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微波热疗的护理。方法 对2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微波热疗护理。结果 及时解决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了疗效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论 热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充分程度、热疗中细心的观察护理及整个过程中的心理指导是保证微波热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肿瘤; 微波热疗; 护理
微波热疗是当今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之一,是一项采用物理方法使全身的温度升高,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使肿瘤细胞发生非凝固性坏死的技术[1]。微波热疗是通过使人体从内到外升温,均匀地将热量分布到全身,刺激白细胞上的热敏蛋白,增强免疫力,抵抗和杀灭癌细胞,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2]。笔者所在医院使用微波热疗治疗中晚期肿瘤,在护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09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共接受微波治疗患者27例,其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其中肺癌4例,肝癌6例,胃癌5例,结肠癌4例,其他恶性肿瘤8例。全部均经CT证实为肿瘤晚期。
1.2 研究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使用ET-SPACE-I型全身热疗系统对患者实施全身热疗。患者均采用微波热疗机对躯干部进行移动加温,使直肠温度达40 ℃~42.5 ℃持续60 min。加温时为减少患者躁动,静脉滴注冬眠合剂,升温时间约180 min,降温时间约90 min。外耳道、直肠及食管测温时要将热偶贴紧管壁。刚开始三处温度差应在0.5 ℃之内,体温升至39 ℃时为保护脑组织头部置冰袋,升温时如果患者出汗过多导致升温过慢可给予东莨菪碱减少汗腺分泌及热散失,有助于提高升温速度[3]。
2 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8%,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在热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热疗区皮肤水泡,3例患者发生皮下疼痛,1例出现放射性皮炎,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均痊愈。
3 护理
3.1 静脉通道的建立 患者术中在高热环境下体液丢失较多,能量消耗较大,需及时补充[4]。安置深静脉置管有助于补液及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金属针可以产生集热反应,直接穿刺会导致针头附近的组织损伤。另外,高温会使患者出现躁动,脉置管可以避免化疗药物的外渗,防止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
3.2 生命体征、球结膜及尿量的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球结膜及尿量的变化。由于全身热疗采用冬眠疗法,降低了患者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导致出汗过多产生虚脱,极易导致血压下降,引起休克[5]。平均动脉压低于60 mm Hg需要引起注意,继续下降要及时通知经治医师,做相应处理。补充胶体或升压药时,输液滴速要控制在15滴/min。高温会导致心率加快,热疗中心率最好控制在120次/min以下,哮喘者意外的患者心率加快到130~140次/min可服普奈洛尔;若超过140次/min,需使用西地兰。体温升至38 ℃以上易导致血管扩张、球结膜水肿,此时使用眼罩,敷红霉素眼膏能减轻症状。每30 min记录1次尿量,如尿量少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为掌握生化指标的变化,需在各时期分别采集尿常规标本。
3.3 呼吸系统的监护 吸烟刺激气管易引起咳嗽、咳痰,导致热疗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入院时即应向吸烟患者说明,鼓励其戒烟。热疗引起全身皮肤血管扩张,细胞的代谢能力加强,氧的需求大量提高,容易导致缺氧,因此,要提供充分的氧气,使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如血氧饱和度过低,可能会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
3.4 消化系统的监护 在腹部肿瘤热疗前,晚餐进食易消化清淡食物,当日晨进流质200~300 ml,要注意的是胃肠道食物吸收电磁波热量后大量产热,如果没有散热充分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及坏死,因此,注意观察胃肠道有无出血是非常必要的。维生素C可以诱导酸化内环境,可适当补充。
3.5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士要热情接待,并且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述,做好病房环境介绍,以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积极配合医疗工作,早日康复。有时患者知道病情会产生恐惧,表现出对检查结果的怀疑及不安,情绪容易激动,对康复缺乏信心。针对此类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让患者尽快适应病房生活,配合诊治[6]。对患者的病情保密,交谈时态度诚恳,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还要讲解热疗治疗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热疗全过程,加强康复信心。创造患者之间相互激励的和谐气氛,热疗中认真检查患者的情况如眼罩是否戴好,可以适当播放轻松的音乐,或与患者进行亲切交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及时注意患者的表情变化及语言,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4 小结
微波热疗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由于治疗手段特殊,整个治疗过程需要5~6 h,护理措施多而复杂,容易并发皮肤烫伤等并发症,因此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整个热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仔细查看高温下患者病情的变化,让患者得到有效的微波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此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时间短,还需要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赵世俊.肿瘤热疗研究进展.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4,27(4):252-255.
[2] 刘淑艳.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18例观察.临床论著,2008,5(10):37-38.
[3] 夏冬,祝胜美,章岳山.在晚期肿瘤患者红外线全身热疗联合化疗中冬眠1号-东莨菪碱镇静的可行性.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11):868-869.
[4] 柳江,王芳,韩忠诚.微波热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08-109.
[5] 方丽,张玲,石志红,等.恶性肿瘤红外线全身热疗联合化疗的护理.中华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1):859-860.
[6] 王彩霞,刘旭琴.应激理论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22(17):1382-1384.
(收稿日期:2010-12-16)
(本文编辑:郎威)
【关键词】 肿瘤; 微波热疗; 护理
微波热疗是当今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之一,是一项采用物理方法使全身的温度升高,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使肿瘤细胞发生非凝固性坏死的技术[1]。微波热疗是通过使人体从内到外升温,均匀地将热量分布到全身,刺激白细胞上的热敏蛋白,增强免疫力,抵抗和杀灭癌细胞,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2]。笔者所在医院使用微波热疗治疗中晚期肿瘤,在护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09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共接受微波治疗患者27例,其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其中肺癌4例,肝癌6例,胃癌5例,结肠癌4例,其他恶性肿瘤8例。全部均经CT证实为肿瘤晚期。
1.2 研究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使用ET-SPACE-I型全身热疗系统对患者实施全身热疗。患者均采用微波热疗机对躯干部进行移动加温,使直肠温度达40 ℃~42.5 ℃持续60 min。加温时为减少患者躁动,静脉滴注冬眠合剂,升温时间约180 min,降温时间约90 min。外耳道、直肠及食管测温时要将热偶贴紧管壁。刚开始三处温度差应在0.5 ℃之内,体温升至39 ℃时为保护脑组织头部置冰袋,升温时如果患者出汗过多导致升温过慢可给予东莨菪碱减少汗腺分泌及热散失,有助于提高升温速度[3]。
2 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8%,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在热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热疗区皮肤水泡,3例患者发生皮下疼痛,1例出现放射性皮炎,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均痊愈。
3 护理
3.1 静脉通道的建立 患者术中在高热环境下体液丢失较多,能量消耗较大,需及时补充[4]。安置深静脉置管有助于补液及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金属针可以产生集热反应,直接穿刺会导致针头附近的组织损伤。另外,高温会使患者出现躁动,脉置管可以避免化疗药物的外渗,防止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
3.2 生命体征、球结膜及尿量的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球结膜及尿量的变化。由于全身热疗采用冬眠疗法,降低了患者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导致出汗过多产生虚脱,极易导致血压下降,引起休克[5]。平均动脉压低于60 mm Hg需要引起注意,继续下降要及时通知经治医师,做相应处理。补充胶体或升压药时,输液滴速要控制在15滴/min。高温会导致心率加快,热疗中心率最好控制在120次/min以下,哮喘者意外的患者心率加快到130~140次/min可服普奈洛尔;若超过140次/min,需使用西地兰。体温升至38 ℃以上易导致血管扩张、球结膜水肿,此时使用眼罩,敷红霉素眼膏能减轻症状。每30 min记录1次尿量,如尿量少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为掌握生化指标的变化,需在各时期分别采集尿常规标本。
3.3 呼吸系统的监护 吸烟刺激气管易引起咳嗽、咳痰,导致热疗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入院时即应向吸烟患者说明,鼓励其戒烟。热疗引起全身皮肤血管扩张,细胞的代谢能力加强,氧的需求大量提高,容易导致缺氧,因此,要提供充分的氧气,使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如血氧饱和度过低,可能会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
3.4 消化系统的监护 在腹部肿瘤热疗前,晚餐进食易消化清淡食物,当日晨进流质200~300 ml,要注意的是胃肠道食物吸收电磁波热量后大量产热,如果没有散热充分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及坏死,因此,注意观察胃肠道有无出血是非常必要的。维生素C可以诱导酸化内环境,可适当补充。
3.5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士要热情接待,并且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述,做好病房环境介绍,以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积极配合医疗工作,早日康复。有时患者知道病情会产生恐惧,表现出对检查结果的怀疑及不安,情绪容易激动,对康复缺乏信心。针对此类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让患者尽快适应病房生活,配合诊治[6]。对患者的病情保密,交谈时态度诚恳,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还要讲解热疗治疗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热疗全过程,加强康复信心。创造患者之间相互激励的和谐气氛,热疗中认真检查患者的情况如眼罩是否戴好,可以适当播放轻松的音乐,或与患者进行亲切交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及时注意患者的表情变化及语言,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4 小结
微波热疗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由于治疗手段特殊,整个治疗过程需要5~6 h,护理措施多而复杂,容易并发皮肤烫伤等并发症,因此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整个热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仔细查看高温下患者病情的变化,让患者得到有效的微波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此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时间短,还需要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赵世俊.肿瘤热疗研究进展.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4,27(4):252-255.
[2] 刘淑艳.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18例观察.临床论著,2008,5(10):37-38.
[3] 夏冬,祝胜美,章岳山.在晚期肿瘤患者红外线全身热疗联合化疗中冬眠1号-东莨菪碱镇静的可行性.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11):868-869.
[4] 柳江,王芳,韩忠诚.微波热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08-109.
[5] 方丽,张玲,石志红,等.恶性肿瘤红外线全身热疗联合化疗的护理.中华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1):859-860.
[6] 王彩霞,刘旭琴.应激理论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22(17):1382-1384.
(收稿日期:2010-12-16)
(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