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我国特有濒危动物褐马鸡潜在生境的影响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预测现在和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特有濒危动物褐马鸡潜在生境分布的变化,为制定有关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褐马鸡152个分布点和26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模拟褐马鸡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基于该模型预测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RCP4.5和RCP8.5气候情景下21世纪50和70年代褐马鸡潜在分布范围.[结果]所有训练集与验证集为AUC均大于0.8,所构建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达到优良标准.当前褐马鸡潜在分布生境的主要影响因子(贡献率)依次为年降水量(15.4%)、昼夜温差月均值(15.3%)、植被类型(9.7%)、最干季降水量(9.1%)、最湿季降水量(8.7%)、到道路距离(8.2%)和到水源距离(7.8%)等,累计贡献率达74.2%,且各因子阈值分别为525~580 mm、8.2~10.8℃、植被类型偏向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12.4~17.1 mm、310~340 mm、0~2.5 km,0~0.63 km和大于10 km.褐马鸡的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陕西黄龙山、山西吕梁山、河北小五台山和北京百花山,其适宜、中度适宜和不适宜区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例分别为6.45%、19.92%和73.62%.与当前情景下相比,未来褐马鸡可生存生境表现为增加趋势,且适宜和中度适宜生境变化趋势相同,而21世纪50和70年代之间几乎不变.[结论]褐马鸡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陕西黄龙山、山西吕梁山、河北小五台山和北京百花山,未来可生存生境表现为增加趋势.影响褐马鸡分布的主要因子为年降水量、昼夜温差月均值、植被类型、最干季降水量、最湿季降水量、到道路距离和到水源距离等.建议对褐马鸡适宜区加强重点保护,对中度适宜区加强保护和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常绿针叶林木的栽植和人口控制.
其他文献
对一株滇重楼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以期发现口山酮类化合物.固体发酵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经硅胶柱层析和MCI树脂吸附色素,各组分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再经质谱、核磁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从发酵产物中分离获得12个口山酮类化合物,所选菌株的代谢产物中存在口山酮类化合物.
由于ArcGIS独特的空间数据模型及空间分析功能不仅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较大便利,也提高了森林资源调查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对栅格数据裁剪、栅格数据镶嵌、栅格数据自动矢量化、矢量数据融合、拓扑前的矢量数据处理等功能作了简要介绍,总结出了ArcGIS在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简便步骤,为以后的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由于代谢通路的分析研究能够有效反映有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代谢反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epetrometry,GC-MS)方法测定和比较了云南省5个地区大绒鼠血清与肝脏的代谢通路,结果显示:血清和肝脏中三羧酸循环和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的代谢通路活性均较高,血清中糖酵解的代谢通路活性较肝脏低.这些结果表明:云南省不同地区的大绒鼠可能通过不同代谢通路的调节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和海拔.其中,三羧酸循环和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通路可能较为适合后续的深入研究.
[目的]针对传统森林资源清查方法成本高、时效性低和结果统一性差等问题,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选择特征变量并建立估测模型,制作森林地上生物量(AGB)面分布产品,为森林资源信息化调查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以湖南省西北部为研究区,利用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将森林资源样地调查数据转换为AGB,筛选到393个样地AGB参考值.以Landsat-8数据为光学遥感数据源,提取各波段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以及缨帽变换各分量;以ALOS PALSAR-2、Sentinel-1数据为雷达遥感数据源,提取各极化
构建风能产业政策网络并对其进行结构特征分析,有利于探究风能产业政策重点和着力方向,可以发现并弥补政策漏洞,进一步提升政策效力.以1995~2020年间中央级别的66篇风能产业政策为研究样本,基于共词分析方法运用ROST CM6软件和UCINET软件的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功能对风能产业政策进行了阶段性和整体性的文本量化分析.通过政策网络中心性、政策凝聚子群和结构洞等指标的测度,对风能产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风能产业基本上构成了一套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但是还存在较多政策漏洞:风能政策
在充分了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8~2017年中国31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结合耦合协调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整体来看,从2008~2017年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②空间分布上呈现“高、中、低”三级水平,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各省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
[目的]采用硅溶胶与乙二醛-尿素(GU)/乙二醛-三聚氰胺-尿素(GMU)树脂混合溶液浸渍处理橡胶木,探究改性剂种类和浓度对橡胶木物理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以扩大橡胶木的应用范围,提升橡胶木的附加值.[方法]以乙二醛、三聚氰胺和尿素为主要原料,分别合成GU、GMU树脂,与硅溶胶以不同比例配制成均一稳定的水溶性混合溶液.采用混合溶液浸渍处理橡胶木,并与硅溶胶改性橡胶木的增重率、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比较,通过热重(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FESEM-
为厘清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基于2000~2019年湖南省6类主要碳排放源的数据,采用T apio脱钩模型对湖南省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的碳排放密切相关,经实证数据分析,两者呈现弱向强脱钩转变的状态.这说明二者之间关系比较乐观,且预计未来会达到更加理想的状态.为湖南省进一步降低农业碳排放,走低碳农业道路,提出了努力方向:提高农民发展低碳农业意识、提高农资利用效率、加强科技资金的投入和提高农用技术.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水曲柳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对邻近树木胸径和距离的响应,为制定合理的水曲柳根系取样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种林分密度(Ⅰ:3572株·hm-2,Ⅱ:3128株·hm-2,Ⅲ:2215株·hm-2,Ⅳ:1468株·hm-2)的水曲柳人工林内,随机布点取样,测定0~10、10~20和20~30 cm土层吸收根(直径≤0.05 mm)和细根(直径≤2.0 mm)生物量及0~30 cm土层的吸收根总生物量和细根总生物量,并记录距取样点最近的1株和4株树的距离及胸径.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检验细根生
[目的]探究不同花香类型的流苏树的花形态和花香成分的差异,揭示流苏树花香成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流苏树花及花香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观察不同花香类型的流苏树不同花期花的形态特征,记录其盛花期时花序花量、花序总长、花枝长、花冠裂片长、宽和萼片长、宽.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不同花香类型的流苏树不同花期香气成分及浓香型盛花期香气日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花香类型的流苏树花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花冠裂片的颜色和形状方面,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