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上的标签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办公室批改学生听写作业时,数学老师发来了一条微信:“连姨,来教室一趟呗!”我心里“咯噔”一下:肯定出事了。果不其然,我一到走廊,就看到教室门口站着一个小男孩。
  走近一看,又是俊宇。俊宇最近上课总是闲不住,双手到处摸,双眼到处瞟,就连腿脚也经常乱踢打。这不,刚刚数学课上,俊宇讲小话被数学老师喊到教室外反省,可他竟然嬉皮笑脸的,还前门后门来回跑。
  看到我来了,俊宇立马站好,看上去乖巧极了。一刹那,我仿佛又看到了三年级时那个练习竹竿舞的俊宇,那个唯一能关注到同学们都有水喝唯独老师没水喝的俊宇,那个放弃自己玩耍时间执意去教室给老师端水的俊宇,那个腰板笔直眼神坚定的俊宇。那样的俊宇,怎么就不见了呢?
  我让俊宇跟我来到办公室。“俊宇,老师想问你,那个听话的俊宇怎么不见了?俊宇是坐不住、听不进、学不会吗?不是的!俊宇四年级了,俊宇是在成长的!老师知道,俊宇在课堂上眼神是明亮的,是专注的;俊宇的反应是快速的;俊宇是认真的。今天,老师给你一个新标签,这是专属于你的。”
  接着,我领着俊宇来到打印室,在红色的纸上打印了一行字:听话的俊宇。又找来一个透明桌牌,把纸裁好插進桌牌。桌牌做好了,我递给俊宇:“这是薛老师给你的专属标签。这就是你,这是薛老师眼里的你。”我领着俊宇回到教室,在全班学生面前郑重地给俊宇颁发桌牌。
  桌牌摆在俊宇的课桌上,俊宇随着标签的暗示在发生变化。某个上午,一个学生对我说:“薛老师,俊宇受到王老师表扬了。”又一个学生说:“嗯,是的是的,数学老师也表扬他了。老师,他整个上午都很好。”俊宇的变化我看在眼里。早读时,他默默拿出课本,静心早读,课间不再跑跳吵闹,课间操有板有眼,真正做到了静心自控。
  一连三天,俊宇在桌牌的引领下,表现优秀,获得了和老师合影的奖励。
  心理学认为,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给一个人“贴标签”,往往会使其向标签所指示的方向发展。
  一张小小的桌牌竟会产生如此积极的“标签效应”。在教育实践中,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就会积淀很多教育智慧,从而培养出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香江路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没有年龄感的夏娟娟,时而成熟如知心姐姐,时而纯真得像一个小女孩。  你很难将夏娟娟和这些荣誉联系在一起:  “全市教育系统双创主题教育优秀个人”“武汉市功勋班主任”“武汉市十佳班主任”“武汉市第一届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武汉市百优班主任”“武汉市少先队新闻宣传先进个人”“江岸区政府优秀教师”“江岸区首届首席班主任”“江岸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江岸区首届人才培养园丁奖”“江岸教育楷模提名奖”……所带班级
马国新  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校长,湖北省校长协会初中分会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生导师,国内“帮教育”的倡导者。  教育源于生活,也为了生活,更是为了生命的美好和人的尊严与幸福而存在。但当下的教育,除了知识和关于知识的考试,已经难觅生活的痕迹,更无生活的味道。  所以,我们需要探寻走向生活的教育。  事实上,探寻走向生活的教育并不是一
缘起  一次课间休息,我坐在讲台旁边的凳子上和学生聊天。说说笑笑间,虎头虎脑的小宇凑到我耳边神神秘秘地说:“老师,浩浩从来不写家庭作业。”“嗯?不对呀!每次小组长检查后都说全做完了呀?”我说出了心中的疑惑。“小侦探”神秘一笑说:“他每次都给小组长两块钱买零食,小组长当然不说了。”这还了得?!才二年级的孩子就学会这一套了?我想起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小皮球”花钱买球队的替补资格,花5元钱抄作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似乎是一个人人认可的真理。然而,现实的普遍情况是,有爱且施以无尽之爱的教育,却依然难以收获满意的果实。问题在哪里?“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最近,笔者有幸读到《教育的情调》一书,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  在我们身边,一些父母或教师常常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挂在嘴边,可是在实施教育时
主题教育活动以其内容的针对性、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成效的丰富性,成为学校德育的有效载体。湖北省荆门市竹园小学(以下简称“竹园小学”)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注重科学化、课程化、常态化、协同化、实践化,取得了较好效果。  导向科学化,让每一次活动有的放矢  在实施各项德育主题活动的过程中,竹园小学坚持紧扣德育目标,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5大德育内容,即理想信念教育
谈到自己带的班和班上的孩子,郑晓菲的言语和神情中都是掩饰不住的喜爱和自豪。  “我班上的孩子从来不怕困难,他们更愿意主动挑战困难!”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他们很明白,要释放和张扬自己的个性,同时又要让别人认可。”  “越到高年级我越省心。学生不仅不需要我操心,还反过来处处关心我!”  ……  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班级,是“好运气”三个字就能解释的吗?显然不是。采访中,记者从各种细节中感
周日到校,我发现办公桌上放着几个包装很精致的苹果,还附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祝老师圣诞快乐!”原来,圣诞节快到了!  第二天,我走进教室时,看见窗台上摆了不少“盛装”的苹果,甚至还有几顶圣诞帽。这些东西出现在教室里,很有节日氛围。  见我进来,几个满脸洋溢着笑容的孩子拥了上来:“老师,圣诞快乐!”看到孩子们快乐的脸庞,我也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了:“哇,谢谢你们!也祝你们圣诞快乐呀!” 
作为教师,我们时常会采用“摆事实”“讲道理”“命令”甚至“训斥”等手段去管理和教育学生,殊不知,学生早就厌烦了这些“为你好”的“唠叨”,而且,随着学生年龄增大,这种训导式的管理效果逐渐减弱。  模仿、暗示和感染这三种“无痕”教育方式,都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发生的,春风化雨,举重若轻,让班级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有效、有趣。  模仿:一言一行皆教育  “你交不交手机!”在长时间沟通无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站得够高,才能看懂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学生成长问题、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发展的三大关键,其中对班主任影响最大的是学生成长问题。  学生成长问题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遇见的影响学生成长的问题,主要出现在班级和家庭中。在家庭里,主要是亲子沟通、感恩品质和成长目标三个方面的问题,在班级中,主要是学习、行为和思想方面的问题。  家庭:人“初始化”的第一场所  家
某种程度上,家长认可了班主任,一切都不是问题;家长不认可班主任,一切都可能成为问题。从这个角度讲,作为班级管理者、引领者的教师,应主动作为,热心服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家长的认可,让家长由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的“同盟军”。  热心服务,主动沟通——打好感情牌  在起始年级,面对陌生的学校,家长除了对孩子学习上的期望和担忧,心中或多或少还会有不安。这时,班主任就要通过自己一个微笑的表情、几句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