾逐渐增多、对和睦关系有强烈需求的现状,笔者构建了“‘知心屋’—‘调解室’—‘仲裁院’—‘小法庭’”四级调解体系,帮助学生逐步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组织构建,全员积极参与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依靠学生加强主体教育,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
编者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種生活习惯,更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勤俭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知、自律、自省的人。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倡导勤俭美德,不是一种作秀和表演,而是将勤俭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内化于心,进而转化成行动,并将这
“清单式”管理因其具体明确、条理性和实操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国际企业上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湖北省钟祥市南湖学校的德育管理创新采用由“计划单”“促进单”和“周析单”组成的“清单式”德育管理,有效提高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效率,加强了德育管理实效。  所谓“清单式”德育管理,是指为提高执行力、工作效率,增加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而专门制定的权责统一、目标清晰、任务具体、时间明确、便于检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