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记忆策略和英语单词记忆的实验研究》的评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研究论的角度分析并评述了一篇有关词汇学习策略的硕士论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这篇硕士论文在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及分析上都做得比较好,但是在被试的选择和问卷的使用上还有待改进。
  关键词: 研究方法论 优秀硕士论文 评述
  
  本文首先将对研究的分类和不同的研究方法作一简单介绍,然后以一篇由曲阜师范学院的房萍在康淑敏教授的指导下写的题为“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的硕士论文为例,对该论文的选题、研究问题、研究设计、数据类型及采集方式、数据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述。
  一、文献综述
  1.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分类
  不同的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数据来源这两个参数进行分类。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依据不同的数据来源,研究可以分为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文秋芳,2008:9)。鉴于篇幅的限制,现我只对实验研究进行简单的说明。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实证研究的所有资料和数据一般来说都是研究者亲自收集的。研究者既可能从二语学生那里收集,也可能从二语教师那里收集。实证研究可以是理论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用性研究。
  要做研究首先要选一个合适的研究方法,一般说来,第二语言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可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是首先给出假设,做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而定性研究是为了验证假设。根据Punch的定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属于实证研究,但是它们的数据形式不同。定量研究的数据是数字,而定性研究的数据形式不是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数据是用文字来描述的(文秋芳,2008)。在一项研究中,有时会将两种方法混合使用。
  实验研究是定量研究的一种,社会科学领域的实验研究是指研究人员在控制某些干扰变量以后,对一个或多个自变量进行控制处理,然后测量这些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研究可分为前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和真实验研究。我将要分析的是一篇实验研究的论文,属于定量研究。
  2.近年来对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概述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重心已从对教师的“教”的研究慢慢转向对学生的“学”的研究上,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英语学习策略仍然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点。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学者所做的众多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中,词汇学习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听力策略等研究做得比较好。
  词汇在语言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词汇学习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词汇维系着语言的语音、语法、语篇,是语言的建筑基石,是一切语言技能形成的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建立并保证一定的词汇量是能否深入学习语言的关键。此外,词汇学习策略对学生一生的语言学习都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贯穿生命全程连续不断的过程(词汇学习亦具有终生性),掌握有效的、适合的词汇学习策略,可为步入社会后的继续学习提供保证。所以,研究并改善学生,尤其是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外语学习者——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是非常必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词汇学习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语言学习策略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涌现出大量的关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的词汇记忆策略方面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以西方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方法不一定适合中国学生。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研究者们在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概念、策略方面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文秋芳,王立非所著《对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一文中提到词汇策略的实证研究有8项。其中5篇探究了词汇策略与词汇测试成绩的关系,有的还涉及英语成绩关系(见Gu;Gu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教育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作为一名多年担任班主任的中学教师,我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比较重视,作了一些探索和有益尝试,也积累了部分经验。最近,我在有关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则报导:某县初中二年级男生李某和女生杨某学习成绩较差,加之性格内向,与师长和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后来两人发生早恋,遭到家长反对后,愤而离家出走。他们在花光钱后被偷盗团伙利用,经过半个月
一、诵读,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形成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达到的一种心领神会的境界。其中就包括人对言语声音形式的感受、领悟;对言语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把握。因此,诗歌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  在朗诵格律诗《春晓》时,我引导学生这样处理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眠、觉、闻、来、知”作为平声,稍微延长处理,而“处、落
摘 要: 作文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殊不知,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本文详细阐述了学生在观察、体验、锤炼生活中获得的写作灵感、迸发的智慧火花、具备的文字底蕴。  关键词: 观察 体验 生活 写作    小学三年级要开篇写作文了,提起作文,总是让老师焦虑,让孩子头疼。让写作由难变为不难甚至让学生感到快乐,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能代表的,也不是一个“希望”就能铺出坦途的。在寻寻觅觅中,蓦然回首,我发现如果
摘 要: 本文对新西兰毛利人教育策略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对《2008—2010毛利人教育策略》从理论背景及其重点强调的四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新西兰 毛利人 《2008—2010毛利人教育策略》    新西兰是位于南太平洋上的岛屿国家,1917年宣布为独立国家,曾是英国殖民地。新西兰人口呈多元化形态,全国人口约365万,自詹姆斯·库
摘 要: 教务管理系统中的课程库及其管理的科学、规范与否直接影响课程能否顺利实施。本文主要针对教务管理系统中课程数据的规范性及课程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一课多号、课程名称不规范、课程学分不合理、课程归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教务系统内课程管理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课程库 问题 原因 对策    一、高校课程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
摘 要: 写景与抒情是中国文学的两大主要内容。情景交融着眼点在于,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皆着我色,就是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是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本文作者在《我与地坛》的教学活动中,依据叶圣陶先生“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原理,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写景抒情皆着“我”色的艺术魅力,带领学生真切感受作家史铁生的人格魅力。同时总结规律,并在一体化
摘 要: 身处基层教育教学一线的思想品德教师若想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通常要经历一个观察、模仿、反思、创新的过程。首先,要认真观察,虚心学习,仔细研究,为课堂试验做准备;其次,要大胆试验,及时反思,修正失误,弘扬亮点,追求创新。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才能越来越精彩,思想品德教师才能不断获得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观察 模仿 反思 创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人的
摘 要: 本文作者在对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一书阅读,以及结合Huberman提出的教师在教育变革中经历的三阶段假设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如何在教育变革中实现自身变革这一问题。作者认为只有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师培训,在充分了解教育变革意义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结合长期的教育实践学习教育理论和变革理论,以及在学习共同体中的交流与实践,才能完成教师自身的变革,从而更好地担当起教育变革实施者的角色。  
摘 要: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素来被外界认为是反乌托邦文学、反极权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于这部作品里的政治寓意,已经有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批评。本文力图从“人性”的角度,对《一九八四》中所表现出的作者对于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的观点进行阐述,揭示奥威尔作品带给读者的人性震撼力。  关键词: 《一九八四》 极权主义 人性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本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是二十世纪
摘 要: 泰勒原理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由于不同的“经验”,人们对泰勒原理的理解也有不同。这也正体现了泰勒在《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第二章中“学习经验的选择”的原则。而泰勒的“学习经验”的选择对新课程的理论者与实践者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泰勒原理 学习经验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一、大处着眼——有关“泰勒原理”  泰勒在其所著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导言里开宗明义地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