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独奏曲《海之波澜》音乐分析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对于当代古筝作品独奏曲《海之波澜》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古筝独奏曲《海之波澜》的定弦,作品结构,发展手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本曲分析可以发现现代古筝曲的写作手法相比于传统筝曲是如何创作发展和传承的。
  关键词:海之波澜 定弦 结构 创作手法
  《海之波澜》是由青年作曲家王瑞创作,本曲在匠心中昊·第二届盛世华筝国际古筝音乐节·中国原创古筝音乐新作品展演中获得独奏曲金奖。
  一、定弦
  《海之波澜》的定弦没有直接使用传统的五声音阶,而是在传统五声音阶的基础上添加偏音形成六声音阶,然后组成21弦制的人工音阶。在图1中小字组的降me和降la,在演奏时所需要的位置通过移动琴码,来变成括号中的还原re和还原sol,因此使本曲先后构成两组定弦。
  本曲的定弦在结合乐谱之后判断为降E大调C羽调式。
  二、《海之波澜》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结构图示
  第二部分:具体结构说明
  1.柔板
  本部分一共有两个段落:
  (1)段落1:本段总长度有19个小节,共有四个乐句;本段的主题动机(图2)。
  第一乐句长度为4小节,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降B徵调式。第二乐句长度为4小节,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降B徵调式。第二乐句是第一个乐句的变化重复,前面两个小节为完全重复,后面两个小节是第一个乐句后面两个小节高八度移位。第三乐句长度为4小节,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f商调式。B乐句主题动机与第一乐句相似,由第一乐句高八度移动得到,在本乐句中出现新的节奏型,二分大附点结构(图3),结构来源于(图4)变化得到的。本句是由(图5)变化模进得到,这样写作的好处就是不断强调主题,同时蕴涵着一些变化使旋律不会重复显得单调啰嗦。第四乐句长度为6小节前半部分是第三乐句的变化重复,后半部分以三小节的长音re结束本段,使本段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降B徵调式。本段始终围绕着主题(图2)进行变化发展,使主题不断被强调和发展完整的呈现出来。
  (2)段落2:本段总长度为26小节,共有五个乐句,本段主题动机如(图6)。
  第一乐句长度为4小节,由两个两小节的乐节组成的乐句,以重复手法来强调主题,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第二乐句长度为4小节,使用第一乐句主题动机进行发展,本乐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c羽调式。第三乐句长度为7小节,本句在开始部分依然使用了第一乐句动机,本句后半部分出现了扩充,扩充的节奏型则来源于第一段的伴奏部分。本乐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第四乐句长度为4小节,本句与第一乐句节奏型和主题相似,本乐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第五乐句长度为6小节,本乐句是第四乐句的变化重复,加了两小节补充。本乐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
  2.小快板1
  小快板1共有七个部分组成。
  (1)前奏:长10小节,为钢琴伴奏。
  (2)段落1:这一部分长17小节,本段动机为(图7),动机来源则是柔板的第二段(图8)取其后两拍节奏型进行发展。本部分可以分为两个乐句。
  第一乐句長度为8小节,第三四小节是第一二小节的倒影,第五小节是第一小节模进,第六小节是由第二小节变化模进,第七小节则是由第一小节逆行加变化而来,第八小节是第一小节变化模进得到的。本乐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
  第二乐句长度为9小节,动机与第一乐句相似,第三四小节是第一二小节的变化模进,第五六小节则是由第一小节变化模进得到,第七小节动机稍有变化,后面两小节作为结尾去动机化。本乐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c羽调式。
  (3)连接:长度为4小节,后两小节为前两小节的变化模进。
  (4)前奏:长度为3小节,节奏型为同音反复。
  (5)段落2:本段落共长8小节,动机(图9)为新的动机,与前面形成对比。本段为一乐句乐段,第三四小节由第一二小节变化重复而来,第三四小节由第一小节模进得到,第七小节来源于前奏中的节奏型。本乐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
  (6)段落3:本段长度为16小节,可以分成两个乐句。本段动机(图10)来源于前奏。第一乐句长度8小节,本句可以分为四个长度为两小节的乐节,第一个乐节中第二小节是第一小节的重复,而第二、三两个乐节是第一个乐节模进而来第四个节奏型属于去动机化的结尾,本乐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第二乐句结构与第一乐句基本相似,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
  (7)段落4:本段长度为20小节,可以分成两个乐句,动机(图11)来源于连接部分。
  第二乐句长度8小节,第一个乐节中第二小节是第一小节的重复,而第二、三两个乐节是第一个乐节模进而来,第四个节奏型属于动机变形得到。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降B徵调式。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比第一乐句多出四小节的补充终止。前六小节与第一乐句相同,结尾处与第一乐句不同,本句结尾去动机强调终止式,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降B徵调式。
  3.连接段
  本段长度为34小节,本段动机(图12),一共有四个乐句。
  第一乐句长度为8小节,本句分为四个长度为两小节的乐节,其中,而第二、三两个乐节是第一个乐节模进而来,第四个乐句则是由动机变化而来。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降B徵调式。第二乐句长度为8小节,动机未变,在第三小节出出现了新的节奏型,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降B徵调式。第三乐句长度为8小节,动机与第一乐句相同,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降B徵调式。第四乐句长度为10小节,整体结构与第二乐句相同,结尾处多了四小节扩充,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降B徵调式。
  4.小快板2
  本段长度为32小节,总共可以分出两个个乐句加一个前奏和一个结尾。   前奏长度为7小节,节奏型相同,发展手法变化重复。第一乐句长度为7小节,运用了同音反复节奏型,除第一小节之外,可以分出三个长度为两小节的乐节,每个乐节中的两小节之间都为变化重复。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c羽调式。第二乐句长度为10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多出的四个小节写作手法也是变化重复。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f商调式。结尾长度为8小节,前四小节为音阶化旋律动机消散,后四小节为长摇动机完全消散。
  5.广板
  本段长度为22小节,本段动机(图13)主题动机再次出现,以主题动机贯穿全曲。本段共有一个前奏,一个一句体乐段。
  前奏长度10小节,为钢琴伴奏。第一乐句长度12小节,以柔板部分的结构动机再次出现进行呼唤,用于强调主题深化主题动机,本段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
  6.华彩
  本段长度32小节,本段动机(图14)来源于初始主题动机,基本节奏型也来源于柔板部分,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本段总共可以分为四个乐句和一个结尾。
  第一乐句长度为4小节,使用柔板主题变化较小,在乐曲结束前再次呼应主题。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第二乐句长度为四小节,为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第三乐句长度为8小节,动机变为主题的第二动机,与第一、第二乐句进行对比,丰富本曲音乐色彩,前一个短句(图15)可以划分出两个长度为两小节的乐节,第二乐节为第一乐节的变化重复,后一短句则为去动机化的终止机构。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
  第四乐句长度为10小节,本乐句由第三乐句变化重复而来,由两小节的长音补充,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c羽调式。结尾长度为6小节,为连续的三连音节奏型构成的上行音阶,作为本段的结尾。
  7.小快板3
  本部分共有两个段落,本部分综合了小快板1和小快板2的动机结构。
  (1)段落1:长度为8小节,本段可以分为两个乐句,为方整型乐段。本段与小快板1动机和机构相似。第一乐句长度为4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长度两小节的乐节,两个乐节的关系为变化模进。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第二乐句长度为4小节,本乐句为第一乐句变化重复。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
  (2)段落2:本段动机来源于小快板2的动机结构同音反复可以分出两个乐句加一个结尾,为方整型阅乐段。第一乐句长度8小节,每两小节之间的关系为变化重复,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第二乐句长度8小節,每两小节之间的关系也为变化重复,本句终止于降E宫系统调g角调式。结尾长度5小节,去动机化的长音结尾。
  结语
  本文对古筝独奏曲《海之波澜》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本曲分析发现本曲在曲式结构方面有着很大的创新,本曲是以速度进行曲式结构的划分区别于传统曲式。写作方面也大量使用了西方的写作技法像变化模进和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本曲中大量使用。当代古筝作曲技术的多样化,以本曲为例让更多青年作曲家学习到古筝的创作技术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王晓红.谈古筝的“摇指”技法[M].剧作家,2008.
  [2]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李萌.中国现代筝曲集萃[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4]卢鑫蕊.古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巧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9.
  [5]汤璐璐.浅谈古筝快速指序技法在乐曲中的应用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2017.
  [6]成莉.古筝独奏曲《静水流深》作品及演奏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3.
  [7]杨凡.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
  [8]廖青.古筝独奏曲《曲水荷香》的作品及演奏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3.
  [9]吉炜.古筝现代作品的突破与创新(下)——兼弹古筝独奏曲《林泉》的演体会[J].乐器,2006(1).
  [10]王建民.从古筝定调谈筝曲创新[J].中国音乐,1999(4).
  [11]郁茜茜.浅谈中国筝乐发展[J].艺术百家,2006(4).
  注: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SJA0927;徐州市科技创新重点研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KC172062;2019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徐州红色音乐基因的梳理提炼与传承发展研究》阶段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推动文明互学互鉴、文化融合创新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时代契机。传统书法、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展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核心标志。将书法实践教学有效带入到文创产业中,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研讨,增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文创产业 创新创业 实践教学  当今社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越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语言对于民族声乐而言都是基础。我国民族声乐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主要具有三种演唱艺术,即传统戏曲演唱、民间民歌演唱以及曲艺说唱。我国民族声乐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将劳动人民思想的情感真实地反映出来,不但使傳承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民族文化独特的审美得以保持,还能够使人民的团结得以有效地巩固和加强。  关键词:民族声乐 常见问题 策略  我国的声乐分为民族唱法
摘 要:文章探讨新零售视野下,从传统包装到基于AR技术的新零售咖啡包装结合体验消费的设计升级策略。通过对传统包装、AR包装的比较研究,梳理两种包装不同层面的联系及AR在包装体验设计中应用的机会点。并提出新零售视野下改善新零售咖啡包装的消费体验问题的AR技术应用策略,以应用目的性可分为以信息服务、以增强感官和以增值服务为目的,由于不同消费阶段的用户需求不同,在不同的消费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关键词
摘 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大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空间及可能性,舞蹈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环境将直播课堂应用其中,不仅拓宽了舞蹈的教学平台,对于提升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舞蹈直播课堂在慕课、专业王章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应用现状,对舞蹈直播课堂存在的优势及挑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互联网+”背景下舞蹈直播课堂应用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舞蹈 直播课堂 应用
摘 要: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珍贵财富,是富含独特文化的古老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危机。为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应该积极思考非遗与现代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赋予非遗更新鲜的生命力。借助影视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宣传,普及非遗知识,加强非遗保护。因此,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现状,并通过分析二者的关系,讨论如
摘 要: “低多边形”艺术风格是近年设计作品常见的艺术设计风格,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探讨“低多边形”风格的成因、发展和特点,运用视知觉原理分析“低多边形”艺术风格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通过研究“低多边形”数字艺术风格,研究艺术风格衍变的深层次原因,使其更好地展示及应用于设计领域。  关键词: 视知觉原理 低多边形 数字艺术风格   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孕育出一批独特的数字艺术风格,随着计算机技术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平面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基于图形元素的信息传达特性,分析其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探索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解读与应用能力,拓展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思路,为培养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平面设计 图形元素 应用分析  平面