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溶胶与GU/GMU树脂复合改性橡胶木的性能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硅溶胶与乙二醛-尿素(GU)/乙二醛-三聚氰胺-尿素(GMU)树脂混合溶液浸渍处理橡胶木,探究改性剂种类和浓度对橡胶木物理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以扩大橡胶木的应用范围,提升橡胶木的附加值.[方法]以乙二醛、三聚氰胺和尿素为主要原料,分别合成GU、GMU树脂,与硅溶胶以不同比例配制成均一稳定的水溶性混合溶液.采用混合溶液浸渍处理橡胶木,并与硅溶胶改性橡胶木的增重率、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比较,通过热重(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FESEM-EDS)等手段,分析改性材的热性能、化学分子结构变化和微观构造.[结果]1)混合溶液改性材的增重率和尺寸稳定性随改性剂浓度增加而增大,当改性剂浓度相同时,S-GMU改性材的增重率和尺寸稳定性优于S-GU改性材;S-20%GMU改性材的增重率(28.32%)和抗胀缩率(42.02%)最大,相比S-20%GU改性材分别提高16.98%和14.40%.2)混合溶液改性材的抗弯强度随增重率增大而增加,S-20%GMU改性材的抗弯强度(114.96 MPa)相比S-20%GU改性材提高11.97%,弹性模量变化不大.3)S-GMU混合溶液起到稳定木材残留物的作用,S-GMU改性材热稳定性增强,S-20%GMU改性材残灰率分别是素材、硅溶胶改性材和S-20%GU改性材的5.25、1.20和1.12倍.4)S-GMU改性材在470 cm-1和1110 cm-1附近出现Si—O—Si键和C—O—C醚键,说明硅溶胶和GMU树脂能够进入木材;同时,改性材在1656 cm-1和1510 cm-1处波峰强度下降,说明改性材的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发生一定程度降解,其中S-20%GMU改性材降解程度最低.5)改性剂成功渗透并沉积在木材细胞腔和细胞壁中,S-20%GMU改性材中Si元素较多,Si元素与混合溶液分布均匀,改性剂浸渍效果更好;S-20%GMU改性材中N元素含量增多,说明GMU树脂能够进入木材.[结论]1)硅溶胶与GU/GMU树脂混合溶液浸渍处理橡胶木的增重率、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均优于硅溶胶改性材,且相同质量分数S-GMU改性材的性能优于S-GU改性材;2)硅溶胶和GMU树脂成功渗透并沉积在木材细胞腔和细胞壁中,S-GMU混合溶液起到稳定木材残留物的作用,S-GMU改性材热稳定性增强.
其他文献
混凝土裂缝是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比较普遍、常见的病害之一,特别是贯穿性混凝土裂缝危害更大,有可能造成大坝结构失效、渗漏加剧,从而对大坝的安全运行构成直接危害.大坝裂缝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止水,防止库水进入裂缝形成劈裂作用,处理原则是对裂缝进行封堵.从混凝土保温和养护、外界气温、混凝土浇筑温度及内部温度等方面对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对裂缝的处理在关键部位除了应满足防渗要求外,还同时要恢复部分甚至全部结构强度,且为保证大坝结构整体性须对出现的裂缝进行处理.并对银盘水电站船闸坝段裂缝处理所用的化灌材料、施工工艺、
指出了铁路噪声是铁路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建立科学有效的铁路噪声预测体系,对于噪声控制及规划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G IS平台实现铁路噪声科学预测,是当前铁路噪声预测评估的重要技术方法,并得到广泛且较好的应用效果.立足GIS平台智能预测技术的研究,从“区段、居民区、敏感点、预测区”的模型要素,可建立直达声、衍射声模型体系,从不同噪声演变传播中,依托G IS的空间数据优势,实现更加精准的智能化噪声预测.在智能噪声预测构建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精准预测,提出了应完善模型系统架构体系,并在科学规划等方面,提高对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智慧教育和AI学习成为了学者现阶段的研究热点之一.探讨了学习生态圈的内涵、AI学习生态圈的构成以及AI学习生态圈平台APP的建构.希望通过AI学习生态圈平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计划、与同学互动学习交流,便于教师实时跟踪学生学习进度、进行师生有效沟通,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SWOT分析法对安徽省创新型省份的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指出了安徽省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上的取得的成果和尚未解决的不足之处,从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的情况,通过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评估了其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据此为安徽省创新型省份更好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方案.
对一株滇重楼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以期发现口山酮类化合物.固体发酵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经硅胶柱层析和MCI树脂吸附色素,各组分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再经质谱、核磁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从发酵产物中分离获得12个口山酮类化合物,所选菌株的代谢产物中存在口山酮类化合物.
由于ArcGIS独特的空间数据模型及空间分析功能不仅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较大便利,也提高了森林资源调查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对栅格数据裁剪、栅格数据镶嵌、栅格数据自动矢量化、矢量数据融合、拓扑前的矢量数据处理等功能作了简要介绍,总结出了ArcGIS在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简便步骤,为以后的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由于代谢通路的分析研究能够有效反映有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代谢反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epetrometry,GC-MS)方法测定和比较了云南省5个地区大绒鼠血清与肝脏的代谢通路,结果显示:血清和肝脏中三羧酸循环和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的代谢通路活性均较高,血清中糖酵解的代谢通路活性较肝脏低.这些结果表明:云南省不同地区的大绒鼠可能通过不同代谢通路的调节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和海拔.其中,三羧酸循环和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通路可能较为适合后续的深入研究.
[目的]针对传统森林资源清查方法成本高、时效性低和结果统一性差等问题,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选择特征变量并建立估测模型,制作森林地上生物量(AGB)面分布产品,为森林资源信息化调查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以湖南省西北部为研究区,利用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将森林资源样地调查数据转换为AGB,筛选到393个样地AGB参考值.以Landsat-8数据为光学遥感数据源,提取各波段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以及缨帽变换各分量;以ALOS PALSAR-2、Sentinel-1数据为雷达遥感数据源,提取各极化
构建风能产业政策网络并对其进行结构特征分析,有利于探究风能产业政策重点和着力方向,可以发现并弥补政策漏洞,进一步提升政策效力.以1995~2020年间中央级别的66篇风能产业政策为研究样本,基于共词分析方法运用ROST CM6软件和UCINET软件的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功能对风能产业政策进行了阶段性和整体性的文本量化分析.通过政策网络中心性、政策凝聚子群和结构洞等指标的测度,对风能产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风能产业基本上构成了一套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但是还存在较多政策漏洞:风能政策
在充分了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8~2017年中国31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结合耦合协调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整体来看,从2008~2017年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②空间分布上呈现“高、中、低”三级水平,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各省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